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所以他提出“有教無類”,只要願意上進、虛心求學,他都不加區別地接受。孔子教育學生,首重德行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他善於采用問答方式,啟發誘導學生步步深入並自動不斷地鉆研,他本人也畢生堅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終身的教學實踐使孔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煉出壹些科學的教育方法:如註意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提倡從正反兩方面學習,“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反對自暴自棄的學習態度,鼓勵青年不斷改進,趕超前輩,“當仁不讓於師”;但首先得抓緊學習,“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舉壹反三,發展創新;要有實事求是的謙遜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註意不斷改正錯誤,“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非常了解自己的學生,常常就同壹問題,針對各人特點,給予不同甚至相反的答復。對於好學深思的學生,他公開贊揚;對於學生指出自己的缺點,他也能當面改正。孔門教學中保持的某種自由論辯的活潑風氣,是培育眾多人才的關鍵。但是,孔子也曾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他歧視勞動人民,把他們看作不可教誨的下愚,這些都表現了貴族士大夫的階級偏見,也是對他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懷疑和否定。
孔子創立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雖然有傳統的天命觀念,但總起來說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因此在戰國時代得到了進壹步發展,成為先秦顯學之壹。在秦統壹中國之前,孔子及儒家思想僅僅是先秦百家爭鳴中的壹個學派,漢代之後,為滿足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建立,封建統治者需要壹種既能適合封建社會又具有壹定保守傾向的思想,於是孔子的思想受到重視。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至尊地位被正式確立起來。
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對中國封建時代的文學、藝術、教育、史學、政治理論也產生過巨大影響,在壹定意義上說,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但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出於自身需要,片面地發展了孔子思想中保守的壹面,使其變成了束縛人民思想的繩索。“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在批判封建專制制度的同時,對孔子思想的保守性也進行過尖銳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