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今天我們還需要魯迅
主題:為什麽今天我們還需要魯迅
主講:溫儒敏
時間:2012年5月17日晚
主辦:北大研究生院“才齋講堂”
溫儒敏
,1946年生,籍貫廣東紫金。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國家級精品課“中國現代文學”主持人,教育部授予國家級“教學名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比較文學和語文教育的研究與教學。主要著作有《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1987)、《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1993)、《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1998)、《中國現代當文學專題研究》(合著,2002)、《文學史的視野》(2003)、《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2005)等。
精彩摘要:
1、魯迅的地位
魯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盡管去世幾十年,但他當年所思考、所焦慮的問題,到今天恐怕還是新鮮的。近百年來,有那麽多知識分子,但對中國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魯迅可能是第壹人,是魯迅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中國人還要發現?是要發現的。魯迅的眼光不壹樣,他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形成的壹些問題、弊病,現在還大量存在於社會中。
魯迅的出現是個藝術,魯迅是我們民族精神普遍潰敗時的中流砥柱。魯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爾凱郭爾、帕斯捷爾納克、布羅斯基這些思想家,是同壹水準的。
把中國的病根看出來了,這是魯迅的偉大。
2、魯迅的批判
魯迅對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銳,有時候會覺得他批判性太強,說話很難聽,甚至有點過,但有壹條,讀魯迅能讓我們讀懂中國,知人論世,了解國情,了解國民。如果保留點歷史感,放在特定的語境來討論,就會發現魯迅雖然很偏激、很尖銳,但還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魯迅這樣,才能更壹針見血,深入骨子,打到痛處。
魯迅永遠在嚴厲批評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病,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裏充滿了麻木人心的“僵屍的樂觀”,他是很反感的。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國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對人的壓抑,對個性、對生命、對創造力的壓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沖破這種傳統束縛。
3、中國人的劣根性
魯迅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國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態、馬虎作風,中國人麻木、卑怯、自私、狹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礎上,也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帶有壹種悲憫和無奈。
大多中國人不出聲,沈默,中國人***同的疾患久矣,我們司空見慣了,見怪不怪,麻木了,但魯迅卻要真實地說出來。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妳說,這個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壹個窗,大家壹定不容許的。但如果妳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魯迅)
“中國有兩個時代,壹個是力爭做奴隸的時代,壹個是坐穩了做奴隸的時代。”(魯迅)
以下為演講實錄:
溫儒敏:站這裏心裏有點不安,妳們要是聽累了覺得沒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這個題目,應該請我們中文系的錢理群老師來講更好,我也想試圖討論壹下這個問題。魯迅不是壹個新話題,但我還是想講講,覺得說不完的。
魯迅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 讀魯迅其實在了解我們自身
魯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盡管去世幾十年,但他當年所思考、所焦慮的問題,到今天恐怕還是新鮮的。
現在社會上,包括學術界,對魯迅、對五四開始有壹些批評,壹些顛覆,壹些否定。魯迅當然可以批評,問題是批評要有根據,不能因為魯迅名氣大,妳批他就出名。
另外壹個傾向是完全把魯迅生活化。魯迅以前被搞成神話,現在把他拉下來,說魯迅跟某人差不多,關心的也就是吃飯、穿衣、抽煙,說他跟許廣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確實把魯迅擺得很高,現在有意識讓他回到“人間”。但如果把魯迅完全當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裏的那些東西,那我們就不需要魯迅了。
我選這個題目,有壹定的針對性,也是回應上面這些問題,我們今天還需不需要魯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讀壹點魯迅,了解壹下魯迅,系統讀壹些魯迅的東西。為什麽?我是這樣看的,近百年來,有那麽多知識分子,但對中國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魯迅可能是第壹人,是魯迅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中國人還要發現?是要發現的。魯迅的眼光不壹樣,他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特別是我們傳統文化中形成的壹些問題、弊病,現在還大量存在於社會中,所以魯迅的眼光、魯迅的精神是沒有過時的。
讀魯迅,是為了了解我們自身,了解我們這個民族,了解我們的文化,了解中國人。魯迅有壹個特點,他的文章並不是知識層面的,而是帶有自己痛徹的感觸,從生命的體驗中總結出來的,讀魯迅可以帶給妳真正的文化體驗。
魯迅對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銳,有時候會覺得他批判性太強,說話很難聽,甚至有點過,但有壹條,讀魯迅能讓我們讀懂中國,知人論世,了解國情,了解國民。
當然,作為壹個作家,魯迅也並不是完美的。魯迅的過去,對他來說可能是壹個利器,在心理學家看來,不壹定是很健康的,魯迅的心理特征有時候不見得好,可以說魯迅很悲觀,對很多事也很悲觀,有時甚至絕望,在某些問題上他多少還過於敏感、多疑,有點“病態”。作為壹個文藝家、壹個哲學家,最高頂端的那個人往往會帶壹點“病態”,他跟普通人的感覺是不壹樣的,所以也可以說他是有些“病態”的。之所以這樣,他在文學上才能夠發酵,才能夠做出精品。
所以魯迅現在成為我們的重要遺產,而且彌漫在我們的現實生活,成為中國人精神和知識結構的壹部分,我們小學就開始讀魯迅的作品,我們應該珍惜魯迅思考的方式,魯迅的智慧,以及寫作中對語言應用的靈活、辯證、銳利。40多年前,我剛上五年級,壹個老鄉跟我說,妳讀魯迅就學會寫文章了,確實是這樣。但學習魯迅會碰到壹些障礙,今天我就討論這些障礙。
怎麽看魯迅批判傳統的偏激 魯迅造成中國文化的斷裂?
