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生態文明時代呼喚資源管理創新

生態文明時代呼喚資源管理創新

編者按 走進大課堂: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關鍵在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明確要求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建設,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國土資源工作支撐各行各業,影響千秋萬代。在生態文明時代破解“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的兩難局面,成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創新資源環境價值理論,統籌資境環境的開發利用格局,才能以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期大課堂特邀國土資源咨詢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彥英研究員,系統地闡釋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提出以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為核心推動國土資源管理的改革創新。

問:“生態文明時代”這壹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答:以生產力水平為標誌,人類文明進程迄今經歷了漁獵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時期。盡管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明進程不同,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人類文明開始逐漸融合、趨同。人類文明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同時也帶來了生態環境問題。自然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這使得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同面臨著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因而轉變發展方式、緩和人地矛盾成為人類***同的訴求。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我們***同的未來》報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壹詞,到1992年裏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上《21世紀議程》中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標誌著人類文明壹個新時代——生態文明時代的來臨。

問:生態文明時代的特征是什麽?

答:生態文明時代,人類更加尊重自然本身固有的存在與發展規律,改變以人類自我為中心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把自然視作在生態系統中與人類平等的主體,而不僅僅是勞動對象。因而生態文明時代的發展方式,是建立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平等、***生、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文明形態不僅表現在人類社會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現在自然資源環境的存在與發展狀態上。這種把生態持續發展視作與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同等重要,並在人類文明建設中推動生態持續發展的文明,稱之為生態文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要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手段,在創造和享受社會財富的同時,促進自然資源環境的循環、更新、穩定、持續發展,形成***生、包容、協調、統壹的人地關系。

問:我國是從何時開始引入這壹概念的?對我國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答: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標誌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從專註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建設,進步到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發展的生態文明時代。

進入生態文明時代,標誌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飛躍。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應運而生了新的科學發展理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形成了人地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建設的制度設計,相應地制定了壹系列政策措施,這將大大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生態、民生的發展。

壹、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理論

1.人類進入生態文明時代,傳統的資源環境價值理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觀在文明發展過程中互為消長,只有合理地平衡資源環境的雙重價值,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壹般意義上的價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即使用價值。價值是以人類社會活動為出發點,以人類的主觀視角來探討和判斷人類生產活動的對象或產物有沒有價值、價值的大小,而資源環境的價值也是出於資源環境是否參與到人類社會生產活動過程中,是否經過人類勞動,是否對人類有用來判斷的。

2.傳統資源環境價值理論面臨挑戰

在生態文明時代,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傳統價值理論提出兩方面挑戰:其壹是隨著知識經濟、虛擬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勞動和勞動創造價值的範疇及其作用的修正和質疑;其二是對於有些自然物質以及環境,因為沒有參與社會勞動,沒有在商品交換中體現出實體性,導致部分價值(使用價值,未進入計價、交換)的缺失,導致對資源環境的無節制使用卻沒有相應補償,造成資源環境的惡化與破壞。

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是以人地和諧為前提,以資源環境對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生態系統具有使用價值為立論基礎,通過尋求發展與保護的價值平衡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論。

3.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

自然生態系統的各種物質、能量及其所處環境,只要能夠被人類利用,就具有使用價值。資源環境不僅對於人類具有使用價值,對於自然生態系統也具有使用價值。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不再僅僅體現為人類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計量工具,還體現為人類健康生存的基本環境質量保證,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自身平衡與發展的功能。按其保障發展與保護生態的功效不同,資源環境價值可以區分為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

生態是自然系統存在的形式和運動的狀態。自然生態系統作為壹個獨立存在的主體,依靠自身的組織機制,通過空氣、水、陽光、土壤、生物等生態要素的運動,完成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過程,維持其平衡發展。這壹過程無需人類勞動的參與,這種自然物質生產也沒有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的生產力價值,但卻有著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和發展的生態價值。生態價值的實現是保證人類擁有充足資源、良好環境的前提條件,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基礎。

生產力是在人類利用資源環境的社會生產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當資源環境進入社會生態系統,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素(生產資料與勞動對象),經社會物質生產過程的加工,最終形成人類社會文明的物質財富基礎,其效用或價值體現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資源基礎與環境條件。資源環境這種相對於社會系統、相對於人類生產勞動的使用價值,稱之為生產力價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源環境開發利用的程度,促進了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實現的過程正是文明進步的過程。

4.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對立統壹

資源環境具有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生態價值對於自然和人類都有意義,而生產力價值只對人類具有意義。生產力價值依附於生態價值存在,二者對立統壹於資源環境。

