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浪費現象有很多,這些現象潛藏在我們衣食住行的每壹個環節,看似微小,不值壹提,卻實實在在造成了浪費的後果。1、糧食浪費。節慶時節,聚會增多,請人吃飯壹定要多點菜,不然會覺得丟面子。往往造成請客的點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壹桌宴席有壹半會被浪費。2、衣服浪費。舊的衣褲不穿,總愛買新的衣服; 互相攀比,追求新異穿名牌。 過分地攀比、打扮、追求時髦,是穿的浪費。3、用水浪費。“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農業灌溉方式還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壹半在輸水中就滲漏損失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數大多只有0.4,不足壹些發達國家的壹半水平。4、 生活習慣帶來的隱形浪費:小藥箱。 大多數家庭都會自備壹個家庭小藥箱,以備不時之需。但是藥品的保質期也是有期限的,很多吃了壹半的藥過期作廢,甚至有些藥還沒用到就過期了。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們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家庭小藥箱,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習慣,每年產生的過期藥品多達上百萬噸。5、開著空調蓋棉被。比如,家裏的臥室、客廳都裝上了空調,外面烈日炎炎,家裏清涼舒爽,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會把溫度調到18℃以下,然後全家人蓋著棉被入睡。這樣的習慣,似乎很多年輕人都有。開著空調蓋棉被,那不就是浪費嘛。6、辦公室“經常發生”浪費,用紙、用能等方面問題明顯。打印報告、資料的時候,往往都是單面打印,背面就浪費了。用電浪費也是不少人在辦公室常見的現象。空調溫度過低且門窗大開,電燈長明,電腦24小時持續開機。壹些單位經常掛橫幅、貼海報、擺易拉寶,每次都是用完即扔。總結: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養成節約、綠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改掉那些不經意的浪費“習慣”,其實很簡單,只需要舉手之勞。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是我們***同的責任
上一篇:現階段我國會計信息系統存在哪些問題及相應的對策是什麽下一篇:電商營銷模式有哪些 做好電商營銷有哪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