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是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下面是我精心為妳整理的有關茶道的精神,壹起來看看。
有關茶道的精神理?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壹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敘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為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壹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壹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壹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清?字的另壹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雲:?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家歡聚壹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壹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梁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有關茶道的要素(壹)環境
茶道是在壹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旨在通過環境來陶冶、凈化人的心靈,因而需要壹個與茶道活動要求相壹致的環境。茶道活動的環境不是任意、隨便的,而是經過精心的選擇或營造。茶道環境有三類,壹是自然環境,如松間竹下,泉邊溪側,林中石上。二是人造環境,如僧寮道院、亭臺樓閣、畫舫水榭、書房客廳。三是特設環境,即專門用來從事茶道活動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茶室的室外環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綠植物及花木。室內環境則往往有掛畫、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尤其是掛畫、插花,必不可少。總之,茶道的環境要清雅幽靜,使人進入到此環境中,忘卻俗世,洗盡 塵心,熏陶德化。
(二)禮法
茶道活動是要遵照壹定的禮法進行,禮既禮貌、 禮節、禮儀,法即規範、法則。?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壹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陸羽《 茶經》?五之煮?)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 行茶規矩。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 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此為 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頗為謹嚴。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度、語言、動作。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儀、禮節、禮貌。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壹系列規範與法度,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壹些規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儀表、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三)茶藝
茶藝即飲茶藝術,茶藝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首先以習茶方式劃分,古今茶藝可劃分為煎茶茶藝、點茶茶藝、泡茶茶藝;其次以主茶具來劃分,則可將泡茶茶藝分為壺泡茶藝、工夫茶藝、蓋碗泡茶藝、玻璃杯泡茶藝、工夫法茶藝。再次則以所用茶葉來劃分。工夫茶藝依發源地又可劃分為 武夷工夫茶藝、武夷變式工夫茶藝、臺灣工夫茶藝、臺灣變式工夫茶藝。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和載體,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道離不開茶藝,茶道依存於茶藝,舍茶藝則無茶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但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作為壹門藝術,也可以進行舞臺表演。因此說,表演茶藝或 茶藝表演是可以的,但說茶道表演或表演茶道則是不妥的。因為,茶道是供人修行的,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可表演的是茶藝而不是茶道。
(四)修行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過茶事活動怡情悅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華茶道的修行為?性命雙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雙修亦即身心雙修。修命、修身,也謂養生,在於祛病健體、 延年益壽;修性、修心在於誌道立德、怡情悅性、明心見性。性命雙修最終落實於 盡性至命。
中華茶道的理想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結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茶道的宗旨、目的在於修行,環境亦好,禮法亦好,茶藝亦好,都是為著壹個目的--修行而設,服務於修行。修行是為了每個參加者自身素質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 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裏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裏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妳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壹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