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妳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750字(通用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1端午節又叫午日節,是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在這壹天,就會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第壹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並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昨天是端午節,我的姑媽叔叔們都來送節禮來了,拿來許許多多的好吃的,讓我肚子裏的饞蟲撓得我直發癢,我的表哥表姐表妹。也都來了,我加壹下子變得很熱鬧。
端午節的作文2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壹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壹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壹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壹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麽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壹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壹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裏。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壹道奇觀,壹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壹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壹人在龍頭擂鼓指揮,壹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壹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壹二、壹二、壹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壹眼,壹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壹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3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壹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楚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壹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壹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壹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壹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壹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壹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壹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妳只要壹聞到味,就會挑起妳的食欲;只要妳的餐桌前壹有粽子,妳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麽“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麽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壹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征。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同編織了壹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4這個星期壹,老師教我們包粽子,並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說。
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汩羅江。當地居民聽說後,便把煮熟的米飯團、鴨蛋、雞蛋都投進汩羅江中,避免魚、蝦、龍、蟹咬壞屈原的屍體。後來,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用包粽子的習俗紀念屈原,代代流傳就形成了我國歷史上四大傳統節日之壹——五月節。
老師還說傳說五月初五生的孩子都不能養大,因為這壹天是“惡日”。如果養大了,女孩害死母親,男孩害死父親。五月初五不能蓋房子,如果蓋了房子,壹家都禿頭;還不能升官發財……
在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古人認為五月初五這天蠍子、毒蛇、蜈蚣等五毒就會出來害人。還有壹些妖魔鬼怪也人間來糾纏傷害人類,而這些東西怕雄黃酒、艾草、菖蒲等。所以,那壹天家家都喝雄黃酒並在門口掛艾葉、菖蒲等,用來趕走妖魔鬼怪。
另外,端午節還有二十多個名稱: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女兒節等。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知道了這些傳統習俗後,我們開始包粽子,材料有:糯米、粽葉、系粽子的線繩。
陳老師先拿了壹片粽葉,然後把粽葉的圓頭往裏壹卷,就變成了壹個沙漏的形狀,把糯米往裏裝。裝滿後,再把米弄平,再用余下的粽葉蓋住有米的漏鬥面。最後用繩子繞緊系壹個結,壹個漂亮的粽子誕生了。
老師做完示範後,我就躍躍欲試。拿起壹片粽葉像老師壹樣,把圓頭往裏壹卷,也成了壹個沙漏的形狀,只是與老師的比起來大了許多。然後,我也像老師壹樣把米裝滿,弄平。再用余下的粽葉蓋上,可就是蓋不上。於是,我仔細回想老師怎麽做的發現我的“沙漏”比老師的大了許多,我又把米倒進盆裏重新做。就這樣,我做了很多次都沒有包出來,不是系不好,就是系的時候散了。最後,快放學的時候我找陳老師幫我弄好壹個粽子。我非常開心,拿著粽子在教室裏到處炫耀……
這節課,真是非同凡響!既讓我們學會了包粽子,又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真是壹舉兩得!
端午節的作文5“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又到來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後人緬懷他逐漸形成壹個節日。
在端午節當天,人們會按照習俗來包粽子、賽龍舟、貼五福、掛艾草等。說起這包粽子來,我跟它還有段不解之緣哩。
端節的前壹天,媽媽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粽子葉、江米、蜜棗以及馬蓮浸泡在水裏,我對此十分不解,便問媽媽:“媽,為什麽要把這些東西泡在水裏,現取現用不是更好嗎?”媽媽說:“如果不把這些東西泡軟,粽子葉是脆的,用的時候壹包就碎了,所以要把它們全部泡軟。等這些原料都變得軟乎了,才能包粽子”。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我又去廚房看那浸泡在水裏包粽子的原料,果不其然,跟媽媽說得壹個樣。經過壹夜的浸泡,粽子葉都變軟了,聞著還有壹股淡淡的竹葉的清香味,不像剛買來時那麽幹巴巴的了。我興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想要包粽子,媽媽自然是不答應,但也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於同意了。於是,我忙前忙後,幫媽媽把原料擺放到桌上。“媽,怎麽包粽子?”“先把粽子葉圍成壹個V字形,放入壹顆蜜棗,然後灌入江米,再放兩顆蜜棗,將粽子葉雙雙折回再用馬蓮將其捆好,壹個粽子就完成了。”媽媽邊說邊示範著,眨眼功夫已將壹個粽子包好。再看我,目瞪口呆,壹副不知所措的樣子。“看啥呢?趕快包。”我這才從觀看中回過神來,手忙腳亂包起粽子來……
壹小時過去了,我壹個也沒包完。再看看媽媽的戰績,已有二十六個粽子了,媽媽看到了我這面的桌子壹片狼藉,除了幾片破損的粽葉還有到處散落的米粒,於是我被“紅牌罰下場”。唉,我只好悻悻地離開了飯桌。但最後,我還是吃上了粽子。那粽子的香、糯、綿滑,怎是個爽字能形容的啊!嘿嘿,古有“無功不受祿”,今有我“無功也受祿”,或許也真像媽媽給我的那句名言——全天下的粽子都不夠妳禍害的。我大概真的不是包粽子的料吧!以後還是幫媽媽吃吧。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因為我包的不止是粽子,還包的是壹種傳統文化啊!
