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宋朝人為什麽喜歡文身?為何女子也喜歡文身?

宋朝人為什麽喜歡文身?為何女子也喜歡文身?

文身作為壹種小眾的愛好,在現代社會並不算特別流行,只有壹小部分人才會在身上留下壹個文身的圖案,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早在宋朝的時候,文身其實就已經算是壹種大眾愛好了,而且不僅是男性喜歡,很多女子也非常喜歡文身。古人不是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損壞嗎,為什麽宋朝居然如此熱衷於文身呢?

《天龍八部》的喬峰是壹名由宋人養大的契丹人。那喬峰是怎麽確認自己的契丹人身份的呢?是他在雁門關看到幾名契丹人,胸膛都有狼頭刺青,而他自己的胸口,也刺了壹個壹模壹樣的狼頭,“壹霎時之間,喬峰終於千真萬確的知道,自己確是契丹人。這胸口的狼頭定是他們部族的記號,想是從小便人人刺上”。但契丹人在胸口刺狼頭的“習俗”,其實是金庸虛構出來的。從契丹史料中,我們找不到狼頭刺青的記載。

金庸又寫道:“喬峰自兩三歲時初識人事,便見到自己胸口刺著這個青狼之首,他因從小見到,自是絲毫不以為異。後來年紀大了,向父母問起,喬三槐夫婦都說圖形美觀,稱贊壹番,卻沒說來歷。北宋年間,人身刺花甚是尋常,甚至有全身自頸至腳遍體刺花的。大宋系承繼後周柴氏的江山。後周開國皇帝郭威,頸中便刺有壹雀,因此人稱‘郭雀兒’。當時身上刺花,蔚為風尚,丐幫眾兄弟中,身上刺花的十有八九,是以喬峰從無半點疑心。”這段描述,倒是合乎宋朝歷史。

金庸所說的“刺花”,宋人壹般稱“刺青”、“雕青”、“花繡”、“文繡”、“錦體”,我們今天則叫“紋身”。從唐朝至宋朝,正是刺青非常流行的時期,我們去看施耐庵的《水滸傳》,梁山泊好漢中就有好幾位是紋了身的:“九紋龍”史進,“刺著壹身青龍”;“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著“青郁郁壹個豹子”;“病關索”楊雄,“露出藍靛般壹身花繡”;“雙尾蠍”解寶,“兩只腿上刺著兩個飛天夜叉”;龔旺“渾身上刺著虎斑,脖項上吞著虎頭”,所以綽號“花項虎”;魯智深也是“背上刺著花繡”,他的綽號“花和尚”便是來自這壹身花繡。

刺青最漂亮的梁山好漢,當然非“浪子”燕青莫屬,“壹身遍體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他在泰山打擂臺,“把布衫脫將下來”,露出那壹身身花繡,臺下看官忍不住“叠頭價喝采”,全都看呆了;對手任原“看了他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裏也露了五分怯。

連京師青樓頭牌李師師,也聽說燕青壹身刺青之美。當燕青上門拜訪時,李師師便提出請求:“聞知哥哥好身文繡,願求壹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繡,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李師師說道:“錦體社家子弟,哪裏去問揎衣裸體。”“三回五次,定要討看。燕青只得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水滸傳》的描寫並非虛構。宋人中確實盛行刺青之風,軍人群體中尤多刺青者。南宋筆記小說《夷堅誌》提到幾名紋身的軍人:“忠翊郎王超者,太原人,壯勇有力,善騎射,面刺雙旗”;又有“揀停軍人張花項,衣道士服,俗以其項多雕篆,故目之為‘花項’”。北宋名將呼延贊“遍文其體為‘赤心殺賊’字”,連他的妻兒、仆從都要在身體紋上“赤心殺賊”;我們非常熟悉的嶽飛背上“盡忠報國”四字,亦是刺青;與嶽飛齊名的張俊,曾經“擇卒之少壯者,自臀而下,文刺至足,謂之‘花腿’。京師舊日浮浪輩以此為誇。”刺青的風氣從軍伍蔓延到市井間。

市井間熱愛刺青的人,多是任俠的“街肆惡少”、“浮浪之輩”,如吉州有壹個“以盜成家”的人,叫做謝六,因為“舉體雕青,故人目為‘花六’,自稱曰‘青獅子’”;開封有壹個叫鄭信的好漢,“滿體雕青:左臂上三仙仗劍,右臂上五鬼擒龍;胸前壹搭禦屏風,脊背上巴山龍出水”;北宋末,開封的妓女外出踏青,身後總是少不了有“三五文身惡少年控馬”,這些“惡少年”因為大腿有刺青,所以被稱為“花腿馬”;南宋時,在錢塘江弄潮的亡命之輩,也是壹身刺青:“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流風所及,喜歡刺青的,未必盡是“惡少年”,而是壹時之風尚。宋人說,“今世俗皆文身,作魚龍、飛仙、鬼神等像,或為花卉、文字。”傳世宋畫《眼藥酸圖頁》中,右邊的雜劇演員,手臂上便有刺青,圖案似是魚龍之類。

  • 上一篇:肛裂需要做手術嗎?
  • 下一篇:航天插畫設計說明-插畫作品設計說明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