在文明發展的各個階段,不同的人地觀產生了不同的資源環境價值觀。文明發展對資源環境的訴求不同,資源環境價值的實現存在差異。文明早期,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有限,生產力水平最為低下,只能靠石器、動物骨角、樹枝等簡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質為生活資料,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微弱,生態價值得以保全。農業文明時期,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不斷加深。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人類開始從被動依賴到主動開發利用資源環境,社會物質生產表現為利用畜力、水利發展農業、畜牧業,人類中心主義思想逐漸形成。在這個階段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價值此消彼長,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的同時開始出現壹定程度的生態環境問題。工業文明時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時間內,社會物質財富迅速積累,人口迅速膨脹,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使得人類對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實現。然而,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森林銳減、大氣汙染、溫室效應等壹系列資源環境問題相繼出現,生態價值嚴重損毀。

資源環境的雙重價值在文明發展過程中互為消長。生產力的進步實現了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最大化,卻使得生態價值大大降低,自然生態環境日漸惡化,發展將不可持續。要形成協調可持續的人地關系、發展和諧***生的生態文明,必須化解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之間的矛盾。

人類要在生態價值實現過程中生存,更要在生產力價值的實現過程中尋求發展。若生態受到破壞,生存質量無從談起,發展亦無從談起。因此,文明發展要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更要確保生態價值的實現,這是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理論的實質。

二、資源環境價值理論與國土資源管理

1.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基礎上,通過編制和實施國土規劃,科學統籌資源環境開發利用格局,平衡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生態文明時代,國土資源工作關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戰略性、全局性的問題。

2.新時期國土資源工作目標定位

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就是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壹,經濟、人口與資源相協調,使人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在其中應充分發揮“保障和促進”作用,通過科學配置資源,實現保護生態與保障發展的平衡,以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3.以雙重價值平衡理論協調“雙保”矛盾

要保障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要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但同時也不能因保護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是壹對矛盾,要通過平衡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來解決。

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是有限的,其循環更新有其自身規律和前提條件,因此其能維持發展的總量也是有限度的,發展的速度必須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更新周期吻合。不合理的規模與速度,必然出現生態環境問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連鎖反應。可能某壹地區、某壹時期內這種反應並不明顯,但是其累加效應則是巨大的。人類活動對氣溫的影響,連帶大氣環流、海洋水溫的異常,近年來壹系列異常現象所帶給人類的損失與對發展的制約是災難性的。

生態文明時代,生產力價值實現以不破壞自然生產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即不破壞生態價值為底線。要在兩種價值實現中尋找壹個合適的“價值平衡點”,確定合理的生產力發展速度、生態保護的約束強度,達到兩種價值實現最優化。只有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處在壹個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確保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保持和促進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

4.做好資源環境價值平衡的基礎工作

國土資源工作要實現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目標,首先要從國土資源調查職能出發,做好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為調節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奠定科學基礎。

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社會的承載體,以人為本的經濟社會發展,是資源環境所要承載的對象。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在確保生態可恢復與可持續,並滿足人類需求的前提下,壹個地區、壹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數量與質量,能夠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能力。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是采用科學的方法,對資源環境各種要素及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確定壹個地區壹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閾值,用以指導確定承載對象活動的範圍、強度、規模等,通過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排放總量的控制,實現資源環境合理開發利用。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中,壹方面考量資源環境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另壹方面考量社會需求的總量,同時考慮經濟社會進步、科學技術發展、文化背景、制度政策及管理體制和法制等因素對人類社會開發利用資源環境的方式、規模和速度等影響,最終確定承載力大小。

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實際上界定了生產力價值開發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態價值實現的最低下限值,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調控資源開發利用強度與速度,調節資源環境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

5.發揮國土規劃調控功能解決“雙保”難題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調節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要通過國土規劃來實現。國土規劃是最高層次的空間發展規劃,主要是通過資源、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配置,來協調不同空間單元的發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規劃對於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建立科學的開發秩序和調控機制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公***管理工具。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編制國土規劃可以有效調控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強度和速度,科學統籌資源環境開發利用格局,科學設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合理確定壹個地區產業空間布局、產業類型與規模,確保生態系統的自我更新與恢復周期,避免過度開發,從而實現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確保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

6.國土資源管理走進生態文明時代

以生態文明建設統領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統籌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格局,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環境優勢,健全利益分配機制,推進科技創新和差別化管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在生態文明時代,應及時轉變思路,找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

以生態文明建設統領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

資源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資源寓於環境之中。生態文明時代的國土資源工作中必須把資源、環境作為壹個統壹體進行整體謀劃、統壹安排。

