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代對禮器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其中鼎的使用是核心內容。皇帝用鼎最多的是九鼎,諸侯用七鼎,博士學者逐級減少。曾侯乙墓內有2口大鍋、9口登高大鍋、9口餵飯大鍋、8口蘆葦,明顯超出王侯享用的大鍋數量,接近皇帝的制度。這說明在曾侯乙生活的時代,從商周開始,禮樂制度就被破壞了,出現了禮樂崩潰的現象。我國商代出現了編鐘,起初只有3到5個,到周朝增加到9個到13,到戰國發展到61。人們把鐘按大小、節奏、音高分組,做成編鐘,奏出悠揚的音樂。到目前為止,我國考古發掘出土了40多套編鐘,但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質最高的壹套屬於曾侯乙。
整套編鐘數量之多,做工之精美,精神之宏偉,令人嘆為觀止。堪稱戰國青銅樂器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國寶”。從音響效果來看,編鐘所用的青銅是由壹定比例的高純度銅、錫、鉛制成。鐘壁的厚度和鐘形的設計都達到了完美無瑕的程度,從而保證了編鐘出色的音響效果。整套編鐘以人、獸、龍、花、幾何圖案為裝飾,采用圓雕、浮雕、凹版雕刻、繪畫等多種技法,以紅、黑、黃襯托青銅本色,莊嚴、精致、壯觀。有學者對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進行了系統研究,認為曾侯乙墓編鐘是科技史上最早、最復雜的系統工程,有完整的技術體系和豐富的工程語言,有世界級的鑄造技術。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真實寫照,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典範。
曾侯乙編鐘65個,其中1是戰國時楚惠王贈的,稱為“張雄楚鐘”。鐘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其內腔呈扁圓形和橢圓形。和其他64個鐘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喇叭口是平的。鐘體頂部是壹個扁龍雙鈕,由兩對扁龍對稱組成。上1對扁龍造型小,頸與題相對。下1對扁龍,造型大。回頭看尾巴,形象鮮明生動。雉雞部分兩側襯有淺浮雕龍紋,每個部分鑄有五個圓形氣泡狀的飾品,龍紋也浮雕在圓形氣泡的凸面上。房中有365,438+0的碑文:“我(只)五十六祭祀之王,從昔陽歸來,楚王張雄,作曾侯乙宗彜,賜昔陽,永享。”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楚惠王在得到曾侯乙死於昔陽的消息後,在昔陽遠遠地向他獻祭,並制作此鐘供他永久享用。此碑文不僅顯示了曾與楚的密切關系,也為曾侯乙墓的斷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據此,曾侯乙最有可能的死亡時間是公元前433年。曾侯乙遺體的碳-14測定也表明,他死於公元前433年至公元前400年,死時約42-45歲。據《史記》卷四十《楚家誌》記載,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與其妻弟攻打楚國,大獲全勝,終於攻破了楚國都城郢。城破,趙楚王逃亡,跑到雲夢澤,被吳軍射殺,趙楚王逃到鄖州,鄖州國君的弟弟認為趙楚王刻薄不義,要殺他。於是,趙楚迅速逃到隋國,吳王闔閭也帶著他的軍隊來了。然後侯關上城門,派遣軍隊,準備戰鬥。吳王闔閭在大門口對隋侯說,在江漢谷分封的周天子後裔都被楚滅了,隋國遲早要被楚滅。妳最好早點交出楚王,讓我殺了他。隋侯堅決拒絕,說:“隋國和楚國世代友好。不要再說了。楚昭王不與國,逃之夭夭。”吳王沒有辦法,只能帶領他的軍隊離開這個國家。國王趙楚逃脫了,他的心充滿了無盡的感激隋侯。後來,楚國的援軍秦軍趕到,打敗了吳軍,見大勢已去,就退兵回國,自立為王。吳王闔閭得知這個消息,急忙離開杜英,返回吳國。楚昭王回國復位,下令楚隋代友好,互不攻擊。有專家判斷,隋國實際上是曾國,隋侯是曾侯乙的祖先。由此不難想象,趙楚王的兒子張雄為了報答曾侯乙的祖先救父之恩,特意將這只精美的鐘送給了曾侯乙,以示友好。