第壹個問題,怎麽看魯迅批判傳統的偏激?
現在我們感到精神滑坡,學術界有壹部分人,開始找原因,就找到“五四”,認為“五四”有非常大的缺陷,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斷裂。而魯迅他們這壹代人在反傳統上的偏激,也是造成中國文化斷裂的壹個原因,所以導致今天精神滑坡、信仰失落。他們認為中國有兩個“斷裂”:五四斷裂了,接著文化大革命“斷裂”了。
現實生活中道德的滑坡,是不是可以簡單歸咎為“五四”時期造成的“斷裂”?這是值得探討的。中國壹百年來的文化轉型是壹個非常復雜的課題,不能那麽簡單化,壹定要有充分的歷史感。
首先,我們說魯迅是不是偏激?我認為確實是偏激的,他有時候就是要走偏鋒,把話說得很死,非常絕對,到頭了。魯迅對中國文化的批評是非常厲害的,斷然的態度,簡直要推倒壹切,不容商量。我們看他很有名的壹句話,也經常被人所引用的,“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華蓋集·忽然想到(五至六)》),他說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復雜的形態,全部踏倒他。這樣的語言,如果抽出這麽壹句來看,肯定認為魯迅是非常偏激的,對傳統文化怎麽能夠這樣呢?
又譬如魯迅最受人非議的是1925年,他給青年開書單的時候,說到這麽壹段話,“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沈靜下去,與人生離開;讀外國書——除了印度——時時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廢與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廢與厭世,所以主張少看或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這句話遭到很多非議,“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這句話偏激不偏激?非常偏激。
結果魯迅就被人抓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來,魯迅說這些偏激話語的時候,寫這些偏激文章的時候,語境是什麽?他是在什麽歷史條件下說這句話的?他的批判所指是什麽,這也是需要考慮的。
我們不能否認魯迅對傳統的批判是激進的,而且魯迅的思維跟通常人思維有很大不同,他往往有逆反的心理,大家都這樣看,他偏那樣看,他容易使人驚愕,所以不習慣,但又覺得是壹種提醒,別開生面。魯迅的文章都帶有這樣有意的逆反,他采取不合作的精神,這大概就是魯迅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方式。如果保留點歷史感,放在特定的語境來討論,就會發現魯迅雖然很偏激、很尖銳,但還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魯迅這樣,才能更壹針見血,深入骨子,打到痛處。所以我們讀魯迅,應該放到歷史語境下,同時不要把魯迅看成是在做國學論證,他在寫雜文,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壹種整體的認識。
我們現在這些顛覆魯迅的人,往往用摘記法摘壹些句子,抽掉歷史感,不考慮語境,也不考慮魯迅為什麽采取壹種逆反的思維,就抓到壹些偏鋒的話,把魯迅看做壹個非常不負責任、非常損、非常苛刻的老頭,這並不是壹個真實的魯迅。
現在這些年,我們開始強調傳統,認為魯迅、“五四”造成了文化的斷裂,說他們激進,搞“文化決定論”,因此中國這壹百年這麽坎坷。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妳不能把文化大革命算到胡適、魯迅那壹代人身上。我們現在很多事都是“事後諸葛亮”,用後設的觀念去想象歷史、剪裁歷史,這樣是不公平的。
那些把魯迅說成是對文化傳統的虛無主義和偏執狂,常引用的壹句話就是魯迅曾經說過“不要讀中國書”。魯迅為什麽要這樣說?為什麽人家請他寫書單,他就說了這麽偏激的話呢?那是1925年,“五四”已經過去了,但“尊孔讀經”回潮的現象非常厲害,當時是代表守舊的壹種觀念。魯迅對當時復古的思潮是不以為然的,所以他不開那個書單,要沖破這種限制,要青年得到思想解放,所以針鋒相對地提出“妳們不要看中國書,要多看外國書。”這是壹個歷史背景,他是有針對性的,認為中國當時不是搞國學的時候,而是應該怎麽開放,打破思想僵局,讓中國文化走進壹個相對開放的狀態。
