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法律思想形成的原因 首先,中國低處東亞大陸,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北部是浩瀚的戈壁和幹旱的草原,東部上壹望無際的大海,西南部上號稱世界屋脊的連綿山脈。這種與外界相對隔絕、封閉的地理環境容易造成與海洋民族或山地民族不同的大陸民族特有的心理和觀念,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天下壹統”的觀念,“天圓地方”、華夏居中的“華夏中心”觀念,優於異族。同時,與希臘文化、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等古老文化之間存在著密切交往與彼此滲透不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主流生於斯,長於斯,其形態既有壹元和內向的特征,又有較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功能。 其次,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基礎是以人力耕作為主的自己自足的農業經濟。“民以食為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為古代中國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國以農為本”,“重弄抑商”成為古代中國的基本國策。這種小農經濟和小生產方式孕育出壹種與海洋民族商業文化熱衷冒險、求華求新所不同的重視民生、崇拜君權、追求和諧統壹、提倡“中庸”穩定和質樸無華的觀念心理。 第三,在中國古代,與小農生產力相適應的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等級社會關系。宗法制源於原始社會的父系制家長制,是處理家族內部關系的習慣準則,後來與國家政治相結合,家國壹體,君父合壹,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制度和古代法制維護的重要內容。它註重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倫常關系,以“親親”的血緣合同,以“尊尊”的等級差別,強調大宗對小宗的支配,小宗對大宗的服從,尊長對卑幼的仁愛,卑幼對尊長的侍奉,以及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等等。在這種基礎上形成的傳統法律文化,不僅被蒙上了壹層溫情脈脈的宗法倫理色彩,而且壹直以體現宗法等級的綱常禮義作為中心和指導原則。 第四,廣闊的地域、分散的小農經濟和家庭,是集權與專制政體的基礎。建立在宗法等級關系上的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這種政治制度要求法律文化與之適應,因此,確立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威和權力,維持界限分明的官僚等級機構和對民眾的控制,即“治國”、“治吏”、“治民”成為傳統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雖然古代也不乏否定個人獨裁否定個人權威的思想主張,但其主要傾向卻是主張君主專制,認為“禮”與“法”在實質上是集大權於壹身的君主治理國家的工具。換句話說,建立和鞏固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是傳統法律思想的起點和歸宿。 第五,傳統法律思想作為文化的壹部分,其形成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中國傳統文化根植在大陸的、農業的、宗法的土壤裏,世代延續,形成了與希臘、羅馬等海洋的、商業的、宗教的古代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它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儒法結合,儒道互補,經歷了經學、玄學、道學、理學諸階段,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和凝聚力的來源。在其影響之下,傳統法律思想與傳統文化連為壹體,本身始終未能獨立,而且其原則原理與價值取向也都以傳統文化的基本宗旨為依據。因此,二者是同體同質,表現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欲探求傳統法律思想的奧秘,必須把握傳統文化的真髓。
上一篇:觸電新聞屬於什麽性質的下一篇:請建築專家告訴我蘇州園林古建築的構件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