編鐘分八組,* * *掛在三層銅木制成的鐘架上。鐘架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帶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立柱支撐。編鐘分為上、中、下三層,形狀各異。底層由12個長胸鈴鐺和1個箭頭組成,分兩組懸掛,其中9個掛在倒掛的虎獸上。中層33件,分3組懸掛,包括1短鈴、11非鈴、12長鈴、10長鈴。頂層有19件,稱為“解鈴還須系鈴人”。橫向上,編鐘從左到右遞增;縱向上,自上而下遞增。懸掛方式也不同,上層插掛,時鐘按鈕插栓;中間層為掛鉤,掛鉤為框鉤和焊接鉤;下環掛,鉤分虎口環和雙桿環兩種。
65口編鐘總重量3500公斤,其中最大的壹口長153.4厘米,重203.6公斤。它的重量和體積在編鐘中是罕見的。鐘上大多刻有篆書銘文,鐘、架、鉤上刻有3755個字,包括編號、音符、註音、樂理等。雍鐘上刻有“曾侯乙第壹次”的銘文,表明編鐘為曾侯乙所有和享用。上19鐘銘文較少,僅標明聲名,中下45鐘無權標明聲名,有較長的音樂銘文,詳細記載了鐘的法名、令名、變聲名。註音不僅標明了鐘的懸掛位置,還標明了報時位置及其讀音的名稱。整套編鐘有28個法名和66個令名,構成了壹個十二半音的稱謂系統。通過這些銘文,我們可以知道各諸侯國使用的法名是不同的,可以清楚地區分曾國與楚、晉、齊、沈、周法名的對應關系。《鐘鳴》中所包含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聞所未聞的,簡直是壹部不朽的中國古代音樂理論著作。這些碑文方便人們敲擊和把玩。曾侯乙的編鐘音域很寬,有五個八度,只比現代鋼琴少壹個八度。鐘的音色優美純凈,音色與現代c大調相同。考古學家與文藝工作者合作,用這只鐘發掘並演奏了各種中外名曲。
通過對墓中出土文物的綜合分析,專家認為這套編鐘共有8件打擊工具,並對演奏時的場景進行了還原。其中有6個是“7”字形的木槌。演奏時,三個樂手各持1對,分別演奏中間層的三組鈴,並兼顧上層的按鍵演奏旋律。另外兩件打擊工具為彩繪鐘,長215cm,厚6.6cm。演奏時,兩個樂手分別負責,和諧地演奏下弦鐘。演奏時,樂師們要面對君主,他們載歌載舞,表現出高超的演奏技巧。玉佩1978,隨州市西北郊擂鼓墩曾侯乙墓東室棺中出土十六只龍鳳。總長48厘米,寬8.3厘米。由13個各種形態或圖案的鏤空玉片和24個環、半環或方扣組成。其中插了四塊銀玉。銀玉取出後,變成了五個長短不壹、環件各異的連環玉佩。折疊成壹個玉球。1玉有兩塊兩環,第二塊玉有三塊六環,第三塊玉只有兩環,第四塊玉有三塊四環,第五塊玉有五塊六環。
這個玉佩是經過精心設計加工的。第壹塊玉的上下兩片由各自凸出的玉環連接成壹個整體,上片近方形,下片為四角呈鳳形的渦環;第二塊玉的頂層雕有四個粘扣帶環,第二塊為半橢圓形鏤空倒龍紋環,第三塊和第四塊切割成腰形圓形片,均用十字隔開,每壹個空間都飾有鏤空渦紋;第三塊玉雕成飾有蛇紋的長方形扣,中間壹枚素色環鉤有龍紋環;第四塊橢圓形玉寬7.3厘米,上下兩層圓形玉片鏤空。兩個固定半環用壹個側面有棱角的長方形雙孔扣連接,扣上飾有龍紋。第五塊玉片上面的方形玉片,鏤空上下刻有兩個方孔,與兩塊鏤空有兩條龍和兩個蛇形方孔的玉片相連,再與兩個圓環相連的尖形玉片,寬8.1cm,飾有鏤空蛇頭,底部玉片鏤空有固定半圓。此飾品采用隱線切割,自然起伏,做工精致迷人。它是玉佩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最精美的壹件多節活動鏈,堪稱戰國玉雕中的瑰寶。
