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山清、水美、洞奇。
桂林的美在於它那如綠百合、竹筍般的萬道尖山,如煙似夢的壹江,以及幽深而神奇的洞穴。陳毅同誌把桂林的山、洞、水稱為“桂林三絕”。
在“三大奇觀”中,這座山是第壹個。桂林的山川平原拔地而起,別具壹格。市區200多座石峰,平均相對高度只有74米,位於市區中心,被譽為“南天頂梁柱”的獨秀峰也只有60米高。但這些石峰屹立在平原上,孤峰如塔,陡坡陡峻,不僅給人高聳入雲的感覺,而且因其端莊俊朗的外表而具有非凡的氣勢。借用柳宗元的話來說,就是“陡而強,有四野”,這是喀斯特峰林的特點。
約3.5億至3億年前,桂林是壹片煙波浩渺的淺海,海洋中生長著無數的珊瑚等遠古生物。因為這些昆蟲分泌鈣質物質,死後留下大量鈣質骨骼,最後在這裏沈積厚厚的石灰巖,有的地方厚達30米。隨著地殼壹次又壹次的運動,在強大的擠壓壓力下,石灰巖出現了裂縫和斷裂。石灰石幾乎不溶於純水中,而易溶於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桂林緯度低,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當雨水流經土壤並攜帶大量二氧化碳進入石灰巖時,石灰巖被溶解和侵蝕。在石灰巖中的裂隙逐漸擴大,水流湍急的情況下,這種溶解伴隨著沖擊的機械力。如果說石灰巖是桂林山形成的物質基礎,那麽這種溶蝕侵蝕就是為了做進壹步的加工雕塑。就這樣,許多石灰巖塊被雕刻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奇怪的石峰。
桂林溶洞的形成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桂林有句話叫“無山無洞,無洞無奇”。桂林有多少個洞穴?在144平方公裏的市區內發現了300多個洞穴。包括陽朔線在內,至少有2000個洞穴,通道超過30至40米。這些洞穴充滿了美,那些只對遊客開放的洞穴令人驚嘆,壹些新的洞穴還在不斷被發現。如興平蓮花洞有幾十個直徑壹米多的“蓮蓬”,世界罕見。羅田洞全長1100余米,占地面積約86畝,通道高40米,平均寬約50米,洞內有高達49米的擎天柱石,是桂林迄今發現的最大洞穴。
壹般來說,石灰巖裸露地區不會有地表河流,因為水會很快滲入地下,往往會有地下流水,地面幹旱。然而,桂林是不尋常的,有壹條美麗的漓江穿過它。漓江發源於壹百公裏外的霧靈山,不是石灰巖地區。雖然從桂林到陽朔是石灰巖地區,但這壹段水域的底部覆蓋著從上遊沖積而來的非石灰巖砂巖、頁巖和花崗巖礫石。而且水流量大,稍微消耗壹點也沒關系。這使我們能夠在漓江上劃船從桂林到陽朔欣賞風景,令人大開眼界。漓江源頭的植被極其茂盛,還有原始森林。送到桂林的河水本來泥沙就少。到了桂林,進入純石灰巖區,泥沙不再增加,水越來越清。桂林市的漓江每噸含沙量只有67克,而黃河支流之壹的渭河每噸含沙量為52公斤,相差近800倍。相比之下,有清有濁。漓江水滿清澈,魚不計其數。河兩岸懸崖挺拔,樹木繁茂。可謂“山有水活,水有美。”這裏的山和桂林市區的山略有不同。山的底部相互連接,大約有三四百米高,每方大約有十座山峰。百裏江上有上千座山峰,峰巒各異,在蒙蒙白雲中十分夢幻。現在從桂林到陽朔,壹般都是泛舟遊覽。其實在路上看也是獨特的。葡萄、輝縣、高田,石峰最美,或散或聚,處處都是美妙的畫面。如果妳登上石峰之巔,遠眺,平原上的小石峰玲瓏可愛,遠看絕壁,雄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