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端午的味道作文

端午的味道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壹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的味道作文1

 自戰國時期以來,端午節的風俗壹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著現實的色彩前行。縱覽歷史,端午的味道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帶著悲怨,壹位愛國主義詩人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並因此而設立了端午節。百姓懷著沈重悲傷的心情向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不要吃掉屈原的屍體——戰國的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壹輩的人們心裏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了辛酸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四起的年代,壹頓飽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壹個很大的滿足,在端午節時是根本不可能吃上粽子的,甚至到了20世紀60年代,粽子對於人們也只是奢望——曾經的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戴香包等習俗還在沿襲,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享受各種各樣粽子的美味,有的還會體驗賽龍舟的激情——現在的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改變,也永遠地改變了端午留給人們的味道。時光如流水,卻永遠洗不掉端午留在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讓我們永遠銘記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2

 壹碗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壹口清涼滋潤的泉水,讓人滿足了舌尖上的可口與涼爽;壹杯新鮮美味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但壹個純樸的端午節,是否也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端午節的來歷是和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是分不開的,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被人們親切的成為“粽子節”。我們家就根據這壹傳統,買了兩個粽子,白米粽子白我們饞的直流口水。這樣純樸的端午,可稱得上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今天,我剛剛睜開眼,第壹件事就是看看過沒過點。壹看:都5:30了!我起來壹看,爸爸媽媽早已經穿好衣服在等我這個小懶蟲了!我磨蹭了壹會,在5:00我們準時出發向哲理木大橋前進。剛壹到大橋,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的街道,在接到的兩旁,欄桿早已被遮住,只見在街道兩旁掛在架子上的色彩明亮的各種各樣的小飾品、小擺設,及其鮮艷,及其精致。我們這才在喧鬧中走向了大橋的裏面。在這壹天,我發現大橋的水,都特別亮,特別靜。再玩了壹會之後,我們才戀戀不舍得回到了家。

 端午節過了,我也第壹次體驗到了端午節的快樂,這純樸的端午節將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端午的味道作文3

 今天是壹個特殊的日子那就是農歷初五——端午節。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對爸爸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去朱家角逛壹圈吧!那裏壹定非常熱鬧!”爸爸媽媽說:“好啊!”……朱家角是壹個非常有名的古鎮,那裏的房子和壹般的房子不同,那裏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端午節夜晚的朱家角真熱鬧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簡直連氣也喘不過來非常擁擠,街上人流如潮、燈火通明。老奶奶們坐在自己的商鋪邊包著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種口味: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豆沙粽……老奶奶的左邊放著壹疊綠油油的粽葉,右邊放著壹盆肉,老奶奶拿起壹片大粽葉熟練的把粽葉折成壹個圓錐形,然後放進了用醬油半成的糯米,然後放進了幾條肉,最後快速地包了起來,系上了繩子。我們買了三個粽子,我壹邊走,壹邊迫不及待地撕開了粽葉香氣直往我鼻子裏鉆,我狠狠地咬了壹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膩……真是太美味了!我擡頭往天上壹看,還有五彩繽紛的火焰,紅的賽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還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閃爍著,就像壹雙雙小眼睛在壹眨壹眨,還有那發著光的月亮,猶如壹張夜景畫……端午節的夜晚真美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4

 每年五月初五是最令我向往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起艾草,互贈香包,喝著黃酒,品嘗美味佳肴,飯後壹起觀看賽龍舟,真快活啊!

 端午節的習俗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外婆就像個魔術師,壹眨眼粽葉折成了個小漏鬥,裝入糯米,放入紅棗,再用糯米填滿,用勺子壓緊,最後蓋上粽葉,用線壹纏,壹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完,我信心滿滿,便拿起粽葉想壹展身手,但調皮的糯米就是不聽使喚,從粽葉裏不停地“溜”了出來,手忙腳亂的我手壹滑,粽子“炸”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般壹顆接壹顆掉在地上,又濺了起來,如綻開的煙花。最後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於完成了第壹個粽子。我叉著腰,指著那位五花大綁的大肚子“粽子將軍”,威風凜凜地宣布:“我要把妳消滅!”開始煮粽子了,心急如焚的我沖進廚房,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雙腳不由自主地圍著鍋團團轉,嘴裏還不停念叨著:“1、2、3……”壹簇簇晃動的火苗猶如騷動的小螞蟻在我心裏亂竄。粽子終於煮好了,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壹陣清香撲鼻而來,綠油油的粽子在白色熱氣間若隱若現,如美人出浴,放在白瓷盤裏顯得更加碧綠。扒開“浴袍”露出白嫩如玉的光滑皮膚,咬壹口黏黏的,嚼壹嚼軟軟的,細細品嘗,紅棗和糯米的甜香混和著粽葉的清香,在舌尖上跳起了恰恰,順著喉嚨流入我的心田。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這就是熱鬧的端午“味道”。我愛端午節,更愛這幸福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5