曾侯乙墓中也出土了與此相似的四重玉佩。如果用銀項圈別玉環,可以用這個連四重玉飾。
關於這種飾品的作用和命名,至今仍有不同意見。壹種觀點是把它作為裝飾品,另壹種觀點是把小玉鳥和同時出土的鳥聯系起來。認為是冠飾,即冠纓。高33.1 cm,口62 cm,托盤高24 cm,寬57.6 cm,深12 cm。
雕像開放,呈喇叭狀,外緣寬厚折疊下垂,飾以精美的扁蛤花紋,似上下疊疊的雲朵。尊的頸部飾有芭蕉葉狀扁平線條,芭蕉葉向上伸展,配合頸頂略向外的弧度,和諧統壹。在尊的頸部和腹部之間,裝飾著四個雕刻的豹形蹲伏獸。他們的身體是由雕刻的平面圖案組成的。百獸順著尊的脖子往上爬,壹回頭就吐舌頭,長長的舌頭像鉤子壹樣掛著。腹和高腳飾以細平花紋,上面飾以四條高浮雕龍,層次豐富,主次分明。該盤直壁平底,四龍蹄口沿附四個方耳,均飾平條,與口式相同。每耳下有兩條扁平鏤空的龍,龍頭下垂。在四條龍之間,有壹條圓形的雕龍,第壹條位於口邊,與盤腹上的平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全裝飾平紋中常有的停滯感和僵硬感。出土時放在壹個盤子裏,兩個物件放在壹起渾然壹體。
尊是盛酒的容器,菜壹般是盛水的容器。兩者結合成壹個裝置。用香草汁調成的酒盛在尊裏,祭祀時獻屍,儀式時飲客。整套器物紋飾豐富,精美程度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致。特別是器皿上的鏤空紋飾,透視起來有好幾層,采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具,外面做模具,加熱烘烤使蠟模熔化脫落,使整個鑄造模型成為空殼,再將青銅溶液倒入空殼中,即可鑄造出所需的物件。這壹發現證實了在2400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鑄造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兩個賀尊盤上都刻有“曾侯乙作用終”字樣。青銅交錯編鐘高109,寬215厘米。它由壹對圓形雕刻的怪物和附在它們頭上的柱子組成,兩根圓桿作為橫梁,呈單面雙層結構。附在動物頂部的柱子從腰部和頂部用橫梁榫接。梁底等距離焊接鑄銅環,下巴掛弦鉤。下巴架繪有平滑交錯的金色雲紋。錯金青銅編鐘在考古發現的樂器中獨樹壹幟,編鐘精美,編鐘眾多,排列清晰,配件齊全。
32塊下巴由石灰巖或大理石制成,形狀大小不壹,分兩層四組。最大:鼓bo 10.8,鼓頂32.4,鼓底27.5,鼓bo 13.5,大腿頂22.3,大腿底21,厚2.68厘米,163度。最低:鼓點4.9,上鼓7.6,下鼓6,大腿下5.7,大腿上6.6,大腿下5,厚度1.4 cm,句子155度。
在阿沁-坤獸的舌頭上有壹個銘文,寫著“曾侯乙是最後壹個堅持下去的”。有708個字(其中有幾個是用墨水)刻有數字和音樂銘文,類似於曾侯乙的編鐘銘文。經過復原研究,得知其音域橫跨三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全。音色清脆獨特。明清盒3個,彩繪清槌2個。演奏時,1人需要雙手握住下巴槌,硬生生地敲擊地面。
壹只長著鹿角的鶴站立著,長長的喙上翹成鉤形,脖子高高揚起,翅膀呈拍拍狀展開,總高143.5,鶴高110 cm。拱起後背,垂下尾巴。鶴頭兩側插有兩只銅鹿角。鶴的頭、頸、鹿角有交錯的金色幾何圖案,其他部位有鑄造鑲嵌的雲龍圖案。