另外魯迅的這篇文章,並不是國學論文,是雜文,他是談自己的感覺,魯迅指的中國書、外國書,是有象征意義的。魯迅是讀了太多舊書的人,那是他壹種整體的感受。魯迅永遠在嚴厲批評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病,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裏充滿了這種麻木人心的“僵屍的樂觀”,他是很反感的。這是他作為壹個作家的整體感覺。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尊重人的,缺少活力的。我認為魯迅的觀點大致不差,我們傳統文化裏有非常優秀的壹部分,但也有它的弊病,有不適應當代人的。
魯迅為什麽反感那些做法?那時傳統還沒有打破,現在我們不太感覺到中國傳統那種束縛,現在每個人都是“事後諸葛亮”。當傳統作為壹個整體,尚未被打破,它阻礙著社會的進步,所以魯迅要沖破這個“鐵屋子”,他認為當時中國是很悶的,就像壹個用鐵做的、沒有窗戶的屋子,裏邊的人都在悶頭大睡,他要沖破這個禁錮,所以魯迅只好采取斷然的態度,大聲的吶喊,甚至是矯枉過正。
、魯迅把所謂的中國書、中國文化作為壹個整體來批判,他對傳統文化的封建性、落後性,批判得非常厲害,不留余地,要提醒人們不要把“五四”當落錘點,馬上走回頭路。這樣來看,魯迅全盤否定傳統是有歷史理由的。事實上魯迅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體驗是非常深的,他說自己是從舊日裏出來的,叫反戈壹擊。現在的我們基本上沒讀多少傳統的書,感覺是不壹樣的。
魯迅認為中國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對人的壓抑,對個性、對生命、對創造力的壓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沖破這種傳統束縛。從這個含義來理解魯迅對傳統的批判,他這種偏激,就會有壹定的理解了。魯迅確實是偏激的,他自己也不否認這壹點,他就是要通過這個偏激矯枉過正,來激活思想,來引導當時的解放。魯迅太了解中國了,太了解中國人了,他總是用很形象的語言來形容中國,比如這段話“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妳說,這個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壹個窗,大家壹定不容許的。但如果妳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有時候西方人就納悶兒,覺得中國人好像戴個面具,匪夷所思。
魯迅非常了解這壹點,他說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壹個桌子,改裝壹個火爐,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能夠搬動、能夠改裝。我們在北大太有體會了,北大往往視為改革的先鋒,但北大保守的東西也太專了,在機關的工作人員更能理解。魯迅是帶著壹種體驗、壹種整體性的把握,所以對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利弊,看得很透。
那個時期,如果不用那種激烈的態度,很容易被社會的惰性所裹脅。改革就是這樣,有時候進兩步、退壹步,有時候進壹步、退兩步。現在我們都在談傳統文化,但我們應該註意,中國傳統文化裏,有優秀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成分。整體上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很難適應現代中國往前發展的方向,中國的現代轉型是焦慮的。我們提倡國學研究,應該加強,但應該保持壹份清醒,要有壹定的批判眼光,吸收其中優秀的文化,也要看到那些負面、糟粕的東西。如果認同這壹點,我們就能夠理解“五四”那壹代人的苦心。
有學者認為從魯迅開始,那壹代人造成了文化的斷裂,這話不負責任。魯迅對傳統文化非常了解,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說魯迅在策略層面上猛烈攻打傳統,但操作層面又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不能輕易說魯迅割斷了傳統,全盤否定傳統,魯迅不是虛無主義者,五四這壹代人也不是。魯迅活到50多歲,工作30多年,除了寫小說、寫雜文,2/3的工夫都在整理古籍,在整理中國傳統文化,他寫過《唐宋傳奇集》、《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