 壹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壹個傳統節日,壹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更深刻的品味壹生。自戰國時期以來,端午節的風俗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從歷史的風塵中走來,充滿了不同的味道。

 悲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投江自盡,汩羅江邊的百姓聽聞傷感,紛紛往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保全屈原的屍體。那時楚國的端午充滿了悲壯的味道。

 辛酸

 解放前的中國,戰火紛飛,硝煙四起。內憂外患之下,經濟落後,生活物資極其匱乏。人們每天擔驚受怕,吃不飽,穿不暖。壹頓飽飯早已無比滿足,在端午節吃粽子,那是困難的,更是充滿奢望的。曾經的端午飽含辛酸的味道。

 快樂

 現在的中國繁榮富強,興旺發達,人們生活多姿多彩。每到端午節,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喝雄黃酒……盡情享受端午的快樂。在我家,端午壹到,媽媽會帶我們壹起洗粽葉、煮糯米、包粽子。煮好後,邀親朋好友,品粽香四溢。甜甜的豆沙,鮮美的臘肉,濃郁的紅棗,每壹種味道都令我垂涎三尺,每壹位親人都在此刻收獲幸福安康。現在的端午散發著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變,端午的味道也在變,從悲壯辛酸到幸福快樂,這個過程,離不開國家不懈努力,人民辛苦付出,我相信這種快樂的味道可以壹直伴隨著我們,傳遍世界每個角落。

端午的味道作文6

 我愛吃端午節的粽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裏,老遠就能聞到。

 說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壹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壹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怎麽也找不著,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米扔到水裏餵魚蝦,後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每年農歷五月,奶奶都會包粽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粽葉洗個澡,然後拿幾片葉子,卷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裏面放上糯米,添壹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後用粽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後用壹根細細的線把粽子紮緊,就這樣,壹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壹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裏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終於出鍋了。

 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壹個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線剪斷,剝開粽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壹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葉的清香留在我的唇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壹個又壹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粽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粽子。

端午的味道作文7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壹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壹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後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妳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麽?”我沈思片刻,然後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麽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壹邊撫摸著我的頭,壹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妳壹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壹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裏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壹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麽啊,不就吃得快些麽,小時候妳們肯定也有!”

 端午節,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端午的味道作文8

 鮮細翠綠的粽葉裹著雪白厚實的江米,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五六條窄窄瘦長的舟子馳騁在江面上,舟上的鼓聲震耳欲聾。哦!端午來了!我悵然望向那悠悠的碧水,仿佛看到了妳吟誦《離騷》的背影。妳—屈原,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屈子心系楚國,駕壹匹快馬向楚國王宮飛奔而去,黃沙漫天飛舞,前路未可知。見到楚王,屈子壹甩長袍單膝跪地,雙手捧著壹部法典獻給楚王,楚王漫不經心的看了壹眼法典,隨手丟在了地上轉身離開了。屈子壹步壹步跺到法典前,緩緩地彎下腰撿起法典緊緊的抱在懷裏,大喊壹聲“楚王”,可聽到的只有那壹陣陣回音。屈子站在汨羅江畔長籲了壹口氣,風為其奏樂,水為其擊鼓,他大聲吟誦《離騷》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回首望了望楚國,眼中泛起了淚花,奮身壹躍跳進汨羅江。

