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自古就擅長造船航海,對。
三國孫吳有意識地把福建建設成為吳國重要的水師基地。據文獻載,孫皓建衡元年(269年),孫吳在東冶置典船校尉,掌管刑徒造船,船塢設在今福州開元寺東直港。
同時,東吳還在沿海許多地方采用類似屯田的方式,征集當地工匠建立了更大規模的造船基地——船屯,如在吳航、溫麻。這些船廠所造航船的數量很大,航船形制也很多。
在這個時代,福建開始大規模地制造民用航海船只,這就是溫麻船屯所造的海船——“溫麻五會船”。“會五板以為大船”,所以以“五會”為名。這些海船材料考究,多用“豫章楠”等上好硬木制成,極為堅固。吳國因地制宜——造船與航海本就是閩人的天性,閩人與吳國的國策需求不謀而合,促進了當地造船業的勃興。
發展:
兩宋時期,福建的造船航海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海舟以福建為上”的優勢地位就是在宋代確立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革新使閩人的航跡得以拓展到更遠的海域。航線的拓展和港口的經營,使福建的海洋商業有了長足進步,海商開始作為壹個獨立的群體登上歷史舞臺,並在社會生活中顯示出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