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祖先雖然受著兇禽猛獸的威脅;但又從它們身上求得食物和衣物。因而給人們帶來益處的禽獸,便被人們視為神靈之物,具備著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受到人們的崇敬。
人們常把美好的願望寄托於動物之神,以祈求平安、吉祥、幸福。
圖騰、巖畫、陶瓷品、石雕、畫像石、畫像磚及其他工藝品,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動物圖案藝術遺產。由中華民族創造、發展,綜合而逐漸演化的理想化的瑞獸圖案,被賦予吉祥的寓意,並被廣泛應用於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領域,至今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
瑞獸圖中呈現了自商以來青銅器獸面紋飾的凝聚靜止的美感。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動物圖案的激昂跳躍的動感,表現出動物旺盛的生命力和雄渾氣勢,這種飛躍跳動富有節奏旋律的藝術形式壹直影響著後代的圖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