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瓷花瓶加工廠應是什麽布局特點

瓷花瓶加工廠應是什麽布局特點

早年見過的,就象個倒蓋住的碗,前面有個門。頂上有煙囪。師傅把泥胚擺放在裏面。窯很厚,門到裏面段距離,這也是燒火的地方。裝完後封窯,門被磚切起。中上位留了個觀察孔。下部也留個洞好添柴鼓風。裏面燒到紅紅的。要好幾天。 

在“廈門歷史陳列展”上,有壹個還原宋代制瓷工人在汀溪瓷窯生產作坊內制作瓷器的場景,反映了制瓷的全過程,以實物作背景,人物栩栩如生,讓我們看著看著仿佛有回到那個年代的感覺。 汀溪瓷窯是宋代南方青瓷的重要代表,出產的瓷器通過汀溪水運到泉州港,遠銷東南亞各國和朝鮮、日本。由於日本高僧珠光喜歡用青瓷飲茶,“珠光青瓷”由此得名,這類青瓷在日本鐮倉時期遺址中有大量出土。經專家考證,“珠光青瓷”就是汀溪瓷窯的主要代表。

按形制來分,窯爐有饅頭窯(圓窯)、龍窯、階級窯、葫蘆形窯、蛋形窯等多種.其中的饅頭窯與龍窯是最為常見的,且沿用時間較長,北方的平原地區多使用饅頭窯,而南方的山區、半山區則多依山建造龍窯。 

饅頭窯又稱“圓窯”,火膛與窯室合為壹個饅頭形的空間,故而得名。饅頭窯大約出現於西周晚期,壹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區流行的陶瓷窯爐形制,由窯門、火膛、窯室、煙囪等部分組成,多在生土層掏挖修制或以坯、磚砌築而成。饅頭窯的特點是容易控制升溫和降溫速度,保濕性較好,適用於焙燒胎體厚重、高溫下釉黏度較大的瓷器;但由於它升溫、降溫都比較慢,燒成時間相對較長,且窯內溫度前後、上下分布不夠均勻,所以容易出次品。 

龍窯又稱長窯,多依山坡或土堆傾斜建築,窯長多在30—80米之間,形似長龍,故稱之龍窯。龍窯結構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龍窯出現於商代,這個時期的龍窯既燒制印紋硬陶,又燒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說的“陶瓷同窯合燒”,至東漢晚期結束了陶瓷同窯合燒的狀況,出現了專燒瓷器的龍窯。此後,龍窯逐漸增長,各朝的傾斜度和結構也不斷改進,使龍窯燒成效果不斷完善,宋、元時期的龍窯出現了壹種在窯室內砌築多道擋火墻,將其分成若幹小室,擋火墻下部設煙火孔,使室與室之間相通,即所謂的“分室龍窯”。直至當今,南方有的地區仍然在使用龍窯燒制陶瓷器。龍窯的特點是建築方便,裝燒量大,產量高,其升溫、降溫都很快,容易維持還原氣氛,適合於焙燒胎體較薄、高溫下釉黏度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說龍窯是青瓷的搖籃。 階級窯出現於福建德化窯,由宋元時期的分室龍窯發展而來。它是以磚等材料依傾斜的山坡建築,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窯門、火膛、若幹個室和煙囪等組成,各室依次相連,自下至底形成層層階級,故稱之“階級窯”。它集龍窯裝燒量大、產量高與饅頭窯容易控制升、降溫速度的優點於壹身,同時具有節省燃料的長處,適合於燒制德化窯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鉀成分較高、釉在高溫下黏度較大的瓷器。 

葫蘆形窯是由龍窯發展而來的,對龍窯做了較大的改造,由窯門、火膛、前室、後室、煙囪等部分組成,適合燒制氧化鉀含量較高、釉在高溫下黏度較大的瓷器。 

蛋形窯出現於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鎮,由元明時期的葫蘆窯發展演變而成,由窯門、火膛、窯室、護墻和煙囪等部分組成。其結構合理,所需材料造價低廉,施工方便,燒造量大,適合於多種坯釉,多類品種瓷器可壹次燒成;蛋形窯以柴做燃料,燒成時間短,產品質量好,它對於清景德鎮瓷器的發展,祈禱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窯爐又分為直焰窯、倒焰窯、半倒焰窯、平焰窯等。