 我壹層壹層剝開粽葉,將那又白又軟的江米送入口中,甜滋滋的。端午節的味道彌漫在鎮江每壹個地方,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女,慶端陽?細纏五色碧絲長。當年屈子報國無路,含恨投江。而今我們只要好好學習,便能為社會做壹份貢獻,“路漫漫其修遠兮,將上下而求索。”

端午的味道作文9

 五月五,是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可以吃到好吃可口,讓人回味無窮的粽子。這個節是因為屈原而來的,也要感謝這位大英雄,不然也不會有這麽好吃的粽子。

 今年,吃粽子壹定要吃到我滿意為止“什麽?今年要自己包粽子?"我滿臉疑惑的看著媽媽。“對!今年我們自己包,吃起來的話那多回味無窮啊!”媽媽壹本正經道。好,包粽子,我堂堂壹代女俠怎麽可能會包不好壹個小小的粽子。看我壹出手就把它斬於馬下。準備工作開始。非常好,開始工作吧。第壹步,把粽子葉卷起椎體。只見媽媽瞬間弄好了,而我卷了半天,不是圓柱體就是圓柱體。唉,還是請媽媽幫忙吧。第壹步總算是混過去了。第二步是把蜜棗和糯米放到裏面,對我來說還是小菜壹碟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壹步。就是把粽子葉包好,再用線把粽子包好。媽媽已經完成了,就看我這最後壹搏了。可是,沒有料想到,意外中的意外,粽子葉——竟然裂開了,糯米們不滿似的向我撲來,搞得我滿臉飯粒。媽媽瞪大眼睛看著我:“ 再做壹次吧。”可惡!我壹定要成功。這次小心翼翼的實行第壹步——第二步——第三步,到最後關頭,系上了,我成功了。雖然有點“慘不忍睹”,但這可是我的第壹次“成功之作”啊!粽子蒸熟了,不知為什麽,我慘不忍睹的粽子最香甜,我的心裏也甜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有辛苦的味道,有快樂的味道,有甜美的味道總之,要敢於嘗試,敢於動手,敢於有第壹次。

端午的味道作文10

 端午來了。她沒有壹丁點的靦腆,也沒有絲毫的急切,更沒有像誰打過招呼,就那麽自然的、理所當然的來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彌漫著端午的味道:甜甜的、清新的、濃濃的。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歷五月,母親就開始著手準備端午節的吃食:粽子,包粽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名義上說是幫忙,實際上是想借機偷吃碗裏的餡。那拌了蜂蜜的大棗幹兒、葡萄幹兒,吃上壹口,能甜上好些時候。母親包的粽子特別好看,穿成串,提起來像玲瓏的風鈴。我偶爾也會動手包幾個,只是往往不是多壹個角就是少壹個角。但是,無論是幾個角的粽子,母親都會誇獎壹番,說我能幹。

 那甜甜的粽子餡,讓我的童年生活變得十分甜蜜。每次回憶,心中有壹種甜甜的味道。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因為她沒有純潔的忙碌卻有除夕的感覺。壹大早,母親總是會親自給我綁五彩線。那專註的神情,那靈巧的動作,透露壹種無可代替的溫馨。早飯的時候,母親總是為我挑選模樣最好的鴨蛋,讓我吃餡最滿的粽子。晚上,母親總是讓我第壹個用艾篙水洗手、洗腳。小時候,覺得母親就應該做這些事情。現在,我明白了,這些瑣碎的小事蘊含著濃濃的慈母情。

 端午的味道包含在童年的回憶中,蘊含在父親的勤勞中,縈繞在母親的關懷中。我希望我的父母能永遠健康的生活,和他們壹起品嘗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1

 今年的5月30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壹早醒來,就聞到了壹陣陣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原來媽媽在包粽子。我問媽媽:“今天為什麽要包粽子呢?”媽媽笑瞇瞇地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恍然大悟。接著又問:“為什麽端午節要包粽子呢?”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因為以前有壹位偉大的詩人,名字叫屈原,他不願意隨波逐流地活著,就抱著壹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為了紀念他,每當端午節來臨,我們都要包粽子投進江裏,以免那些魚蝦來吃屈原的屍體。”我聽了,連忙卷起袖子,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中午的時候,奶奶對我說:“昊昊,走過來。”我飛快地跑過去,奶奶壹手摸著我的頭,壹手用手指在我額頭上寫字,我問奶奶:“妳在幹啥呀?”奶奶樂呵呵地說:“這是雄黃酒,專門用來驅趕蚊蟲的。妳的額頭上寫了王字,妳就不會被蚊子咬了,還能祛妳身上的毒。”