魯迅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但他對傳統文化的整理研究又達到了近百年來最高水準,我想是開拓性的,他的壹些專著,像《中國小說史略》,現在還是學術界的典範。魯迅攻打傳統,又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獨到的目光,他其實是傳統文化最有見地的繼承者、價值重估者。那些籠統批評魯迅偏激和割裂傳統的人,其實並不真正了解魯迅的獨特價值。
魯迅批判國民劣根性 卻帶著悲憫和無奈
魯迅是深刻的,但魯迅不是居高臨下,他是帶著自己的生命體驗,有壹種悲憫和無奈。讀錢鐘書的書,就看著好笑,很難感受,為什麽?因為他缺少魯迅式的悲憫,《圍城》裏沒有壹個主人公他不諷刺的,雖然諷刺得很機智,但有幾個人看《圍城》被感動呢?這跟魯迅不壹樣,魯迅是另外壹種高度。
中國是缺少宗教的國家,悲憫之心是非常珍貴的,悲憫以及無奈表現出這種病態的社會,魯迅痛徹地感到中國社會存在嚴重的弊病,所以要批判國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魯迅的文章沒有開過藥方,藥方不是文學家所能開出來的,魯迅不是寫《人民日報》社論,他絕對不會寫那種光明的前途,他就是把問題指出來。把病看出來,把中國的病根看出來了,這是魯迅的偉大。我們今天讀魯迅,應該很看重魯迅這種批判性的思維,應該感到魯迅所說的那些病,現在是不是還有?魯迅為什麽那麽執著地批判國民性呢?這跟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現實深刻的認識有關。
1907年,他寫過壹篇文章,壹個國家要厲害,首先人要健康、健全,應該尊重個性的發展,應該把人類的創造力張揚出來。1907年,他就已經提出了“尊重人性、尊重個性,我們這個民族才能夠崛起,才能夠發展”,魯迅立人的思想貫穿於上,所以他批判國民性也跟這個有關。
其實對國民性的關註也並不是魯迅獨有,晚清以來,像梁啟超、嚴復等,都提倡過類似口號。魯迅對國民性的認識是清醒的,但又感到無力,他經常說類似的話,他寫的文章如壹箭直入大海,射壹個箭到大海裏,有什麽效果?幾十年來,不斷聽到“國民性是壹個偽命題”這種說法,但是對魯迅說,國民是批判局限性,我們現在從小灌輸的都是正面的東西,何來批判?
有壹點值得註意,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不光是給別人出書,往往也是給自己開刀,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建立在“自省”和“自剖”上,他自己也有國民性,中國民眾缺少懺悔精神。我們也應該學習魯迅這種自省的意識,自我解剖的精神。
魯迅的作品富有批判性,這是壹種民族的自我批判,是很痛苦的,我們看魯迅的東西,會覺得很悶,很沈重,很難受,有壹種沈重、悲哀的東西老是纏繞著妳,讀魯迅有這種感覺,就接近魯迅了。魯迅不相信天堂,不相信黃金地帶,他扛住黑暗的閘門,把什麽放出來?把青年人放出來,送到另外壹個地方去,那另外壹個地方,他自己是不去的,他也不知道那個地方怎麽樣。所以魯迅不是給十七八歲的少年男女寫的,讀魯迅要有壹定的生活經驗,有壹定的人生歷練。現在的大學生可能不能喜歡魯迅的作品,也可以理解,這跟年齡有關系,沈下心來慢慢接近就好了。
接下來講壹下魯迅“罵人”的問題。我們很不滿意魯迅的壹個“理由”就是魯迅的文章都是“罵”的,譬如他罵梁實秋,罵“學衡派”。我們看怎麽“罵”這個問題?現在我們認為魯迅當然“罵”太過分了,但這個簡單化了,我們要放到歷史情況去理解,魯迅罵梁實秋,實際上是替左翼解套,當時不光魯迅政治化,整個環境都是政治化。他給很多畫過像,譬如說梁實秋“資本家的乏走狗”,魯迅還罵“媚態的貓”、“洋場惡少”、“革命小販”,喜歡給人起個外號“奴隸總管”。
魯迅罵過很多人,不光批國民黨政府,也批判左聯;魯迅罵的不是某壹個人,而是壹種社會性質,所以我認為魯迅沒有私仇,只有公敵。
魯迅對文化轉型思考的焦慮 物質進步並不必然帶來人素質的提高
第四個問題,魯迅對文化轉型思考的焦慮,有哪些值得我們關註?魯迅年輕時就對中國文化的轉型有很多的思考,青年的魯迅,並不想當文學家,最早想當水手,後來學開船,最後到日本學醫,早期魯迅寫過很多理工科方面的文章,早期的魯迅對科技有研究,從科技發展來觀察人生問題。
