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興衰歷史長達千年,但軍團使用環片甲的時間卻非常短暫。 大約從公元前9年首次出現,到帝國步入衰微的三世紀就被基本淘汰。且列裝這種戰甲的部隊也是範圍狹窄,除了公民兵構成的軍團外,周遭勢力與羅馬自己的各類輔助部隊都沒有加以采納。
這就不禁讓人感到奇怪: 環片甲究竟是如何興起,又因何緣故而被棄之不用?如果這種盔甲的防護水平堪憂,如何讓眾多軍團做出選擇,暫時放棄經典款的鎖子甲與鱗片甲?但若是性能非常突出,又如何讓身處前線的士兵都在後來加以放棄?
圖拉真武功柱上的軍團士兵 都穿戴環片甲
任何武器的普及,都離不開它本身的固有屬性。 除了生硬的技術指標,也必須考慮士兵們的實際反饋。因此,盔甲的防護性、舒適性、生產成本和維護成本,都是軍事博弈演化中的重要指標。
環片甲卻只在生產成本上相對突出,而遭其他方面都較為平庸。 後世的大量測試也證明,環片甲的防護性能介於單層鎖甲與鱗甲之間。更為糟糕的是,這種盔甲穿戴起來的舒適性比較糟糕,只是略勝於重型鱗片甲。至於日常維護,則因甲片的各類小零件比較多,顯得非常繁瑣。用於鏈接甲片的皮帶也易於損壞,給使用者以極大的麻煩。所以,綜合各項指標來看,環片甲的特性非常中庸。
環片甲的大量零部件 給軍隊後勤以巨大負擔
這就能解釋環片甲的普及程度較低現象。 從各類古代留下的士兵形象來看,這種盔甲主要由主力軍團穿戴。他們的百夫長、掌旗官以及更高級軍官,卻反而較少使用。除了地位突出的禁衛軍與少數騎兵,帝國的其余軍事單位都沒有加以裝配。
那麽,環片甲又是如何“征服”羅馬士兵的呢? 因為在羅馬帝國剛剛構建起來的階段,主要武力核心是作為精銳的15萬公民兵軍團。他們不僅待遇較好、訓練充分,也有帝國財政給予的巨大補助。很多時候,1-2個軍團可以負責行省安全,並享用當地資源。在這種背景下,選擇裝備的成本問題相對較輕。軍團所屬的專業鐵匠和技術人員,有大量的時間和資金維護環片甲。加上其本身性能尚可,又可以同其他勢力相區分,自然成為彰顯羅馬軍事特色的符號。
很多時候 環片甲是區分羅馬與對手的軍事化符號
相比之下,地位較低的輔助部隊則無此待遇。 在帝國構建起來的首個世紀,他們大都沿用家鄉地區的傳統裝備。因此,來自敘利亞的復合弓射手會頭戴尖頂頭盔、身披中東特色的鱗片甲。來自高盧和日耳曼邊區的部落民,會選擇鎖子甲與長盾牌。至於馬其頓或希臘地區的輔助力量,也往往選擇傳統亞麻甲和各類圓盾。部分前附屬國軍隊,有過照搬羅馬軍制的相關改革。但他們在當時也無法配備鱗片甲,更多的是以鎖子甲代替。
當然,環片甲的有限使用,還是給羅馬軍隊帶來很大後勤負擔。 由於不同部位甲片和零件不通用,皮帶也容易損壞,就需要軍隊隨時儲備大量替換零件。如果數個有軍團集中起來進行遠征,那麽輜重部隊在運送軍餉與糧秣之余,也必須為其輸送盔甲備件。
敘利亞弓箭手就繼續使用東方裝備
各省份的輔助部隊 也大量使用舊式裝備
在帝國財政情況較好的時期,這種奢華是可以被容忍的。等到前線吃緊而軍費開支入不敷出,這些裝備所造成的鋪張浪費就將成為眾矢之的。 前線的軍團也針對環片甲的各類缺陷,做出不得已的小規模改良。於是,年代靠後的環片甲版本,往往被削弱了防護性。為的只是能讓盔甲結構更為簡單。所以,公元1世紀的 *** 甲厚度可達3mm,到了2世紀末就已縮減為1-2mm之間了。
然而,任何小修小補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隨著3世紀危機爆發,舊的羅馬軍團架構徹底崩盤。經過壹系列結構性改革,士兵們便不再需要這種奢侈裝備。帝國不斷擴招士兵數量,甚至以降低征兵標準的方式來維持武裝規模。其結果就是公民兵軍團地位下降,所享有的財政支持大不如前,後勤問題與訓練標準都同步衰減。大量補充入伍的士兵,必然選擇更加輕便的單層鎖子甲。少量軍官為了帝國門面而堅持更久,但也終究向多層鎖子甲和鱗片甲低頭。
羅馬軍隊最後還是選擇了鎖子甲與鱗片甲
公元4世紀時,環片甲已從大部分羅馬軍隊中完全消失。 除了少數來自盛世年代的浮雕或畫作,帝國臣民自己也不再清楚環片甲的具體制造和維護工藝。早期的近代學者,則想當然的認為環片甲用硬牛皮制成。壹直到20世紀的30年代,才有成品從軍團駐地的舊址被發掘出來。最後,環片甲還借助50-60年代的大量電影藝術渲染,成為世人心目中的羅馬軍隊符號。
帝國(69)軍團(5)羅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