端午節的作文6“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題記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傳說這是屈原投汨羅江的日子,為了紀念他,人們將五月五日定為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因為這天恰好又是弟弟的生日,所以對我們來說,這是個特殊的端午節。
早上剛起床,便聞到了壹股香噴噴的味道。糯米,牛肉,大米,小米……不用說,這是準備包粽子,在我們這裏,端午的壹大習俗就是吃粽子。奶奶是個十分講究的人,所以這天起的格外早,給我們準備好早飯後,便去地裏拔了幾棵艾蒿。然後放在大門口,壹邊壹棵。如果仔細壹點,會發現許多人家的門口都有幾棵艾蒿,具體什麽含義我也不太理解,只知道插艾蒿也是端午節的壹大習俗。
早飯後,我們便去了蛋糕店。姑姑要我和弟弟隨便挑壹個。我盤算著。弟弟說:“咱們幾個人啊?”我說:“小孩就三個。”見我們壹時拿不定主意,姑姑邊給我們挑了壹個稍大型的,我和弟弟拿著蛋糕,叫上妹妹,開心的回家享受去了。
我們把大人的給分出來,還省下壹大半呢。我們便壹人切了壹塊。看著喜愛的節目,壹會兒,妹妹偷偷的用指頭抹了壹把奶油向弟弟臉上抹去。弟弟瞬間變成了壹個大花貓,還沒來得及反駁,我又用同樣的方法給弟弟摸了壹臉奶油,給另壹半臉找了找平衡。弟弟反駁起來,追著我和妹妹滿院子跑,直到我們大汗淋漓累得跑不起來,才肯停下來消停壹會兒。因為很熱,我們幹脆把冰箱裏裝雪糕的那壹層抽出來,把空調打開,那簡直是壹種無與倫比的享受。
奶奶從外面回來了,我們三個同時喊。我和妹妹喊奶奶,弟弟喊姥姥。於是我們倆便順手將帶著奶油的盤子壹邊壹個給弟弟貼到了臉上。異口同聲道:“就妳特別!”弟弟急得在原地直跺腳,我和妹妹便在壹旁哈哈大笑,再看看奶奶,在壹邊笑的直不起腰了,我們沈浸在了那無窮無盡的快樂之中……
我們終於過了壹次有滋有味的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那樣令人激動的場面,也沒有壹場盛大的酒會,但那卻是壹個令我們難以忘懷的端午節,是壹個專屬於我們這些孩子的端午節。
我們在盼望著下壹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7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大街小巷都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來了。
今天是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我早早的起來,壹股清香撲鼻而來,問媽媽這是什麽香味啊?媽媽說:這是門口的艾葉的氣味。我又好奇的問:為什麽要掛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在門口或者窗戶上插上艾葉,有為家中招來福氣,帶給家人身體健康的意思。而且艾草還有壹種的藥理作用,夏天蚊蟲特別多,艾草還可以驅蚊子。原來古人掛艾葉,還有這麽多寓意。這時我看見奶奶在廚房忙活半天,還沒有出來,我就走進廚房看見奶奶,把壹大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然後奶奶從袋子裏拿出壹把長長尖尖的粽葉,把粽葉頭和尾用剪刀剪掉,用清水洗幹凈,放入鍋中用清水煮。我跑過去問奶奶,為什麽要把粽葉放入鍋裏煮呢?奶奶微笑地說:放在鍋裏是因為怕粽葉上有我們看不見的細菌,粽葉是在水邊長大的,用水煮是殺掉上面的細菌。
奶奶開始包粽子了,我也加入了進來。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先把粽葉折成壹只綠色的小三角形,然後我用勺子挑了壹勺糯米,再拿壹顆紅棗放入糯米裏包裹好,再把它折成壹個大三角形,不好,糯米從壹個角裏面漏了出來,第壹次失敗了,可我沒有放棄,我又重新包了壹個,這次我終於包好了,我又連續包了幾個。我們壹邊包著粽子,奶奶還給我講了有關端午節故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壹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後來楚王聽信小人的讒言,疏遠了屈原,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後來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駕著船打撈屈原的遺體,可是壹無所獲,人們又怕魚蝦吃掉去了遺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最後,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裏煮,煮了沒壹會兒,滿屋子都是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想吃粽子,在這慢慢的等在當中,美味的粽子終於出鍋了,我拿起壹個粽子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壹顆紅紅的棗,咬壹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就這樣,我們壹家人圍坐在壹起,看著電視,吃著粽子,其樂融融的過著端午節。
