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分為黃檀和白檀:
黃檀產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平原及山區均可生長。喜光、耐幹旱瘠薄,在酸性、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長。深根性,具根瘤,能固氮,是荒山荒地的先鋒造林樹種,天然林生長較慢,人工林生長快速。
白檀為中國原產樹種,分布範圍廣,北自遼寧、南至四川、雲南、福建、臺灣。華北地區山地多見野生。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喜光也稍耐蔭。深根性樹種,適應性強,耐寒,抗幹旱耐瘠薄,以河溪兩岸、村邊地頭生長最為良好。
擴展資料:
經濟價值
檀香樹幹的邊材白色,無氣味,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氣是貴重的藥材和名貴的香料,並為雕刻工藝的良材。
檀香樹之所以被稱為“黃金之樹”,是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而且每個都分的經濟價值都很高。檀香木的心材是名貴的中藥。
檀香樹根部、主幹碎材可以提煉精油,檀香精油俗稱“液體黃金”。檀香樹冠的幼技和生長過程中修剪下的部分枝條是高檔制香制品廣爭相收購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