此器造型獨特,是壹件獨特的青銅工藝制品。鶴和鹿是長壽和好運的象征。把鹿角插在鶴頭上,合在壹起,可以叫“瑞和”。古人把神仙坐車稱為“鶴騎”、“鶴駕”。此器來自墓主人的棺側,可能反映了逝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尊友是古代盛酒容器,高124.5,直徑48.4,足徑69厘米,重327.5公斤。這座大雕像是中國先秦時期最大、最重的酒器,堪稱“酒器之王”。它不僅擁有足以傲視同類的龐大車身尺寸,而且在裝飾上也極為精致。樂器表面由細密復雜的渦紋、重環紋、扁厚紋、帶狀紋、雷紋、蕉葉紋、帶狀紋、扁蛇紋等構成。,而且圖案統壹,線條統壹。當這座偉大的雕像被挖掘出來時,裏面還有酒。經過2400多年,沒有滲漏,說明密封的密封性是好的。這座偉大的雕像不僅為我們了解曾的人文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而且使人們感受到了當時貴族的豪飲。
壺開,厚方唇,長頸,圓腹,圓飽滿。左壺高99,直徑33.8,蓋徑53,底徑40.6 cm,重106 kg。右壺高99,直徑32.6,蓋徑53,底徑40.6 cm,重99 kg。銅條117.5,寬53.4,高13.2 cm,重35.2 kg。壺蓋上設有帶咬圈的蛇形按鈕,壺蓋外緣蓋有粘扣帶孔蓋。壺頸兩側各有壹個龍形耳。身飾平紋,用平紋填充的芭蕉葉紋。兩個壺的內壁都刻有“曾侯乙是最後使用的”字樣。
禁面上有兩個平行的空心圓,支撐擴大的壺圈腳。禁區兩邊各有兩只動物腳。野獸的嘴和前肢托住禁板,後腳蹬地。禁面和側面用蚌等紋飾裝飾。
出土青銅器不多,迄今國內外僅發現四件。這在湖北省還是首次發現。
這是古代盛冰(溫)酒的器具,高61.5,邊長62 cm,重170 kg。它由兩個對象組成,內部和外部;以外部為鏡,鏡中有內置雕像。劍和尊的差距很大。夏天可以放冰塊,冬天可以儲溫水,在尊中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了。
劍和尊府都裝飾有變形的扁形、鉤形和芭蕉葉圖案,並都有“曾侯乙為最後手段”的銘文。此器結構復雜,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壹種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同時出土兩件形制、紋飾、大小相同的。
雲紋金杯高11,口徑15.1 cm,重2156 g,勺長13 cm,重56.45 g..嘴直,唇方,腹淺,底平。三只鳳頭形狀的短腳。上腹部有兩個對稱的環耳。蓋子比燈口略大,沿蓋子邊緣有三個等距離的外牌。蓋子的頂部有壹個圓形鎖扣。燈蓋和燈口裝飾有雲紋、雲紋、鉤雷、平紋。燈裏放著壹個金漏勺,柄是圓的,空心的畸形龍紋。
到商代晚期,中國出現了黃金制品,但多為件。此燈為仿銅金容器,體現了墓主人的特殊地位。這是中國最大最重的先秦金器1。墓中還出土了大量的樂器,如辮子、鼓、豎琴、笙、笛子等,為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排簫、池和琴(十弦琴和班卓琴)都是最早發現的早已失傳的樂器。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長笛。曾侯乙墓中的兩支笛子都是由13的竹笛組合而成,整齊的長度讓它們看起來像是鳥的單翼。專家對這兩支古笛進行了測試,其中1支有七八支笛子可以演奏音樂,音階結構已經超過五音。Chi是壹種竹管樂器,起源於民間,在後世逐漸失傳。在周朝,蚩常與林壹起演奏,在戰國時期,作為大型宮廷樂器之壹,每當舉行儀式和宴會時,宮廷音樂家都會壹起演奏編鐘、編鐘、鼓、笛子、笙和樂器。《廣雅》、《李周鄭玄註》中關於遲的記載與《鄭玄註》中關於遲的記載有出入。如此混亂的記錄,讓人很難準確、詳細地判斷它的形狀。曾侯乙墓出土的兩件蚩,解開了這個謎。兩件尺長分別為29.3厘米和30.2厘米。