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風俗有開場儀式戲“阿若娃”、正戲“雄”和吉祥收尾儀式“紮西”。
在藏戲裏,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巫女的面具黑板白代表其兩面三刀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村民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制眼睛和嘴角處挖苦,挖出骷髏,樸實敦厚。
藏戲是壹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戲節的由來:
每年藏歷七月壹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子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後來雪頓節的活動內容逐漸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