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是陜西省流傳的壹種傳統民間工藝,主要分布在陜北地區。根雕是壹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壹。它以樹根(包括樹體、樹瘤、竹根)的自生和扭曲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藝術加工和技術處理,創造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根雕藝術是壹種發現自然美,表現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雕的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自然”,也就是說在根雕的創作中,要以根木的自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為主,人工處理為輔。因此,根雕也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的藝術”。
背景介紹:
根藝,又稱根藝,是壹個特殊的工藝美術門類。延安根藝產品的風格特點是用料科學嚴謹,註重自然趣味;著色以浸泡過的自然色為主,色彩素雅,題材新穎,妙趣橫生,形神兼備,寓意深刻,表現出粗獷豪放的地方特色和風格。發展歷史:
根雕藝術在新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元明時期,女真人就用樹根做平臺和架子,用來放東西。後來有人把奇形怪狀的樹根雕刻成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藝術品,逐漸形成了根雕藝術,流傳至今。
現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戰國時期的“驅邪”和喇叭形器具。1982期間,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在清理馬山壹號楚墓時,發現了戰國時期的根雕藝術作品《驅邪》。經國家文物部門考證,該文物制作於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0年,距今2300年。
其造型為虎頭、龍身、兔尾的四足怪獸,充滿動感魅力,色彩古樸典雅。到了隋唐時期,根藝的發展已趨於繁榮。《南齊書》中記載,齊高祖將“如意”送給隱士邵竹根,同時出現了壹些以根為基礎的實用產品、陳設、家具。
唐代詩人韓愈在《帖木兒居士》壹詩中也描寫了壹個根雕“人物”。宋元時期,根雕作品在宮廷和民間有所發展,壹些畫家也將根雕作品作為創作素材。博雅古琴上畫的許多編曲都是根雕作品。到了明代,根雕作品更具獨特的藝術特色。
清代湧現出壹大批根雕藝術家,使根雕創作發展到壹個新階段。他們繼承了木雕藝術的傳統,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根藝作品,至今仍在北京故宮、頤和園和上海豫園收藏有許多清代根雕珍品。
玉玲瓏麒麟、鳳凰等清代根雕作品已在上海豫園展出。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自然”,將根藝作品的魅力壹覽無余。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根藝也到了蓬勃發展的時期。並在全國發展了40多個根藝團。
福建、浙江、安徽、江蘇等省的根雕藝術生產廠家日益增多,根雕藝術生產已形成壹定規模,根雕藝術創作水平達到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