端午節真是壹個有意義的節日,我愛這個有趣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8兩千多年以前,大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人們怎麽也找不到他的屍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把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定為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句話,誰的嘴裏不是立時生出壹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誰的眼前不是立時浮現出香噴噴的粽子,碧綠的艾葉,還有壹只只喜氣洋洋的龍舟呢。
當媽媽把幾個熱氣騰騰的粽子端上桌來,輕輕剝開碧綠的粽葉,壹股清香撲面而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棗的香甜,趁熱咬上壹口,香甜的味道在嘴裏蔓延開來,還摻雜著壹絲絲粽葉的清香,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聞著艾葉的清香,讓糯米在嘴裏慢慢融化,這種情調,只有端午節才體會得到。吃著香甜的粽子,也不能忘了看激烈的龍舟賽。妳瞧,我們壹家人圍坐在電視前,正聚精會神的看比賽呢。電視裏,民俗風氣和槳手們的激情吸引著觀眾。瞧,觀眾們歡呼聲覆蓋著全場,槳手們的吆喝聲也雄渾有力,大鼓響起,震耳發聵,他們期待著大賽的到來,讓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誰喝了壹聲,龍舟有序地排列起來,槳手們都在沈默中醞釀力量,欲在賽季中爆發!龍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龍即將決戰,龍眼炯炯有神地巡視壹切。又有人喝了壹聲,鼓響了,槳動了,槳手們壹聲聲有節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們劃動手槳,汗出浹背,有序配合。時而這條獨占鰲頭,時而那條後發制人,他們妳追我趕,向終點飛去。哎呀,原本在第壹的紅龍開始重心不穩,向壹邊倒過去了,後面的綠龍看見,開始加速,企圖超過紅龍,可紅龍絲毫不慌,趕緊調整好船身,向終點劃去,壹聲哨聲響起,比賽結束了,紅龍也不負眾望的的了第壹名,坐在電視機前緊張地我們也輕輕呼了口氣,還好穩住了。
端午節,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我非常喜歡端午節,不僅是喜歡粽子的清香,還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這個節日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9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就快要到了,家家戶戶都在為端午節做著準備:有的買棕葉,有的準備餡料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以前,我吃的都是奶奶親手包的粽子,今年我卻突發奇想,想自己也包幾個,可我卻不知道該怎麽包。於是,就買來壹些粽葉,像奶奶學起了包粽子。
壹切準備就緒,奶奶把粽葉放在水裏泡了壹下,以防過會包的時候折斷,接著把肉煮好,切好。做好這些後,奶奶為我做了個示範:只見,奶奶先挑出三張粽葉,把它們重疊在壹起。然後,用手拿著中間壹折,就形成了壹個圓錐形。奶奶先往裏邊放了壹勺米,又放了兩塊肉,接著又放了壹勺米,把多余的粽葉小心翼翼地折過去,蓋在米上面,壹個圓錐形便出現在我的眼前。乍看,還真像個小杯子。奶奶又拿了壹根繩,把粽子綁好。她的兩只手像蝴蝶的翅膀壹樣,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壹會壹只胖乎乎的粽子就包好了。真是有棱有腳,顯得挺拔有力,奶奶真不愧是這方面的好手呀!輪到我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三片粽葉,把它們重疊在壹起,從中間折好,卷成壹個圓錐形。準備放米時,卻聽奶奶說:“粽葉反了。”我大吃壹驚:“粽葉也有正反嗎?”“當然了。”奶奶說。於是,她拿起粽葉,指給我看,我這才發現了區別:反面的莖是突出來的,而正面卻很光滑。我糾正了錯誤,從新裹了壹個圓錐形,放了幾勺米。我聽見奶奶在壹旁笑,我問:“這有什麽好笑的?"奶奶指了指底下,說:“米灑出來了!”於是,我連忙把粽子倒了過來,拿起兩片粽葉包了上去,這才不漏了。終於到了最後壹步。我拿起壹根繩,把粽子壹圈壹圈的綁了起來,可奶奶卻說:“不行,這樣綁太松了煮的時候就散了。”我又盡力從新裹了壹圈,可奶奶又說;“這樣太緊了粽子不好吃。”我又不耐煩了:“太松太緊都不行這該怎麽辦?”我壹不小心手壹松,整個粽子又散了。我只能從新來了。好不容易包完了,我拎著包好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那種喜悅和興奮真是難以表達!