都是1竹筒,兩端管口封閉。管體上有1個吹氣孔、1個音孔和5個指孔。管子通體刷黑漆,管身四周刷朱砂黃等色線圖案。根據曾侯乙墓池,專家們已經成功地制作了1個復制品。用復刻池演奏,能演奏65,438+0以上完整的五聲音階,加上65,438+0的屈折,音色有獨特的魅力。笙是壹種從古代就開始使用的管樂器。《詩經·瀟雅·鹿鳴》中說:“喲喲鹿鳴,野蘋果;我有客,吹笙。”可見笙和瑟是經常壹起使用的樂器。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可分為十二簧、十四簧、十八簧三種,均為蘆、葦、葦制。笙簧因音頻高低而大小不壹。框架和舌頭的縫隙細如發絲,做工非常精細。經專家試用,其聲音婉轉低沈,古樸典雅,嬌艷動人。從戰國到秦漢,“奏樂器之樂”盛行,曾侯乙也不例外。而曾侯乙墓出土的弦樂器雖已腐朽,但器身仍保存完好,長167.3厘米,頭寬42.2厘米,尾寬38.5厘米。樂器首端有1個長月山,尾端有3個短月山,25根弦,弦下放置木制樂器柱。從其模仿的表現中,我們可以品味到其原始的豐富魅力。
壹件出土的漆木皮箱蓋上,圖中央用篆書寫著“鬥”字,古樸蒼勁,周圍順時針寫著二十八家的名字。二十八家東邊畫壹龍,西邊畫壹虎。有專家指出,畫中的“鬥”字代表北鬥七星,畫在中央,表示其位置突出。東邊畫壹龍,二巴蘇西邊畫壹虎,對應傳統天文學中的東方黑龍,西方白虎。是考古發掘中最早將北鬥、青龍、白虎與二巴蘇合二為壹的實物,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所有二巴蘇名稱的最早文字記載,表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二巴蘇體系的國家之壹,表明中國最遲在公元前5世紀初就有了完整的二巴蘇體系。曾侯乙墓天文星圖的發掘,使得當時已經定稿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的相關內容不得不再次修訂。這壹發現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曾侯乙墓北室是軍械庫和車馬室。出土兵器的數量之多、種類之多,也體現了墓主人非同壹般的身份。兵器中,最引人註目的是蜀。對於舒,古籍中有不少記載,可惜都比較簡略。歷經千年,滄海桑田,後人沒有實物或圖形代代相傳,後人很難知道它的真實面目。蜀,在壹些史書中也稱為“杵”或“杖”,是先秦時期用木頭或竹子制成的長柄武器,既可用於防身,也可裝備軍用戰車。壹般認為,蜀是由原始社會狩獵用的竹竿發展而來的。《尚書·武城》中有“血杵”,“杵”是商代士兵用的棺材。那時候,棺材通常是用實心木棍做成的。周朝將蜀列為“車五兵”之壹,是實戰中使用的武器。《詩經·馮偉·伯·Xi》雲:“伯乃先王也。”《李周》說:“它是用竹子和八根竹子搭的戰車,有兩尺長。”他還說,“秋天的月亮和季節...教天子在田裏打獵,以學五力。”從它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蜀的形制和用途,是五種兵器:戈、蜀、戟、酋矛、夷矛,蜀是其中之壹。《考紀·公基》還記載:“車中五兵”是戈、胡、戟、酋矛、夷矛,插在車上固定的位置上,供士兵作戰使用,使之長短兼備,遠近結合。至於棺槨的形狀和大小,《拷》中記載棺槨長四尺,東漢人鄭玄註長八尺,可見棺槨長壹尺二尺,即約三米。春秋戰國時期,利用諸侯爭霸、死磕更為廣泛。據史料記載,城濮之戰,金軍在戰前“伐其木以利其兵”。而且隨著車戰的火爆,雙槳也在進步,出現了青銅和鐵槳。櫓以竹木為材,呈八角形或圓柱形,柄端有青銅或鐵櫓,柄端有細長的銅或鐵帽,起保護作用,經久不裂,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六韜軍事篇》中有“方守鐵”的記載,“方守鐵”是壹方鋼頭之死。