王派快板開場板板譜整理
門外談
——王派快板開場板板譜整理
王(鳳山)派快板藝術簡述:
王鳳山(1915~1992)快板、相聲演員。王派快板創始人。滿族人。8歲時學唱數來寶。1931年拜享有盛名的數來寶藝人海鳳為師,得以深造和提高。1935年在北京天橋拜相聲名家朱闊泉學習相聲。藝名王寶山。
王鳳山先生在天橋獻藝時,常去聽關順鵬、關順貴兩位老先生掂著節子、以“黑紅板”演唱的長篇竹板書《三國演義》,並深受其影響。將竹板書的演唱技巧恰當吸收,為演唱數來寶所用,突破了“雙手打板”、“板起板落”,“三三七”的節奏,把數來寶演變成了“文明數來寶”,當時有“數來寶狀元”之稱。
1956年參加天津曲藝團,從此王派快板藝術走向成熟、發展、繁榮的鼎盛時期。王派快板以“黑紅板”和“半說半唱”為藝術核心。以“掂點”、“連點”、“逛點”、“搓點”、“掐點”為伴奏的骨架,並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造發明了適應王派快板演唱的“逛點”、“搓點”、“掐點”等伴奏點,以“閃板”、“趕板”、“跺板”、“切板”、“扔板”等板式變化為技巧特色,形成了“輕、脆、俏、美”的風格和流派。
王派快板創始人王鳳山先生公子王文元先生,對於王派快板進行了繼承與發展。王文元先生結合自身特點,將王派快板由唱到演都做了系統化的梳理,強化了王派快板的人物刻畫和表演。對於王派快板的板點及伴奏點進行了細致的整理、規範,並發明了王派獨有的壹整套花板,如:轉、翻、甩、扔等花板。王文元先生演唱風格脆、快、帥、美,表演動作具有極強的節奏感,註重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可惜王文元先生英年早逝,沒有留下他的影音資料。
鄭文昆老師1959年15歲時拜快板和相聲名家王鳳山為師,深受王文元先生賞識。現任河西區文化館創研室主任,曲藝研究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快板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
筆者自從2003年4月27日起跟隨鄭文昆老師學習王派快板,在鄭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對王派快板有了膚淺的認識。此板譜,是我這四年來向鄭文昆老師學習王派快板的學習筆記,受鄭文昆老師委托,本著弘揚王派快板藝術的目的,特此發布在網絡上,以便與廣大的王派快板愛好者們***同學習。
快板構造:
大板: 壹般由兩塊竹板制成。竹板形狀有如瓦片,內凹、外凸,外凸的板面相對,凹進去的板面向外,竹板上方平行穿兩個孔,用絲線捆綁制成。用手拿著的那壹塊板,叫 底板(底片) 。與它相連的前面的那壹塊竹板,叫 上板(上片) 。
小板(節子板): 壹般由五塊竹板制成。比大板尺寸規格要小,前四塊竹板上方穿孔,按同壹方向中間墊銅錢用絲線與另外壹個竹板內凹的板面相對,捆綁制成。前四塊板與第五塊板中間不墊銅錢。前四塊相連的板,叫 前板 。與這四塊板相對的第五塊板,叫 後板 。
壹般握板手型: 持小板的手,食指穿於小板後板與前板之間。小板的後板與前板自然下垂。用腕子帶動無名指敲擊後板打擊前板。持大板的手,大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握於大板後板內側(瓦壟鼓起處),虎口張開,掌心正對大板後板外側(瓦壟凹陷處)。掌根貼緊後板外側(瓦壟凹陷處),掌心成弓形與後板成漏鬥型。大板的上板與後板自然下垂。
掂點: 小板橫握,端成水平,拇指放於前板上方,起到杠桿作用。用手腕帶動無名指打擊小板手板,勻速,堅實有力,節奏平穩。始終用無名指敲擊後板打擊前板。
