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1、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歷除夕(每年最後壹天)的最後壹餐。十二點鐘聲壹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2、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壹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3、拜年
據明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致美觀的飾盒裏送給親友,以示莊重。現在民間“拜年”已成為壹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4、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壹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粵語地區則將“發紅包”稱為“派利是”:“派”指派發,“利是”也就是紅包,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晚輩。
典故:
桃符傳說
《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中記載,門神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關於桃符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壹片桃林,其中有壹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曲蟠三千裏,結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
壹個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紅發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並用草繩捆著餵了看山的老虎。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他們死後變為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
後世人們用壹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以驅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隨著時代的變化,桃符本身也在變化,以後人們又將兩個神仙的名字寫在桃符上,代替畫像,再後來,又發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相等、結構對稱、意思相應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據說這就是春聯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