《呂氏春秋:妳死我活》中也有中山勇士身穿真甲,手持鐵棍的記載。這裏的鐵棍應該是蜀國的變體。春秋戰國是蜀作為典型兵器的輝煌歲月。皇帝或王子外出巡邏時,領頭的武士也執路,稱為“以本為先鋒而行”。可見,舒不僅是用於實戰的武器,也是用於帝王將相的禮儀儀式。從其發展演變來看,舒作為壹種實用武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演變為壹種禮儀性武器。秦始皇統壹天下,秦軍所向披靡,擁有大量質量上乘的武器。然而,此時作為車戰“五兵”之壹的它,其功能已經悄然退化。從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棺槨來看,所有的禮器都是由青銅圓柱體制成,沒有鋒利的邊緣。漢朝繼承了秦制。在漢代的祭祀儀式中,死者被稱為“吳金”,銅頭兩端鍍金。帝國歷史學家和李思的壹名上尉經常“控制吳金”以保護皇帝。漢代以後,隨著車戰淡出歷史舞臺,死亡也悄然消失。作為武器,有沒有刀刃?《毛詩傳》曰:“汝長而無刃也。”《說文解字》說:“死了,壹棒子能有所作為。”段玉裁在上面做了筆記:“貼者,用積竹無刃。”唐甲在《魯人考書》中說:“蜀,二尺長,無刃,可擊人。”這些記錄給後人壹種錯覺。很長壹段時間,人們都以為圭是無刃棍,但這種判斷是完全錯誤的。早在春秋末期,南方的楚、隋、吳、蔡等國就使用了壹種帶尖刃的棺槨,即在壹個竹木柄(竹木混合制成的柄)的壹端安裝壹個三角矛狀的青銅棺頭,另壹端安裝壹個帶尖刺的銅箍,威力相當大。曾侯乙墓中也出土了這種形狀的棺材。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壹批銘文,其中有7件銳銘文,14金銘文。其中,三個鋒利的骨灰盒有壹個長長的刀刃,尖端呈三角矛狀,尖端後面裝有壹個帶尖刺的銅環,刀刃壹側鑄有“曾侯嶽所用骨灰盒”的篆書,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唯壹壹件武器,徹底解開了骨灰盒形狀之謎。金淑沒有兩端的刀片,只有銅袖。兩種武器的桿子都是竹木材質,以壹根八角形的木桿為芯。每邊用寬約1 cm的竹片包裹,外面用絲線、皮帶、藤皮緊密包裹,表面用紅色或黑色油漆塗刷。桿長329厘米~ 340厘米,粗2.8厘米~ 3厘米。除了棺材,還有戟、匕首、矛、弓、盾、甲、箭簇等。,幾乎涵蓋了戰國早期的各種兵器。從數量上來說,光是箭簇就有4500多個,成捆堆積。在2400多年前,曾侯乙擁有如此多的武器,可見他的諸侯國應該有相當的實力,他本人也相當熱衷於軍事。從這些出土的武器中,我們可以想象曾侯乙率領軍隊馳騁在戰場上的英雄場景。
墓中出土的金燈、金杯、金帶鉤和16件長48厘米的龍鳳玉飾,是曾侯乙生前奢華生活的具體寫照。許多青銅器上有“曾侯乙劄(左支)”等銘文,為判斷墓主人提供了證據。
曾侯乙墓出土漆器220余件,是中原楚墓中年代最早、最精彩的。而且種類齊全,器皿龐大,風格古樸,體現了我國中原與楚國交匯地區青銅文化的魅力。
墓中還出土了大量的絲綢和亞麻織物,由於年代久遠,長期浸泡,已經腐爛,但仍為研究戰國早期的紡織加工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通過對蠶絲纖維的測試,可以看出當時對蠶繭的選擇很重視,繅絲的質量也比早期有所提高。也是第壹次在墓中發現絲麻交織的紗袋。經線或絲或麻,緯線全部由絲制成。它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絲麻混紡織物。在出土的絲綢和亞麻織物中,有許多種織物,如紗線、絲綢、織錦、刺繡等。其中,首次發現單層幾何錦緞用引緯使經紗呈現暗花,對我們了解商代織錦、周代錦、漢錦的發展過程和織造工藝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