連點: 用手腕帶動無名指打擊小板手板,用大拇指在小板前板前阻擋,然後恢復原位。要求與掂點壹樣。
單掂與連點練習是壹二三四五六七,連點(嘀咯噠)。掂點與連點速度壹致,不能忽快忽慢。
掐點: 大拇指與無名指同時掐住小板。壹般和搓點配合使用。
逛點: 用前板敲擊後板,將小板晃起,握小板的手有規律的上下晃動,手沿順時針方向繞壹立圓。點要勻,連綿不斷。
搓點: 握小板的手從上至下有規律的左右抖動,最後用拇指與無名指將小板掐住。(掐住時,運用的是掐點。)
三三七打板: 左手小板打三下(三眼),同時,右手大板打兩下(兩板),要節奏準確。(壹二壹,壹二壹,壹二三四五六七)
大板的五種聲音:
蛤蟆音: 持大板的手,大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握於大板後板內側,虎口張開,掌心正對大板後板外側。掌根貼緊後板,掌心成弓形與後板成漏鬥型。大板的上板與後板自然下垂。手腕帶動掌根,以後板撞擊上板發出的聲音——“呱”。(壹般在數來寶“三三七”伴奏當中使用)
***鳴音:
持大板的手,大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握於大板後板內側,虎口張開,掌心正對大板後板外側。掌根貼緊後板,掌心成弓形與後板成漏鬥型。大板上板揚起與後板成水平角度,手腕帶動上板撞擊後板發出的聲音——“嗒”。
小鑼音:
大拇指在後板內側,食指在後板外側,掐住大板後板,其余三個手指張開,在手腕的帶動下敲擊上板。後板接觸上板並略向上翹,使上板在後板上連續震動,所發出的聲音——“臺臺”。
彈挑音:
右手大拇指與食指掐住大板的後板,虎口張開正對後板,在手腕的帶動下撞擊上板,發出的聲音——“呔”。
馬蹄音:
右手拇指橫握於大板外側,與大板內側食指同側,攥緊虎口將大板的後板掐住,用大板底板撞擊大板上板,然後,其余三個手指張開,用大板底板撞擊大板上板。中指、無名指、小指收回、張開在手腕的帶動下反復撞擊大板上板,所發出的聲音——收回時“咕”,張開時“噠”。
板譜符號說明:
“ × ” ————————代表大小板各自打擊
“○” ————————代表休止
“嘀” ————————小板掂點、掐點的聲音
“嘀咯噠” ————————小板連點的聲音
“嘟” ————————小板搓點聲音
“嗒” ————————大板***鳴音,或者是大板與小板同時打擊的聲音
“呔” ————————大板彈挑音
“臺臺” ————————大板小鑼音
板譜中每小節壹拍(此板譜,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打擊樂樂譜,只起到提示作用。此板譜是最基本的開場板板譜。)
王派開場板:
第壹組: 小板打擊壹個“甩點”,大板揚起。後,小板打擊壹個“掂點”,大板同時打擊壹個“***鳴音”。小板打擊壹個“掂點”,同時,大板打擊壹個“彈挑音”,大板上板揚起不動。然後,小板打擊壹個“搓點”,(搓點掐住的同時,也就是掐點)大板上板在手腕的帶動下落下打擊壹個“***鳴音”。(嘀、嗒、呔,嘟、嗒)
第二組: 大板打擊壹個“彈挑音”,大板上板揚起不動。後,小板打擊壹個“連點”。然後,小板打擊壹個“掂點”,同時,大板上板在手腕的帶動下落下打擊壹個“***鳴音”。後,小板打擊壹個“掂點”,後,大板打擊壹個“彈挑音”,大板上板揚起不動。後,小板打擊兩個“掂點”,然後,大板上板在手腕的帶動下落下打擊壹個“***鳴音”,同時,小板打擊壹個“掂點”。(呔、嘀咯噠、嗒、嘀、呔、嘀、嘀、嗒)(反復三遍)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