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這壹基調引出種種傳統文化的特點和產生的後果。“天之大道”是人類壹定要探求的事情,現實(歷史)也需要我們用文字記錄下來,在“時空”中傳播,而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否定了語言文字可以表現出“道”來,現實也不能用語言準確表述。於是造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相互矛盾的特點:壹是不信任“語言”;二是對“道”的崇拜和恐懼又常轉化成對“話語”的迷信。中國傳統文化這壹矛盾現象造成對所有問題(包括任何理論、認識、觀點、判斷)的態度都是模棱兩可,“對,也不對”;“是,也不是”。這也是中國文化的最主要“特色”,是對所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中“特色”的解釋。
中國有句俗話“聰明反被聰明誤”,中國文化的這壹超前認知導致了中國文化發展的減緩,成了“龜兔賽跑”中的失敗者。語言不能準確表述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規範語言的使用來盡可能做到這壹點。亞裏士多德被譽為科學的真正“始祖”,就是因為他創造的形式邏輯為解決“現實”和“語言”的對接奠定了基礎。有了語言記錄現實的“***識”,或者說制定了“說話”和理解“語言”的“規則”。有了使用“話語”的規則,才能使語言在人類社會中發揮全部應有的作用。人類文明社會說到底是“契約”社會,而要尊重、遵守“契約”,必須要建立在尊重、遵守“語言對現實的記述”的“規則”的基礎之上。而中國傳統文化的超前認識,使我們知道任何“契約”、“法律條文”都有“空子可鉆”,都有狡辯的余地,這壹傳統文化的特點造成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重視過任何“契約”類的文字記錄。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從古代到今天幾乎從來都沒有贊揚過與爭執對方簽訂的和約,尤其在中國近代史上所有和外國簽訂的條約沒有壹個不受到指責,都是不平等的,就是開壹個通商口岸也倍受譴責。同時所有去簽訂“和約”的大臣沒有不指責為“賣國賊”的。現代是簽訂了不少條約,但很少主動受其約束,定了友好條約,依然是該“罵”照“罵”。不僅如此,就是法律條文(包括憲法)也很少認真用語言羅列出來,甚至皇帝的傳位方式也沒有認真用語言記錄下來。中國很早就有“指鹿為馬”的典故,這個歷史事件的真偽無需考證,能流傳這樣的“故事”足以說明中國人的“聰明”。“語言文字”不過是些“符號”,它的意義是不存在證實的,有什麽值得認真對待呢?
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科學思想交集的部分是很有限的,但作為壹種哲學思想也壹定可以在西方哲學中找到“同伴”。黑格爾的辯證法在西方哲學流派中並不是太受重視的,但通過馬克思的著作傳到中國被迅速吸收,“矛盾論”、“壹分為二”、“辯證法”等思維方式被人們廣泛認同,甚至被列為唯壹正確的哲學觀點,認為是傳入中國的優秀西方文化,其實這只是和中國傳統文化“壹拍即合”。“是,也不是”的思維方法,壹切事物都要辯證去看,作為壹種哲學觀點是有合理的壹面,它是基於“語言”和“實在”不能完全對接,在認識“群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合理的。如果我們認識只是停留在此,就不會有科學的產生。科學是以數學邏輯為基礎的壹種思維方式,不承認“是”和“不是”***存的,顯示了人的思維智慧,並不是被動去“記錄”現實。科學的發展使人類大大加強了駕馭自然的能力,可以準確預測天體的運行,但無法預測每天社會發生的突發事件。人類社會的復雜性是由於“人”的復雜,中國傳統文化認識到了這壹點,但又“沈湎”在這“是也不是”的哲學中,造成中國傳統文化在科學方面是很薄弱的。
“語言”對人類社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對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對語言文字表現出“不信任”,“不認真對待”之外,又表現出對“語言文字”的壹種“崇拜”和“迷信”。中國語言中“辱罵”和“贊揚”的內容非常多,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被“辱罵”而喪命的故事,足見“語言文字”對人的“殺傷力”。古代壹個文化人或者擁有財富和權勢的人,除去姓名之外,有“字”,有“號”,有“封號”等等,足以讓人眼花繚亂。而壹個普通人,壹個“下等人”,名字是極簡單的,這些都說明人們十分重視所謂的“說法”。以至於有學者稱中國人也有宗教信仰,這個“宗教”就是“語言教”,也就是所謂的“名教”。中國百年來重視“意識形態”,也受“意識形態”控制,至今也如此,而這些現象的實質就是“名教”。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文字的迷信還有壹個突出的地方是對文學的重視,中國古代詩詞賦是很發達的,出了不少詩人。也善於用散文的形式來說理,湧現不少散文大師。這些只能歸於語言“藝術”的發達,而不是人類發明語言的真正目的,是語言的畸形發展。唐朝杜牧有篇《阿房宮賦》,被認為對秦王朝滅亡原因有深刻的揭示,“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幾乎是千古絕唱,但他引用的證據是歷史上大家都知道的“傳說”,壹件表面事件,但杜牧的話所以成為人們重要的“認知”,僅僅是因為作者的“文筆”,是“說得好聽”。這個現象是中國認識問題中普遍存在的,即壹個觀點的得出,不是對依賴歷史事件嚴肅的考證和思考,而是來自文學家們誰“說得好”。甚至壹個政治人物所以成為“偉人”,其理由來自文藝對他的贊賞的“話語”。這種“認知”實際功效(文化對現實的控制作用)是極差的,甚至可能得到錯誤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中鮮有思想家,而多有文學家,甚至今天在政治協商的“精英”人群中,文藝工作者也占很大比重,這都顯示了中國文化的“特色”。 “是,也不是”這種態度適用於從整體上去看問題,現實的復雜性使得語言無法準確去描述,所以用“是,也不是”回答整體上的問題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