1907年,30出頭的魯迅是怎麽看這些問題的?那時思想未完全打開,他怎麽看世界?上個世紀初,魯迅接觸了西方文化,了解了西方科技,他在想中國的問題,當時中國是非常落後的,經濟上不用說,文化精神幾乎垮了,不是魯迅他們造成斷裂的,清朝末年以後,中國的精神幾乎要垮了,所以當時不少先驅者提出要向西方學習。科技救國,是當時普遍的炒作,也有人看出了西方文明的弊病,認為東方文明最好,最終還是要靠東方文明來“挽救”世界,這種思想現在很多中國人那裏依然存在,認為未來的世界就是中國文化的世界。不見得,我看不見得,要有本事,先把自己的國家搞好。
但魯迅跟他們看法不壹樣,比較獨立,他不反對學習西方,不反對科技救國,但他更看重“立人”,更看重民族精神的重建。魯迅對科學改變國家的落後狀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認為中國要發展,肯定要引進西方科技。但是這種改變,在魯迅看來,帶有正負兩個方面,壹方面科技帶來好處,那是照耀世界的神聖之光,科技帶來的物質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壹翼;但魯迅同時又說,不要過高地評價科學對國民精神改造的價值,也不是說科技發展了,生活質量高了,人的素質就提高了。魯迅甚至懷疑科學、物質文明會不會無節制地發展,有沒有可能超出人類的掌控,會不會對人類、對人生造成某種“威脅”。
魯迅年輕的時候,在思考這個問題,他提醒如果片面追求科學和物質文化,可能帶來壹個負面的影響和潛在的危害,他也說不清潛在的危害是什麽。這些觀點過去快壹百年了,但是今天還是有提醒作用,他認為提倡科學起碼要顧及“致人性之全”。他反對崇拜科學物質文明的同時,忽略了精神解放和重建。他說,如果全國世界都推崇科技、知識,那整個人生、整個社會就會變得很寂寞,沒有味道,長此以往,人就變得沒有審美,沒有敏感明智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魯迅已經看到了這些問題,他早期的論文裏就提到很多這樣的觀點,比如,“諸凡事物,無不質化”,所有的東西全都變成物質化了;“靈明日以虧蝕”,人的思想精神越來越虧了;“旨趣流於平庸”,也沒有什麽追求了;“人唯客觀之物質世界是趨”,人看到都是非常實際的,非常現實的;“而主觀之內面精神,乃舍置不之壹省”,不知道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物欲來蔽,社會憔悴”,看到的是壹個物質社會;“進步已停,於是詐偽罪惡”,各種欺騙、各種虛偽的東西盛行;“弗乘之而萌”就出現了;“性靈之光,愈益就於黯淡”,美好的東西,就也變得暗淡了。魯迅當時說,科學是必要的,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壹個翅膀,但應該註意以人為本。
所以他反對推崇物質科學、物質文明的同時,放松對人的尊重,他說到物欲膨脹的後果,認為物質的發展,科學的發展,可能會引起人的欲望,如果不加註意,就會出現壹種“通病”,物欲膨脹帶來人文衰弱,是壹種世界性的病,是難以控制的。
魯迅說過的生態問題、誠信問題、道德底線問題、安全感問題,現在都出來了,魯迅不幸而言中。
魯迅認為中國的出路還是要創造傳統,多向西方學習科學,同時吸取西方的教訓,不能以為科學萬能,要警惕西方的傳染病。
當時魯迅的思想是超前的,是不合時宜的,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註意,沒有產生大的影響。但作為壹個思想家,有價值的是在提醒人們,引進科學物質文明的同時,不要忘記根底在人,不忘記人的解放,民族精神的重建。
魯迅的壹生還提出了很多命題,“五四”時期,年輕人提出尊重發現婦女兒童,中國的文化裏,婦女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婦女和兒童也是人,現在說起來是常識,但當時不是這樣。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家,中國還是有哲學家的,讓我們非常敬佩的太少。魯迅的出現是個藝術,魯迅是我們民族精神普遍潰敗時的中流砥柱。魯迅的創作高峰期,是30年代前期,那時他談到無聲的中國,老百姓不識字,沒有發言權,識字的人又說不到點子上,所以在當時無聲的中國,魯迅的出現是個藝術。
魯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爾凱郭爾、帕斯捷爾納克、布羅斯基這些思想家,是同壹水準的,他們都是人類精神發展史上標誌性的人,所以我們今天還是希望魯迅能夠刺激我們變得睿智壹點,敏感壹點,讀懂中國。
我今天的講演到這裏為止,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