宋代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壹個繁榮時期,瓷窯遍布全國各地。這時出現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窯八大窯系。宋代五大名窯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八大窯系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宋代瓷窯眾多,各具特色,是我國陶瓷史上名窯蜂起、名瓷叠出的壹個重要的歷史時期。 

窯體、窯房和坯房的獨特形狀、結構、材料和功能要求成就了窯房營造的獨特技藝。例如,清代雍正以來,景德鎮最盛行的是"鎮窯",蛋形的鎮窯屬於平焰窯,它綜合了龍窯、饅頭窯、葫蘆窯的優點,成為古代最傑出的窯型。砌窯(結窯)、補窯(修窯)在景德鎮被稱為"攣窯",這在全國其他瓷區是沒有的。坯房(即作坊)是重要的生產場所,同時兼有居住功能,布局緊湊。景德鎮傳統窯房寬敞通風、經濟實用、兼具倉庫、生產車間和生活間的三重功能,它給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建築標準,要求工藝高超而又別具風格,由此造成了景德鎮的城區風貌,同時成就了景德鎮瓷業建築的營造技藝。

景德鎮坯體傳統幹燥方法是以日曬和風幹為主,以烘房防凍、防潮為輔。蔣祈《陶記》謂:“至若冬,泥凍脆不可以燒·,坯陶既就不復易操,乃有火房。”

景德鎮傳統制坯的烘房,從已掌握的資料來看,壹般認為是出現在明代。據文獻記載:“景德鎮明代已成了全國制瓷中心,瓷業手工業生產發達,當時制瓷分工有“過手七十二”之稱,大作坊集中出現。”從傳統制瓷作坊正間坐北朝南朝向來看,日照時間長,利於曬坯,光線好,且冬暖夏涼,同時這種朝向是根據傳統工藝要求和景德鎮地區氣候特點而定的。坯房正間采取座北朝南或南稍偏東,並且北墻不開窗。由此既可受惠夏季主導風向壹東南風,又可在冬季避西北風襲擊;同時,在夏季太陽偏高時,避免強烈的西曬,和在冬季太陽偏低時,使室內受更長的時間日照。因正間是作坊的主體,許多工種密集其中,各工種都有壹定量待制坯周轉,而且流轉的坯體幹濕度,必須掌握,如印坯工種,打雜工必須掌握坯體的幹濕度,壹般普通坯體整坯時含水率20%-22%,大件19%—20%左右,保持坯體在濕式狀態下作業,才能適應印坯、利坯工種操作,使坯體有效地進行自然幹燥。另外制瓷作坊,采取庭院式建造,可為自然幹燥創造日照條件。

制瓷作坊內各種坯架,由於是木結構的屋身,上面施以兩坡(人字形)屋頂,而木結構則是采用穿鬥式的木構架,再以連系桿並連兩組木構架形成空間,這樣可借自然通風,晾幹坯體,以彌補雨天不能曬坯的不足。這種利用木構架上部連系桿構成的坯架,設在內院的架稱曬架,這是作坊用作自然幹燥的場地,有曬場之稱,為使內院不受建築物的遮擋。正間屋與庭間屋之間不僅須保持壹定的距離,而且庭間屋應略低矮,這樣,內院南北日照間距,壹般相當於正間進深。恰好壹年四季,無論在那個季節,整個內院都可以滿足日照時間的正常要求,內院對全作坊來說,是采光通風的主要條件。傳統制瓷作坊的建築形式的特點和工藝布局,兩者都多少存在著坯體制造過程中的幹燥方法,由明而清,壹直沿用不衰,盡管明清是景德鎮瓷業生產興盛時期,仍然很相適應。所以清代乾隆《浮梁縣誌·陶政誌》中稱:“窯幹、坯幹、柴幹,則少拍裂沈暗之患。土細、料細、工夫細,則無粗糙汙滓之患”。《陶說》作者朱琰總結造瓷經驗時說:“要保證成品精好,必須三幹三細,還要火候均勻。”《江西通誌》以此主論:“造坯彩畫,始條理也,人窯火候,終條理也。”

