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壹下令人眼花繚亂的山西面食。
饅頭是我國面食家族中的最大壹支。它分為兩種,壹種是無餡的白饅頭,壹種是有餡的花色饅頭,又稱作包子。
《事物紀原》裏說諸葛亮為了代替人頭祭瀘水而發明的饅頭,饅頭開始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品。晉以後有壹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宋時饅頭成為讀書人經常食用的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了。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無論有餡無餡,饅頭壹直擔負的是祭供用處。壹直到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了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饅頭之稱謂,今天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作“饃”、“卷子”,也有稱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餡者,也有稱作“面兜子”、“湯包”的。饅頭有壹個***同的特點,都是用發酵面粉為主料入籠蒸制而成。饅頭制作簡單、攜帶方便,松軟可口,還可根據所需制成各種風味。在山西,尤是晉南人,每頓飯都必有饅頭下菜方才覺得肚子飽。
民間俗稱“面人”、“面羊”、“羊羔饃”、“花饃”等。用面粉塑制諸如人物、動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樣繁多的面塑。山西面塑以上等的白面為原料,經過揉面、造型、籠蒸、點色而成,造型誇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風格粗獷、樸實、簡練,並富有雅拙的美感,具有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
山西民間面塑主要包括兩類:花饃和禮饃。花饃是配合歲時節令祭禮或上供的饃。如“棗山”在祭祀神靈之中,還寓意“早生貴子”。又如,用於清明節的“飛燕”花饃,既是掃墳祭禮的用品,也表示春燕飛來,陽光明媚。禮饃,則是伴隨誕生、婚嫁、壽筵、喪葬等人生儀禮而制作的饋贈物品。在山西晉南平原每當嬰兒滿月時,姥姥家都要蒸壹種又圓又大、中間空心的花饃饃,俗稱“囫圇”,婦女們把它用紅包袱裹起來,壹手提著囫圇禮饃,壹手拉著小孩,來往於鄉間小路,互贈於親戚鄉裏之間,傳遞著濃厚的鄉裏鄉情。
山西煮制面食品種豐富,制作多樣,大體可分為五十余種,如細如發絲的拉面,刀飛面舞殷削面,遊龍戲水的壹根面等。制作方法有搟、拉、撥、削、壓、擦、揪、抿等幾十種,所用原料除小麥面外,還有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蕎麥面、蓧麥面等,調料上自雞、鴨、魚肉、海洋,下至油、鹽、醬、醋,不壹而足,所以山西面食有“壹樣面百樣做,壹樣面百樣吃”的 歷史 。到山西做客壹年365天,可以品嘗到天天不重樣的豐富美味的面食。
壹窩酥,那是太原近代著名的風味小吃,它是由晉陽飯店特壹級面點師胡世年老先生於1958年在龍須面的基礎上改進創新、烤制而成,成為筵席中的壹道佳點。壹窩酥的做法其實比較簡單,將稍醒的面團上案,按照拉面方法,上下晃勻拉條,最後拉成10扣的拉面(1024根)。然後均勻放在案子上,在面條上刷勻植物油,再順長卷起後,剁成20個小段,旋成圓餅坯,擺在烤盤裏,入烤爐用溫火烤至金黃色即成。壹窩酥現 在已發展為夾裹豆沙、棗泥、蓮蓉、果料等餡心的系列食品。
如果到了山西壹定要記得品嘗壹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