奶奶煮好了粽子,那粽葉的清香布滿了屋子,咬上壹口粽子,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作文10隨著時間的流逝,端午節在我的腦海中變得越來越模糊了。記得小時候,我經常纏著媽媽講那個熟悉卻又百聽不厭的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歷五月初五的壹天,有壹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的危運,而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便悲痛欲絕懷抱著沙石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人們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許多人都劃著船去追趕拯救,四處尋找著他們愛戴的屈原,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裏,投入了汨羅江裏……每當我聽完這個故事後,總在想,屈原真的投向那波濤滾滾的汨羅江裏了嗎?屈原真的化作天上的壹顆星星了嗎?魚兒真的會吃掉那些粽子嗎?……
現在,我漸漸長大了。這些疑問也在我腦海裏淡忘了,再也不會纏著父母講屈原的故事。而是,玩著電腦,看著電視,做著手工DIY,讀著漫畫故事。再也不會想那些對我來說很遙遠的話題了。
又是壹年粽葉飄香,雖然屋裏彌漫著粽子的香味,但大部分都是從超市裏買來的。很少有人再會談論起屈原,洗著那翠綠的艾草,會包粽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還有些人家,就把端午節當成壹場夢似的,過的極其簡單,連粽影都看不見了。現在的人類只顧瘋狂開采,拼命的擴建。讓這美麗的地球村遭盡了塗炭。工業廢水流入了江河湖海,成群的魚兒慘死在沙灘。濫砍亂伐無休止,泥石流、山洪、地震時常出現。水土在流失,江河斷流湖泊幹涸。那美麗的“賽龍舟”我何時再能看見?看到身邊發生的壹切,我不斷的告訴自己:壹定要加強環保意識。愛護環境要從小事來著眼,不浪費水,不浪費電,不浪費食物,不隨地吐痰。只有我們愛護環境,保護資源,生存的環境才能得到改變。等到再過幾十年,我們的地球母親才能依然美好,以後的孩子們才能看到清清的水,藍藍的天,綠綠的蘆葦蕩,再過端午時,才能吃到那自家包的手工粽子,觀看到那激動人心的“賽龍舟”。
端午的兒歌仿佛又回蕩在耳邊:“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中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不要讓端午節離我們越來越遠,不要讓端午成為我心中的夢想。
端午節的作文11“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壹年壹次的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的楚國詩人——屈原。除此之外,也有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人的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做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具有賽龍舟、掛艾草與菖蒲、端午食粽等習俗。
傳說,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但卻被奸人所害,慘遭流放。隨後,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始終不忍舍棄祖國的屈原選擇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卻沒能將其救起。為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了“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這是為了讓魚蝦吃飽,而不會啃食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而且在端午節的時候不能和別人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節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壹個祭祀的節日,並且五月五在古時候是壹個惡日,因此用“快樂”來作為端午節的祝福是不恰當的。
周三晚上我寫完作業,媽媽就帶著我和妹妹去超市買包粽子的材料。晚上媽媽拌好了餡,準備早上在包粽子。
壹大早我就聽見了外面有腳步聲,我出去壹看,所有人都在包粽子。我收拾好了,就讓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對我說:“首先,要選兩片大小像同的粽葉,把粽葉折成壹個圓錐形;放進淘好的糯米,再放進調好的料,再蓋上糯米。再用凸出來的竹葉向下折蓋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間。然後用麻繩紮起來,這樣壹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完媽媽包粽子我也逐漸的摸索中熟練,我包了8個粽子。
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壹口餡子,甜而不膩。它既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每逢端午節,人們用吃粽子的形式來緬懷這位偉大的詩人,傳頌他那偉大的愛國主義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