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的勁力大揭秘
太極拳推手的勁力大揭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練太極拳,太極拳講究的是以靜制動,練習者要靜心,太極拳的練習也是很講究技巧的,下面分享太極拳推手的勁力大揭秘,壹起看下吧。
太極拳推手的勁力大揭秘1傳統太極拳的技法是通過推手練習來掌握的。在練習的過程中,初學者必須掌握四種勁,這四種勁分別為黏勁、走勁、引勁和拿勁。從技擊的角度講,四種勁又可以概括為兩種類型:化勁和發勁。黏勁和走勁屬於化勁;引勁和拿勁屬於發勁。
作為推手練習的初學者,在這四種勁中,首先應掌握黏勁。所謂黏勁,即常說的“不丟”。與對方交手時,招式千變萬化,但有壹點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即知己知彼。如何才能做到知彼?這就要求使用黏勁,黏住對方的皮膚,體會對方勁的走向和強弱。這也叫聽勁和懂勁。拳譜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掌握黏勁,要在平時的推手練習中細心體會。做到不頂勁,不丟勁,不讓先,不落後,靜心以求同步,這是感覺雙方勁力消長變化的高級知覺運動。練習者務求兩臂放松,周身綿軟,不用力,求輕靈,通過長時間的磨煉,去掉身上的強硬、拙力,化僵為柔,完全做到用意不用力,這樣就能輕靈奇巧,內勁暗藏,相隨不悖,對彼方的勁道了如指掌。因此,做到“不用力”幾字最難。很多練習者不明白這個道理,喜歡用蠻力,不能做到舍己從人,如果遇到對方力大於己,便敗下陣來,這和太極拳要求的四兩拔千斤相去甚遠。所以練習黏勁,除了勤習不輟,還要用心參悟。練拳不僅要動手,更要動腦。
太極拳推手的勁力大揭秘2太極拳推手教程
合拍
對方向我發手時,我應按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原則順應其勢,不丟不頂,接住彼手,引進使其落空,待其力盡,必有回意,我即可順勢而發。
《打手歌》中說“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字應該是指對方力盡我即發出的轉化時刻,即合拍時刻。《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收即是放”也就是收到最後就是放,轉化並不明顯,但是要掌握這壹時刻,才能順勢發出。
牽動
引進對方來手時如對方來手停止不前,對方重心穩定,我若發勁必然效果不佳,難將對方發出,我應牽動對方來手,使其重心前傾,對方必急回撤,我即順勢而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驟發
對方壹有回意,我即以爆發力驟然發勁,如迅雷閃電,疾風驟雨,引發之間,合而為壹,使對方在毫無思想準備下驟然被發出,不及走化。
已故太極拳家顧留馨老師曾稱贊揚澄甫先師推手是“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故牽動手法更能得到順勢借力的效果。
寸勁
向對方發動時,應以在極短之時間發出的最大之勁發之才能將對方發之致遠,即所謂“寸勁”。這樣就會使對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勁整
上述所發之寸勁亦應集周身之勁,所謂“周身壹家”。《拳論》中也指出“發動須沈著松凈,專註壹方”;“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壹氣”。
“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運勁如百煉綱,何堅不摧”。故如欲使發放效果最大,必須勁整。
螺旋
在向對方發勁時,無論用單手或雙手均應畫或大或小之圈,含有螺旋之意,以使對方不知我勁之所向,陳式太極拳中曾強調纏絲勁,楊式大極拳亦然,發動時畫極小之圈,而後適時發出,所謂“意在驚彈走螺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發之致遠。
太極拳推手的兩種戰術原則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其和孫子兵法有相似之處,通過學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靈活性。
以靜制動,後發先至
以靜制動,即遇敵不亂,沈著機智,靜候伏擊,彼不動、己不動,觀察來勢之機,揣敵之短長,通過皮膚的敏銳感覺,靜以待動,以靜禦動,先靜後動,動以處靜,壹觸即發,壹擊必勝。後發先至,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當對手用勁向我發來時,其破綻畢露,我巧妙利用方向、角度、力點和速度,在對方將發未發之時,意在其先,後發制人,克敵制勝。
太極拳第壹戰術原則就是以靜制動,後發先至,在孫子兵法中有詳細的描述,結合太極拳運動特點,更能戰勝對方。
虛實結合,以假亂真
在推手中通常通過巧施“計謀”,虛實相生,真假互換來迷惑對方,具體表現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左旋右摔,上下打,借力打力,引進落空,形不外露,以假亂真,恰到好處,而且不斷變換,銜接熟練。
練習太極拳推手的註意事項
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極拳的每壹個動作都是由意識來支配的,從而達到精神和肌肉兩方面的鍛煉。老年人在操拳時,最好能選擇壹個請靜避風的.環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以致失去鍛煉的功效。
同時,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壹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
如果年齡太大的人,可以采取小架子練習,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在做分腿、踢腿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擡腿或下蹲,在意識上得到鍛煉。
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活動
壹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壹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幹,但千萬不要吃飽。接著可結合散步做壹些隨意的準備活動,然後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準備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