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這些名家和其簡介,希望是妳要找的。還有,廣州深圳我不清楚,妳為什麽不到網上買呢?方便。。。。。。。。。。。。。。。。。。。。。。。。。。。。。。。。。。。。。。。。。。。。。。。須吟笙1924年生人,師從殷根福,寫意羅漢頭的鼻祖,羅漢頭的山峰,他的羅漢頭受到舟山所有雕刻者的肯定。殷麗娟是須吟笙的唯壹在舟山工藝品廠壹帶壹出來的徒弟(這壹點鮮為人知)。其早年從事過木雕、石雕、牙雕,在橄欖核雕中除了雕刻羅漢頭之外還有偉人頭像為大家所知,還有壹些其他題材的單子,但留存的已經很少。曾在舟山工藝品廠成立後在其中指導廠中學徒,可以說現在青壯年的雕刻者基本上都被其指導過。其作品特點突出,無人能仿,現年歲已大,基本不能再從事雕刻啦。鐘年福1927年臘月三十生人,故名年福。14歲開始學習雕刻,師從殷小男,1970年成立舟山工藝品廠,1973年4月7日成立東山工藝美術廠。可以說為舟山的橄欖核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鐘老刀法粗曠,作品特點鮮明,為了愛好而雕刻,受到舟山雕刻者的尊敬。無人能出其右。也從事過木雕和石雕等其他材質的雕刻。大女兒鐘菊英(在89年後就不從事雕刻因為眼睛不好)、大兒子鐘耀源(在十多年前就不從事雕刻)、二女兒鐘菊仙(現在還在從事雕刻)。開門徒弟是鐘火元、其他徒弟有謝才元、鐘秀琴、周雪官、須培金等,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指導過很多的徒弟。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鐘火元1948年生於舟山村1964年師承鐘年福學藝橄欖核雕1970年參加集體創辦的舟山村工藝廠1971年調入光福鄉紅木雕刻廠1972年光福紅木雕刻廠橄欖核雕車間創辦人之壹,任車間主任、質量檢驗員、業務推銷員、原材料采購員1990年成立核雕工作室至今曾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吳中區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助理工藝師2007年橄欖核雕手串“十八羅漢”獲得第42屆國際旅遊工藝品“金鳳凰”設計大獎賽優秀獎,評比和發證單位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謝才元1957年生人,1973年進入舟山工藝品廠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就了雕刻技巧,81年左右開始自己創作,其現在正當壯年,作品非常成熟。其作品十八羅漢頭能看到須吟笙老先生的影子。主要作品是十八羅漢頭和吉慶有余等題材,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曾和須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羅漢相。開門徒弟是朱紅為,還有徒弟陶菊英、徐月明等。鐘秀琴1959年生人,師從鐘年福、鐘元慶、須吟笙。1973年進入東山工藝美術長,與須培金和周麟鳳同時開始學習核雕,可以講是舟山女工的代表人之壹,受到老壹輩核雕作者的推崇,女工的細膩中能透露出鐘年福的粗曠,須吟笙的寫意和鐘元慶的工整,可以說是集大家之所長,代表作品是走獸十八羅漢、走獸八仙、圓雕雲彩八仙及許多題材的單子雕刻。周泉根1959年出生於核雕之鄉舟山村。師從顧仁笙,曾工作於舟山工藝品廠,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又不斷的深挖創新,終獲成功,創立了壹種自己獨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十八羅漢頭這樣很能體現壹個藝人的基本工的題材上更是力求完美,並且對原料的要求也是及高,在1993年開發出鐵圓核、大四花等這樣核質非常高的原料。從不讓壹條質量不好的作品流放到是市場上。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雖然他本人也很少提起,但他確實帶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並且他的許多徒弟(如胡君偉、蕭艷萍、殷晨月等)現已揚名核雕界。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從1.1cm~3.5cm,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1cm小籽和2.5cm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周麟鳳1961年出生,周泉根之妻,同周泉根壹起加入舟山工藝品廠(當時有周雪官、須培金夫婦,周泉根、周麟鳳夫婦,謝才元、鐘秀琴夫婦),刀法精準而細膩,現在為了丈夫和愛子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放棄了核雕工作,專心在家照顧愛人和孩子,非常可惜,只是在家務閑暇的時候雕刻壹些小掛件,現在除了壹些“壽桃”之類的小件,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其作品。徐月明1964年生人,自學成才,80年畢業之後開始從事核雕的學習和雕刻,使用的原料非常好,工手非常細致,而且有創新性,作品不俗氣,在其作品阿福上就能體現出他的與眾不同,所以他的阿福受到眾多核雕愛好者的喜愛。代表作品有文財神、武財神、福祿壽、觀音、關公、以及眾所周知的阿福。徐益明1971出生在蘇州,曾經參過軍,做過生意,並且是中***員,如此復雜的經歷之後還能靜下心來從事雕刻很不容易,1998年開始學習核雕,師從周建明,2003年開始自己創業,其以往作品有非常濃重的殷派風格,固化,傳統,刀工規整,傳統題材非常之多。