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美國和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矛盾與沖突

美國和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矛盾與沖突

“冷戰”是指二戰後形成的各自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東西方兩大政治、軍事集團之間除采取直接交戰方式之外的全面對抗。東西方冷戰是戰後國際關系的主旋律,對世界各國乃至整個國際格局的演變產生了重大影響。關於冷戰史的研究,重中之重是起源問題。鑒於客觀、公正地分析冷戰的起因,還原歷史的真相,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實有必要。因此筆者試就冷戰起源問題對近十年國內學者的研究做壹簡要綜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壹、 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的對立冷戰之所以爆發,首先源於以美蘇為代表的兩種不同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的抗爭。美蘇兩國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根本不同。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以18世紀英法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的“天賦人權”思想、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為主要的思想原則;蘇聯則以馬克思、列寧的階級鬥爭理論,無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學說作為立國的思想原則;這樣,美蘇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從壹開始就處於尖銳的對立之中。三、美蘇國家利益相悖國家利益的基本內容有:國家的生存與安全;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以及時同家威望與勢力的擴展等等。國家利益的內涵與外延取決於壹國的實力及其在國際上的地位等多種因素,因而並非固定不變,而且各國有別。以下是學者們對蘇聯和美國外交政策的見解:(壹)、關於戰後蘇聯所追求的國家利益。(1)趙茜認為,戰後蘇聯國家利益的基本內容是維護蘇聯安全。[2)汪波也指出:“在國際政治格局中,每個國家所追求的最高利益首先是最大限度的維護國家安全。”(3)徐藍強調:“在蘇聯所追求的國家安全利益中,也反映出俄羅斯傳統的民族利已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4)吳於廑和齊世榮分析了蘇聯戰後初期所實行的“安全帶”政策的兩重性,在肯定其積極方面的同時,也指出其消極的壹面,即蘇聯過分地考慮了自己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嚴重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錯誤,嚴重損害了社會主義制度和蘇聯本身的威信,造成了嚴重的後果。[16](二)、關於戰後美國所追求的國家利益。趙茜認為:“戰後政治的軍事安全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美國國家利益中還有進攻性的擴張性的壹面。”[17](三)、關於戰後美蘇國家利益相悖的原因。主要有三種解釋:(1)汪波指出,戰後美蘇沖突不可避免的另壹主要原因,就是兩國在超越國界擴大自身安全利益時,雙方必然要把對方的這種行動視作壹種帶有侵略性的威脅,因而激起兩國之間的敵對情緒。同時,汪波認為:“領土問題是美蘇安全利益沖突的首要矛盾;其次,美蘇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沖突;……正是美蘇安全利益沖突的根本原因;最後,美蘇戰後在經濟領域內的安全利益沖突,也是導致冷戰狀態的壹個重要原因。”[18](2)趙茜指出,建立蘇聯勢力範圍和確保蘇聯在戰後的歐洲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優勢地位,是實現國家利益的有效手段……戰後,對於美國來說,充當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和在全世界擴展自己的影響是比維護自身更為重要的國家利益。最後,趙茜總結道,戰後兩國的利益是相悖的,雙方為實現國家利益采取的政策是相抵觸的。[19](3)沈毅指出,由於美蘇的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經濟結構和對外政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使雙方的國家利益存在著深刻矛盾和沖突,因此最終促使世界分裂導致兩大陣營的形成。[20]總的來說,國家利益的相悖,使美蘇兩國在戰後初期國際環境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對抗,導致冷戰的出現。四、英國推波助瀾的作用關於冷戰的起源,學術界壹般強調美國的作用而忽視英國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學者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他們明確提出英國不僅是實現對蘇遏制政策的急先鋒,而且是美國發動冷戰的促成者。

  • 上一篇:安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老傳統紋身沒技術含量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