 今天不僅嘗到了美味的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特別是了解了包粽子的原因,真是壹個有意義、有收獲的端午節。

端午的味道作文12

 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陰歷5月處五,家家都會掛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邊,還能看到難得壹見的賽龍舟,過端午還有壹個習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飯時,我們個個都面帶笑容,互相祝賀節日快樂,我們先舉起酒杯,然後才吃菜。大娘問我:“謝哲,妳知道原來的粽子叫什麽?”我沈思片刻,然後回答:“是叫角黎吧!”旁邊的大人悶都大笑起來:“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撓撓頭說:“原來如此!”大娘又問了:“那為什麽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當然是紀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著,壹邊撫摸著我的頭,壹邊說:“回答對了,我獎勵妳壹個粽子!”我捧著這用綠中透著清香的粽葉包裹著的粽子,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小心翼翼地撕開粽葉,咬了壹口,那肉粽子的鮮味,立即在我的嘴裏蔓延開來。真香啊,接著我又奪過媽媽手中的粽子,吃起來。大人們又看見我吃粽子那狼狽的樣兒,指著我大笑起來,連旁邊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壹眼,她笑得更厲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麽啊,不就吃得快些麽,小時候妳們肯定也有!” 有肉粽子的鮮味,有蜜棗粽的甜味,還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絕口!

端午的味道作文13

 “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又到,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壹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2件事,妳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也讓我們壹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壹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壹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壹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幹凈,再把糯米洗幹凈,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壹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壹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壹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壹轉,就像壹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壹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壹陣陣香味,壹定是粽子的香味,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壹年壹度的端午節過去,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14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由於五月份正值春夏交替、梅雨季節來臨,濕氣重的關系,所以蚊蟲、病菌,很容易繁殖。以前的人們就因為這樣認為,才會有各式各樣的名間習俗的產生。掛艾草、菖浦、喝雄黃酒,還有帶香包在身上可以達到驅蟲、驅邪的目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故事,他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大臣,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時時刻刻為國操心。但是楚王對他的變法政策不茍同,屈原被奸臣所害流放在外。最後終於走上投江自盡壹途!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怕他的屍體被海中的魚蝦所吃,所以才用竹葉包了米飯丟入江中把魚蝦餵飽。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大家都會去河邊紀念他。當年劃船敲鑼打鼓的緊張情形,逐漸演變成今天端午節的劃龍舟比賽。

 端午節我們會做些什麽事呢?我們在家除了包粽子以外,爸爸媽媽還會準備艾草、菖浦,讓我們避毒驅邪。把艾草、菖浦插在門上,形成端午節的特殊景觀;還有喝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爸爸媽媽就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壹個“王”字,壹樣有驅毒的功能;還有端午節的中午,我們也會嘗試立蛋,傳說在端午節的中午,可以將雞蛋直立起來的人,這壹年都會有好運氣!

端午的味道作文15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傳統的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簡棕”。其來已久,花樣繁多。有堿水粽,還有糯米粽,兩種粽子味道鮮美、口味不同。這次端午節,我們家做的就是糯米粽,我先取兩至三片粽葉折成小漏頭的形狀,填入少許糯米,加上蜜棗,再用糯米填滿粽子,折出有棱有角的三角形,最後用棉線綁緊,減去多余的葉子就大功告成了!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甜糯的粽子,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煮兩個雞蛋,從中間剝開,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艾葉或蒿草包住壹件銀飾物,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味道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的傳統習俗,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各種形狀,玲瓏可愛。香囊的香氣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扔入江中,有些人還拿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熏蒼術也是端午節傳統活動之壹,就是民間傳統用蒼術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壹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熏蒼術的祝福,都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壹樣習俗都被繼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清香的艾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熏蒼術,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 上一篇:禮尚往來
  • 下一篇:米開朗基羅為宗聖羅倫佐陵墓制作的四個雕像名稱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