目前環境資源利用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在認識層面,由於對環境的資源屬性認識不足,環境價值不能全面體現,導致環境資源缺乏明確、清晰的產權。在實際操作層面,人們認識到使用者應該支付環境成本,但是往往只考慮正常的環境資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資源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和破壞的補償成本。使用者在消費環境資源時造成的環境汙染和破壞,其補償往往由社會承擔,使環境成本外部化,勢必造成環境資源的浪費及過度使用。因此,必須明確界定環境產權,將環境資源成本內部化,形成“誰使用誰付費、誰破壞誰治理”的補償機制。

國土資源工作需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統籌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建立健全資源環境成本計量標準,將資源環境使用成本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成本,納入GDP核算體系,遏制資源環境的破壞性、掠奪性使用和過度開發使用。

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統籌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格局

資源環境稟賦條件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征。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行政區為單元,往往導致不同行政區在資源環境自然分區上的條塊分割,在行政管理體制上的各自為政。人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各行政區之間的資源分配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行政區之間產生的資源開發利用不均衡,區域間產業布局的不協調。

國土資源開發應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為單元,從全國層面確定區域國土資源開發格局,在此格局下進行各行政區的規劃設計,各行政區的規劃與資源環境自然分區交叉或者重疊的,要按照全國國土規劃格局進行區域間協調,避免地方利益驅動或者地方保護的不合理開發行為。劃分資源環境自然分區,並通過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來引導和協調各區域生產力布局,應成為國土資源工作的壹項基礎性、先行性和持續性的工作。

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克服“短板”制約

壹個區域的發展規模、強度及其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程度,不僅取決於該區域的優勢資源環境條件,還取決於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約。國土資源工作不僅要註重資源環境優勢的發揮,還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途徑引導各區域克服資源環境的“短板”因素制約,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通過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將我國國土資源劃分不同區域,確定不同區域的資源優勢與劣勢,即確定影響壹個地區發展的主導性因素與限制性因素。通過功能分區對其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進行合理定位。通過適宜性評價確立不同地區適合發展、不適合發展的產業類型,對可發展產業的生產規模以及布局進行總量和空間的控制。制定相應的生態環境補償方案,成為制定區域發展規劃、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科學依據,既能保障適度發展,改善民生,也能有效控制對資源環境的影響,不會使“短板”更短。

健全經濟利益分配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優化資源配置要求,建立環境產權制度,形成生態補償和環境有償使用機制,構建反映市場需求、資源環境稀缺程度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符合中國國情並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資源環境稅費制度及相關政策。改革完善有關資源環境配置相關利益分配政策,協調中央、地方和企業的利益關系。

當前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在礦產資源配置方面,要協調、處理好礦產資源國家所有與中央、地方財政分竈吃飯這樣壹對矛盾。界定礦產資源集中統壹管理與分類分級管理的事權,明確中央、地方、企業和當地民眾在資源保護與開發中的責、權、利。在土地資源配置方面,建立城鄉土地統壹市場,嚴格區分公益性的用地征收和經營性的用地征購,解決土地收益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合理分配。

推進科學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

依靠科技進步改善生態環境,改變自然生態舊有的平衡,建立壹種螺旋式發展的自然生態的動態平衡,形成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依據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有限度地開發利用資源和環境,建立開發與補償雙向機制,形成科學、合理的良性資源環境開發方式是建立平等、***生、和諧發展的人地關系的重要途徑。依靠科技進步,節約集約利用資源,通過制定推進科技創新的新政策,加大激勵與約束機制。同時,改進社會物質生產過程,推行清潔生產,鼓勵支持節能、減排、降耗項目,發展循環經濟。通過政策鼓勵和技術創新,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開發新材料、新能源,發現新用途。此外,倡導“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科技進步與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提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實行差別化管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是動態平衡的,既決定幹壹個區域的資源環境稟賦,又與區域生產力水平相適應。我國應以中等水平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處理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

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區域資源環境開發利用因其資源環境稟賦特征而不同,適宜不同資源環境承載力條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才可持續。因此,我們必須沿著可持續發展的思維軌跡回歸理性,客觀、冷靜地分析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狀況,制定合理的、差別化的經濟發展政策。

在國家規劃的不同功能區,在農村和城市分別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並與之相對應地分別確定資源開發程度和資源環境保護、補償指標。利用資源環境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理論調節以生態保護為主和以資源環境開發為主的地區經濟發展規模與強度。同時,建立生態保護激勵與補償機制,對以實現生態價值為主的區域進行生產力價值補償,對以實現生產力價值為主的區域進行生態價值補償,通過區域差別政策調節國家整體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通過區域資源環境開發利用規劃調節國家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實現。

(原載《中國國土資源報》2012年3月14日)

  • 上一篇:媒體數字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 下一篇:電子郵件和傳統郵政郵件哪些異同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