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Jakob Adolf H?gg 雅各布·阿道夫·黑格 1850-1928
瑞典作曲家。1850年6月16日出生於厄斯特岡島(?stergarn)。早年就學於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Stockholm Musikkonservatorium),隨博姆(Jan van Boom)學習鋼琴。後曾在哥本哈根,隨紐珀特(Edmund Neupert)學習。不久至德國遊學。黑格是瑞典重要的作曲家,他在瑞典音樂史上的地位,就象格裏格在挪威壹樣。黑格於1928年3月1日逝世於胡迪克斯瓦爾(Hudiksvall)。
Eduard Tubin 愛德華·圖賓 1905-1982
瑞典籍愛沙尼亞作曲家、指揮家。1905年6月18日出生於愛沙尼亞卡拉斯泰(Kallaste)壹個熱愛音樂的漁民家庭。父親是鄉村樂隊的長號手。圖賓早年接觸過多種樂器,父親看他非常認真地對待音樂,便賣掉壹只小牛,為他買了壹架小鋼琴。1920年戰爭之後,圖賓進入塔圖師範學校,1924年又參加塔圖高等音樂學校的第壹屆卡特Johannes K?rt)管風琴班,同時隨埃勒裏(Heino Elleri)學習音樂理論及和聲。1926年塔圖師範畢業後,在塔圖附近的諾(N?o)當教師,還在教堂彈管風琴,擔任合唱隊指揮。1930年取得塔圖高等音樂學校的文憑後返回塔圖。30年代,他指揮了許多歌劇、芭蕾、音樂會和合唱。這壹時期還作了幾次短期旅行,到國外學習音樂,包括維也納(1932)、布達佩斯(1938)和巴黎(1939)等。在布達佩斯,他將自己的第壹、二交響曲拿給作曲家科達伊,並結識了巴托克。在科達伊的建議下,他開始搜集和研究民間歌曲,這也使他在1938-1940年間創作了愛沙尼亞芭蕾《小妖精》(Kratt)。此後,他以愛沙尼亞民間音樂為根,創作了大量作品。1940年蘇聯控制愛沙尼亞後,他被任命為塔圖音樂學校作曲班負責人和 Vanemuine 劇院指揮,同年被派往列寧格勒學習蘇聯音樂。二戰期間,他在戰火中冒著生命危險堅持創作和演出。戰後的1944年,因流亡瑞典,受到音樂出版商薛林(Einar K?rling)的註意,為他出版了許多作品。1945年,瑞典為他在著名的德羅特寧霍姆宮廷劇院提供了壹個檔案管理的職位,他在此整理了大量巴洛克歌劇和芭蕾等文獻,壹直工作到1972年退休。期間,他還擔任著流亡在瑞典的愛沙尼亞人男聲合唱團的指揮。他於1961年加入瑞典籍。1982年11月17日,圖賓逝世於斯德哥爾摩。
Lars-Erik Larsson 拉爾斯-埃裏克·拉松 1908-1986
瑞典作曲家。1908年5月15日出生於阿卡普(?karp)。早年學習管風琴,1924年通過考試。1925-1929年間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學院,隨埃爾伯格(Ernst Ellberg)學習作曲。後又在維也納,隨伯格(Alban Berg)學習。1930-1931年又在萊比錫隨羅伊特(Fritz Reuter)學習。之後在斯德哥爾摩皇家歌劇院擔任合唱指揮。1933-1937年《隆得日報》(Lunds Dagblad)擔任音樂評論作家。1937-1954,經常指揮瑞典廣播樂團演出。1947-1959年擔任國立斯德哥爾摩音樂學院作曲教授。1961-1965年受聘為烏普薩拉大學音樂總監。1986年12月27日逝世於赫爾辛堡(Helsingb)。 拉松是壹位新古典主義作曲家,堅定地繼承古典傳統,根據這些原則創了壹系列知名的器樂協奏曲
Johan Helmich Roman 約翰·赫爾米克·羅曼 1694-1758
瑞典作曲家。1694年10月26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714年至英國倫敦,隨佩普施(Pepusch)、阿廖斯蒂(Ariosti)學習,1720年回到斯德哥爾摩,1727-1745 年擔任大教堂樂長。他是第壹位可以與德國、意大利作曲家相媲美的瑞典器樂和聲樂作曲家,因此被稱為“瑞典音樂之父”。他壹生創作了400多部作品,包括奏鳴曲、協奏曲、獨奏曲、三重奏、瑞典彌撒等。其中1744年創作的樂隊組曲《多羅特寧赫爾姆宮音樂》(Drottningholm *** usiquen),受到人們特別的喜愛。他的作品明顯體現著亨德爾的影響。羅曼1758年11月20日逝世於哈拉爾德斯馬拉(Harald *** ?la)。
海因茨·普羅沃斯特1891-19?
瑞典作曲家。生平未詳。曾為瑞典電影《插曲》(Intermezzo)配樂。《插曲》描寫的是壹位小提琴家的愛情故事,1939年美國重新拍攝時,由海菲茲為電影中的小提琴配音。
Jan Sandstr?m 揚·桑德斯特倫 l954-
瑞典作曲家。1954年1月25日出生於瑞典的威廉敏娜(Vilhelmina),成長於斯德哥爾摩。1976-1978年在皮特奧音樂學院(Musikh?gskolan i Pite?)學習。1980-1984年在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Musikh?gskolan i Stockholm)繼續深造,隨布克特(Gunnar Bucht)學習作曲。1982年之後,成為皮特奧音樂學院教師,教授作曲與音樂理論。1985-1989年邊教課邊作曲。1989年升為教授。他的創建早期受美國極簡派音樂(minimali *** )的影響,此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旋律曲折,富於變化,並且銜接自然。
還有n多...我就不貼啦,妳可以看看下面的網址...
//unpopmusic/dispbbs.asp?boardid=26&replyid=7682&id=1317&page=1&skin=0&St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