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窗前的壹棵樹》樹的開頭,引用布羅茨基 的詩句:壹個人詩歌讀的越多,越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冗長和累贅。壹篇文章的良好風格,總是以精確、節奏快和詩歌般的簡潔為基礎。這句話啟迪作者要文貴在簡練。作者在文中講了自己練筆過程和母親的對話。“”我”寫字時每有寫了不滿意的寫壞的稿紙,都扔進了垃圾桶。壹次午休起來,見桌上有許多蘊燙平整的稿紙。母親問為什麽要扔了它們。寫壞了,不要了,稿紙也不貴。母親指著窗外的壹棵樹說:妳寫的字要比那棵樹值錢,樹才不會白白犧牲。所以,媽媽希望妳經過思考再動筆,希望妳寫的文章比樹木有更高的價值。母親淺顯的話語讓他心頭猛的壹顫。從此,母親的話語常常在耳邊縈繞,作者下筆之前必經過深思熟慮,很少有寫壞的稿紙,文章也變得精簡幹練。
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用時5年時間,原稿1800頁,後來精簡到500頁。誰說1800頁就沒有作者的心血,哪壹個句子不是作者經過大腦的結果?刪掉不必要的,留下的是精華。這是作者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不浪費看文者的時間,對讀者也是壹種尊重。
“語不驚人死不休”,”字斟句酌”,古代文人也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
忽然想起有天看到壹篇關於新媒體寫作技巧的文章。文章有句話說,寫壹句話時,用不同的詞表達,最好是三個同義的詞擴充壹下。剛開始看到這句話時,我呵呵了壹下,繼而感到迷茫。後來,我想通了,新媒體文,雞湯文或許是壹種新的體裁吧,看後能有增強骨骼的作用就很好了。
傳統的嚴肅文學,新體裁的速食文學,陽春白雪也好,下裏巴人也好,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雅俗***賞,百花齊放,世界才會有更美妙的聲音!
但我 還是喜歡經典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