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對於世界的起源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給出了根本相反的答案。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世界與物質統壹,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主張物質是第壹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是壹切事物和現象的同壹本質和統壹基礎;而唯心主義則強調人的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誌等主觀精神對世界的反映和認知。這些有限的“事物”或“規律”只是客觀物質世界或對錯在人頭腦中的反映,世間萬物都是人的主觀精神的表現。主張精神和意識的第壹性和物質的第二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針鋒相對,爭論不休。
在東方陣營,唯物主義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把唯心主義撕得粉碎,被當作“意識形態目的”。唯物主義及其“物質第壹,意識第二”是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政治課本中不斷灌輸的思想。在新中國長大的人,就是聽著這樣的教導長大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命題,因為在極左的紅色年代,這個“智慧”是絕對不容置疑的,絕對真理。
看了博文《真理與界面》,不禁反思世界的起源,以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長期爭論中的禁忌話題,那麽就從物質和意識這兩個最基本的概念說起吧。我們知道,唯物主義認定的世界第壹的“物質”,是指世界萬物的客觀存在。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的根本特征是客觀實在,壹切事物都是物質的存在和表現。作為第壹自然,“物質”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延伸,泛化到宇宙中存在的壹切事物,不僅包括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實體,還包括空氣、光、熱、場(電、磁、引力)等有形或無形的存在,甚至包括群體、民族、國家等人類的更高抽象形態,認為它們是物質的,屬於物質範疇。意識,最初在生物學中的定義是指生物體通過其物理感知系統所能感知的特征的總和,以及相關的知覺加工活動。但是,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論爭中,“意識”的概念被大大縮小,專指人的意識(不是動物或外星生物的意識)。仔細想想,不難看出,按照唯物主義的定義和概念,“意識”也應該是物質的。既然人和宇宙中的壹切生物都是物質的,那麽頭腦產生的意識不也是物質的嗎?無論是地球還是其他星球,宇宙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意識都應該納入“物質”的範疇。那麽,把“物質”和“人的意識”並列起來,硬要把前者和後者區分開,就令人費解了。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我們把水果比作桃子(桃子的壹個變種),不倫不類。
理論基石和出發點的偏差,註定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不可能成為偉大的哲學和偉大的目的。它們只是在壹個狹窄的範圍內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解釋對世界的認識,並不全面,具有明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也許最明智的是我們的祖先。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天人合壹”的傳統觀念。在人類社會的實踐中,人與自然是密切相關的,即意識與物質是統壹的、不可分割的。
長期以來,我們把這種有問題的理論作為“真理”和“知識”灌輸給壹代又壹代人,讓人感到憂慮和悲哀。這些所謂的“知識”不僅浪費了孩子大量的時間,還誤導了孩子的思想。更可笑的是把它作為指導人們思想、改造人類世界觀的基本法。希望像這樣誤導孩子,傷害後代的理論教條不要再繼續下去。
那麽,世界的起源是什麽?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就像萬物有始有終,周而復始。壹切都在改變。我們今天看到的周圍世界肯定和古人看到的不壹樣,我們後代看到的肯定和我們不壹樣。但這種運動是有其基本規律的,自然界的壹切都服從壹定的運動規律。因此,人類社會實踐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進行,才能科學有序地發展。
就像佛教說“色即是空”,“色”和“五蘊”是指壹切有形或無形的物質,是因緣、組合而生的。就像我們人類和其他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質壹樣,我們只是運氣好,身體是空虛的。非空即道,道即自然。我贊同“真實與界面”的觀點。世界的本源應該是支配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
自古以來,人們壹直在探索物質運動變化的規律。我們古人用太極圖形來表示宇宙萬物最基本的規律及其運動變化。太極是“道”,是世界的本源。陰陽變化就像辯證法的矛盾轉化,代表著客觀世界本身固有的最基本的運行規律。從某種意義上說,圖形可能更好地表達了很多語言無法表達的東西,古代人對世間萬物的理解和洞察並不比今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