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開頭和結尾都描寫了寂靜的場景,這是前後呼應,為了以聲襯靜,正所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開頭是靜悄悄的,結尾也靜成了“另壹個星球”,這種猛然爆發和戛然而止的安排顯然別是壹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體部分因為首尾的安靜變得更加火紅、熱鬧、氣勢沖天了。
《安塞腰鼓》是劉成章寫作的散文,最早出自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報》,並被收錄在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第3課(朗讀人是梓君 )。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正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壹體、不可分離。另外壹點也頗有意味:它是人、鼓合壹的,沒有壹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結合必須達到這樣的高度。
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壹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壹脈貫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這壹特點。
擴展資料安塞腰鼓是陜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壹同進行,磅礴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區位於陜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
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壹。當地群眾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壹樣不可少的裝備。
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
隨著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壹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著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