民國時期的坯體幹燥方法,仍然是按工序間轉換進行。新作的濕坯,因為要整形便利,往往使之慢幹燥,故無論何瓷廠,都有防燥室的設備,其構造多半在作坊之壹隅,用磚或板圍閉之,在裏面則裝設板架,以安置坯板。在晴天有太陽曬的時候,則移在太陽中曬幹,否則聽其自然,因此無幹燥裝置之設備。但在三、四月雨季,瓷廠作坊常常有坯無可容之勢,而冬天往往凍坯,所以景德鎮的瓷業生產,在舊歷臘月就停工,來春三月方始興工,其原因就是在此。

坯間的名稱,有多種稱謂:如“焙房”、“蔽間”、“防燥室”。《陶記》中的“火房”,是否屬於此種。現根據多種稱謂的原文將其說法抄錄如下:

1.培房:為藏坯之所,上有培樓,為工人寢臥之處。

2.室內還設有儲坯間(俗稱蔽間),坯間內設有木質坯架,夏季坯胎存放於坯間內,可以防止坯胎幹燥過快而開裂;冬季坯胎存放在坯間內,可以防止坯凍壞;雨季或冬季,在坯架下面放置若幹盆炭火,可以加快坯胎幹燥速度。

3.為了保持坯體在特定的濕式狀態下作業,適應印坯、利坯工種操作,使坯體有效地能在冬季防凍,夏季控制過幹,因而,在臨近做坯、印坯、利坯工位處,築設有不通風的坯間,以作儲備濕坯之用。

4.其時的景德鎮為了克服重重困難,除采用上述的復燒方法之外,還設置過火房。《陶記》謂:“至若冬泥凍脆不可以燒,坯陶既就不復易操,乃有“火房”。由於“火房”的設置,進行濕作業的工匠已不受季節的限制。把坯房變成暖室讓工人操作,還不見諸明清記載,可見當時的市場對瓷器的需求何等迫切!”。

根據上述情況看,傳統制瓷作坊內的坯間,是否是宋元時期“火房”的沿用?因歷代記載不連續,故難以明確。

20世紀50年代沿襲民國時期的坯體幹燥方法,即晴天靠日曬,陰天靠風吹,雨季、冬季靠炭烘。烘坯的方法壹般為:先將燃著的木炭分別置於若幹個匣缽內,然後將它們放人存坯間的地上,再把門關緊。每當火勢減弱了,須及時添加木炭。

歷史上,景德鎮出現過許多優秀的窯爐,如龍窯、馬蹄窯、葫蘆窯等。到了清代,景德鎮的窯工們綜合龍窯、葫蘆窯等窯爐的優點,參考北方饅頭窯的長處,結合當地燃料--松柴的特性而創建的,因是景德鎮地區所特有的窯爐型式,所以又稱鎮窯。鎮窯外型如半個鴨蛋覆於地面,也稱蛋形窯;又因其以松柴為燃料,景德鎮人還把它稱為柴窯。

鎮窯在構造、砌築技術及裝燒工藝等方面,具有許多獨特和巧妙之處,即使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我們也不得不為它的巧妙所折服。燒窯時,窯內的最高溫度可達1300多度。窯內形成的遞次溫差,使壹個窯內就可以同時燒成不同溫度要求的40多個品種的瓷器。更讓我們為之叫絕的是,砌窯所用的材料卻不是耐火材料,而是普通的粘土。鎮窯作為我國古代傳統窯爐的典範之作,在中國和世界陶瓷窯爐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景德鎮對中國和世界陶瓷發展所作出的又壹個極其偉大的貢獻。

  • 上一篇:端午節的來歷?作文300字
  • 下一篇:如何評價甄子丹的功夫,甄子丹到底能不能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