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謎壹般的20世紀下半葉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天才畫家及其作品,於2006年10月5日至2007年2月5日重返巴黎蓬皮杜中心。精彩盛大的回顧展“克萊因,軀體、色彩、非物質”( Yves Klein ,Corps、Couleur、Immateriel ) 展出了藝術家的120多件繪畫和雕塑作品,160多件繪圖和檔案文件以及數量眾多的那個時代的影片、有聲作品和照片等,以驚人的完整收藏提供了壹個難得的全面重讀伊夫?克萊因的機會。
時間回溯到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以架上油畫為代表的傳統藝術行至雕謝,諸多的前衛先鋒流派紛紛興起,藝術開始呈現壹種極端豐富的多層面、多元性的探索路線,從制作的過程方式、造型形態的探究到物質媒介語言的開發,從空間場域的擴展到身體的參與,各種各樣觀念的介入讓藝術的創造和表達顯露了其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其中,克萊因也是那個年代耀眼的主角之壹,這位最前衛最神秘的藝術家是新現實主義(Nouveau Réalisme)的倡導者,有著無限的活力和救世主式的獨創開拓精神,卻意外地在1962年34歲時因心臟病突發離世。然而,從1955年到1962年,繪畫和藝術表現已經在這個傑出先行者的實踐引領之下,極大地超越了繪畫的領域範疇。克萊因的這場狂熱的僅僅持續了7年的神話般的藝術生涯,是任何壹個時代都不能復制的,極其短暫,卻是藝術史上的壹闕曠世絕唱。
色彩就是繪畫本身:
他的壹生,鐘愛純色。
他相信,單純的色彩具有壹種無形的能量,會直接對人的心靈產生強烈感染力,顏色多了,感染力就會不可避免地被削弱,而從古到今藝術家們卯足心力追求的所謂色彩生命力,則是完全忽略了色彩本身就與生俱來的知性感應,唯壹的解決方法是重新回歸於單純,因此克萊因創造了單色表現技法。展覽就從他的單色畫開始,墻上並列排開壹行五種單色方塊:藍、金、玫瑰、銀色和黑,不是整個畫面平塗,有些簡單的平面紋樣,卻感覺像是純色壹下子就此能呼吸會言語,具有了肌理感和質量感。除此之外,整個展覽的全程幾乎是全部圍繞著克萊因標誌性的藍、金和玫瑰這三種色彩相互銜接展開的。這個色彩的三部曲,在他眼裏,藍色代表的是天空,是水,是空氣,是深度和無限,是給我們能量,賦予我們生命的顏色,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和最終歸宿之地的顏色,是宇宙本體的色彩;而金色代表高貴和神聖;紅色是人類的色彩,是人的皮膚的顏色,是生命……就是這樣,他使用色彩,並不為了讓色彩去迎合畫布上的或悅目或和諧的傳統審美的理性視覺性原因,而更多的是為了讓顏色回到顏色,讓關註對象的目光重新回到對象本身。色彩不再是壹種手段、壹種工具、壹種物質,而只剩下色彩本身,及其帶來的那個象征性的精神世界,這樣的藝術顯然是觀念大於形式。藍、金和玫瑰這三種色彩自1959年起建構了克萊因的全部作品,其中最讓人著迷、印象最深、觸動最大的自然是他著名的克萊因藍。這是他調制出來的壹種特有的深藍色,壹種理想之藍、絕對之藍,粉末狀,色相明朗近群青,被他命名為IKB(國際克萊因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並在1957年壹月獲得了制造專利。
色彩就是繪畫本身,克萊因就那麽大膽地離經叛道地,把壹種單壹的顏色鋪滿整塊畫布。眼前,白色墻上的這壹塊巨大的克萊因藍就是壹幅畫,比之前面的單色畫,質感不見,肌理丟失了,畫面簡潔明了,看上去沒有任何變化,是壹片令人心醉的無比純粹的藍,明凈、空曠、勻質,卻極具包容性和視覺張力,目眩神迷中只覺得眼前的藍很大很藍,廣闊無邊,人卻變得微渺起來,起初是有些叛逆地拼命抑制這種感覺,轉而努力去尋找畫邊緣的顏料本身質感,想就此掙脫這種色彩強制帶來的能量,卻發現自己早已脫身乏術,全身心地浸潤在這片藍裏了,壹切是那樣的靜謐平和,突然有種錯覺:我被藍迷失了,而藍被藍自己迷失了,克萊因在畫外說“表達這種感覺,不用解釋,也無需語言,就能讓心靈感知——這,我相信,就是引導我畫單色畫的感覺”。
“藍色是什麽?”