現而今他已經另辟新路,創作了許多新穎的題材,而且悟性很高,在作品中能充分體現心中所想,能化平面於立體,化呆板為靈巧,使作品活起來。主要作品有八仙系列,十八羅漢系列,觀音,鐘馗等。現創新作品有十八包衣羅漢和浮雕八仙過海。v胡君偉1970年出生,蘇州藏書人,原本從事石雕,後迷戀核雕,決定改行!拜周全根學藝!先在其媳婦處學2月羅漢頭而後經師傅指點2周後回家自己琢磨!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他將原來的石雕工藝成功地引入了核雕工藝中。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簡潔,流暢,內涵豐富!給人想象的空間!並加入把玩要素!雕刻題材新穎,廣泛。有花鳥藤蔓,人物羅漢,動物風景等!作品非常強調新意,造型靈活,布局合理,刀法簡潔細膩流暢,在後期的拋光處理,尤被業內人士誇好!他的代表作有達摩,祝福,三駝,龜龍,錢眼。生生不息,知足長樂,負荊請罪,和氣生財,十二金釵等等。收比較出名的徒弟有胡海生,吳麗君等,都在核雕行業中有壹定的知名度!鐘靜峰1971年生於舟山村,鐘火元長子,自幼深受父親核雕藝術的熏陶1985年隨父學藝1986年拜沖山佛像雕刻祖師李永良之子李榮壽為師,學習佛像雕刻。從藝二十多年來,主要作品有橄欖核雕“老子出關”、“西廂記”,紅木雕筆海“水泊梁山壹百零八將”,紫檀木筆筒“紅樓夢十二金釵”、“八仙過海”等,其作品人物鮮明,刀功簡練醇厚,深受大眾喜愛。曾獲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帥道富1972年出生於江西省奉新壹個偏僻的小山村裏。自幼家境貧困,於1988年綴學在家務農。壹個偶然的機遇,在1991年他拜師朱紅偉,到蘇州學習核雕技藝,從基本功的三刀開始;那時的市場並不景氣,壹天下來只能賺十幾元。於是從壹起拜師學藝的有十二人,到目前為止只剩下他壹個人還在執著於核雕藝術。1994年出師後他被招女婿在 下 中 村,之後更加潛心鉆研核雕技藝,謙虛認真的向前輩們討教,得到過鐘年福、須吟笙等老前輩的指教。有時遇到了難題,會特意叫車請須老來家裏指導。(同行中有人曾刻意的說:“須吟笙根本不認識帥道富這個人。”那是因為大家都叫他作“小江西”的緣故,他本人壹直也沒有特意的跟前輩們報過自己的大名,可見其為人本分和謙虛,他家裏還保留有須老和其他幾位師傅的教學作品。說起“小江西”,“須老”壹定記得這個聰明好學的弟子。)經過十六年的歷練,加上前輩師傅們的細心指導和教誨,帥道富的作品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十八羅漢等作品在上海、北京、天津、還有臺灣等地很受歡迎。朱東琴女,1975年出生於核雕之鄉光福舟山。1992年學習山水畫,1994年開始跟帥道富學習橄欖核雕。至今從事核雕也有十多個年頭了;由於有繪畫的功底加上勤奮好學,她逐漸摸索出了壹套以山水為背景的風景十八羅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她雕的仕女、四大天王、嬰戲圖等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每壹件作品她都用心雕刻、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其作品中蘊涵了江南女子的特有細膩與1975年生於舟山村,鐘火元次子,自幼受父親藝術熏陶1992年隨父學藝至今,其主要作品有“七星高照”、“鐘馗”等。曾獲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周誌堅1979年出生,周泉根之子,師從其父,作品秉承其家的特點,規整細膩,沒有偷工減料之嫌,對原料的要求也像其父壹樣非常嚴格,早期雕刻過十八羅漢頭,因為個人喜好原因已經很久沒有雕此題材,現在主要的作品就是“七星高照”及“彌勒”,“七星高照”全部使用大粒鐵圓核來雕刻,核肉飽滿渾圓,自然顏色通紅,加上精細的刀工,令人眼前壹亮。何誌清1980年出生,周誌堅之妻,師從其公,作品壹樣秉其家特點,原料優秀,精細而傳神,其主要作品為小籽十八羅漢頭,看其所雕題材就能知道其作品具有相當水準,能和其公雕刻十八羅漢頭,就能證明周泉根對其兒媳的羅漢頭雕刻也是認知的。肖艷紅生於1980年,師從表姐肖艷萍,從藝至今已有十余年,但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進步非常快,從她出現在市場上的第壹條作品之後往下看,會發現雕工明顯細致,而且會看出是用心琢磨來改進的,在其姐的耐心指導下會越做越好。其主要作品有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暗八仙、風景八仙、福字壽字等,她的作品風格接近肖艷萍,刀口清晰,神態自然,受許多核雕愛好者青睞,而且帶著女工特有的細膩和精巧,很有發展。周春毅1986年生於舟山村這個核雕之鄉,自小沈浸在核雕的氛圍之中,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資聰穎,5歲就可以磨出像樣的光珠,6歲就會雕刻羅漢頭。入門導師是其父周泉興,曾經師從周泉根、蕭艷萍、周雪官、須培金,雙面十八羅漢頭為其首創。其代表作品為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壽星頭、喜怒哀樂等,其雕刻的羅漢頭風格迥異,形式新穎,充分體現出人生百態,究其源頭就是他腦中有千百顆羅漢頭的形象為其做素材,所以他的作品能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不落俗套,尤其在單面羅漢頭這個題材上他要求自己十分嚴格。年輕、有朝氣,肯創新,悟性高。
上一篇:木匠爺爺為孫子定制會跑的木馬,此木馬的原理是什麽?下一篇:江西南昌到河南鄭州從高速上怎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