“藍色沒有維度空間,當其它色彩分享擁有的維度空間時,藍色卻在這些維度之外……。所有的色彩都帶來對具體的物質的有形概念聯想,而藍色卻至多讓人想起海洋和天空,想起存在於有形的可觸摸可感知的自然中的壹切抽象。” 面對著克萊因藍的單色畫坐下來,聽藍的故事:“藍天是我的第壹個藝術品,我在上邊簽上了我的名字Yves Klein,我就是藍天的所有者”。1928年克萊因出生在尼斯,藍色的天,藍色的海讓他癡迷不已,那是壹種亦虛亦實的道不出名字、無法描述,卻又無所不在的藍,克萊因就這樣帶著神話色彩,生活在他的這片理想藍色之中。藍色的整版、單張的郵票,藍色的支票本,筆記本,還有各種各樣浸沁著藍色的日用品,藍色是有形和無形的壹切。他在藍色中孤獨,又在藍色中獲得了絕對純粹的美妙。這片溫和純凈的藍色,蘊藏著最激烈的叛道離經的情緒,極力彰顯了克萊因的自我獨特性,但也正是這片前所未有的藍色,既不容分說地割斷了他與繪畫史的縱向聯系,也讓他與同時代畫家隔著壹段相當陌生的橫向距離。
同樣是勻質的單色畫,另壹個展廳裏克萊因的畫作卻帶著低浮雕特質,作品表面的整體肌理被刻意制造成凹凸沈浮的“地質”,外加隨意散布的壹些捉摸不定、大小不壹的窟窿,在這裏,單色已經完全融入材料中成為整體的“地質”。紅是火山和熔巖,藍則是山脈和海洋,是地平面。克萊因也正借此來表現地球和宇宙空間的概念。這種低浮雕特質在克萊因的作品《海綿-浮雕之16》系列裏,則換成另壹種形式,以散布著細小石礫為底面肌理的大木板被整體平塗成藍色,上邊再浮些同樣是藍色的海綿。
天然海綿,這種藝術家們普遍使用的繪畫工具,被克萊因視為創作的“第壹材質”,在克萊因的畫裏,海綿像是滋生出來的大朵大朵的藍色情緒,或是浮在平面作品上,或是雕塑,正面朝妳,詼諧地攀在壹竿金屬絲頂端。所有的海綿都吸飽了藍色,有種象征性的效果,意味著色彩可以藉由這種特別的材質自動滲透抵達到空間的最深處。克萊因說“我希望色彩變得無限大,四處綿延,彌漫到壹個城市、壹個國家的大氣層中去……”,1958年克萊因創造了在全部有形無形世界中擴散繪畫敏感的“藍色革命”藝術方案,試圖讓藍色浸沁到宇宙空間、日常空間、城市空間中,其中包括用克萊因藍照亮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把方尖碑浸染成藍色(為了配合此次克萊因回顧展,這項當年被巴黎行政當局禁止的落了空的方案,在06年巴黎10月7日的“白夜”活動中終於實現)。這是壹個超現實的色彩擴散過程,在展廳我們可以看到色彩正在浸沁到物體(比如雕塑、浮雕、日用品),侵入到真實空間和想像的虛幻空間中,從而體驗到從藍到非物質,從有形到無形的這樣壹種連續順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