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梅仙鎮半山瓷窯址
半山瓷窯址位於梅仙鎮半山村西約1公裏的前渡阪,該處為丘陵地帶,距尤溪河邊約50米。現存有三處窯床遺跡,均為龍窯。窯床長約45至50米,寬約1.5米。整個遺址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且有大面積窯瓷廢品堆積。
1、窯址形制與年代:半山窯地表有明顯的窯床遺址留存,並可發現窯室券頂磚。窯旁有壹條長條形的廢品堆,可以說明該窯應為券頂式龍窯。通過對瓷器標本的造型、釉色、裝飾手法和窯址斷面層分析,該窯制瓷時間跨度較長,持續生產時間大約從北宋中期到元代末為止。首先,采集器物標本醬釉罐,其釉色、器形、紋飾等,與尤溪城關北宋壁畫墓出土的館藏“醬釉編織紋蓋罐”相壹致,應為北宋時期的器物。因此,其上限應早於該墓葬。其次,從多件器物圈足分析,足壁厚,足徑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雞心點圈足,部分器物底部施釉,足端無釉等,極富元代瓷器的特征,因而下限應為元代。
2、釉色特點:該窯雖以燒制青白釉、青黃釉為主,又兼燒醬、褐、黑、紫釉等,既突出本窯的特點,又多種工藝兼容。特別是珠光青瓷、茶葉沫釉、黑釉和仿哥釉產品等,做工考究,產量很大。其中該窯燒制的的黑釉盞,胎質深灰,含鐵量較高,其主要目的是以胎來托釉,故釉色光亮如漆,玻璃質感強。
3、裝燒工藝:半山窯的裝燒方法多樣。從窯具中分析,該窯的裝燒工藝支、墊、套、疊、隔並用。常用的方法有:墊餅墊燒法、束腰支座支燒法、匣缽裝燒法、砂圈覆燒疊置法、澀圈疊燒法等,可以說,這期間各地主要窯口的燒制方法,基本上都可在此窯找到。
4、裝飾工藝:宋代我國各地陶瓷業發展很快,在裝飾工藝上是以胎裝飾和釉裝飾並重,半山窯亦是如此。該窯胎裝飾主要以壓印紋飾為主,特別品種有壓印編織紋,遠遠看去似珍珠地紋,煞是好看。還有壓印菱形格紋,排列整齊,紋飾清晰。除外,亦見刻劃花紋,紋飾較簡單、抽象。特殊品種有青白釉碗和青黃釉碗。前者碗心刻劃月華錦,後者器內則用篦狀工具刻劃精細圖案。刀鋒犀利,剛勁有力。其它技法尚未發現。釉裝飾即以釉本身的變化來裝飾器物,釉色大體有青白、青黃釉和醬、褐、黑、紫釉等,品種較豐富。其中除紫釉工藝較為粗糙、釉面無光澤外,余者釉色還算成熟。另外,還有仿哥窯“金絲鐵線”(開大片)和“魚子紋”(開小片)等開片釉。其中青黃釉開片中有大量細小氣泡,晶瑩剔透,恰似繁星,富有特色。
5、器物類型:該窯燒制的器物類型多為生活日用器具,主要以碗為主,罐、壺也多見,兼燒盤、盞、缽、蓋罐等。
6、半山窯產品內外兼銷,以內銷為主。其根據:⑴本身窯場規模較大,其窯棄物分布範圍廣,產品數量多,當地銷售不了。⑵當時青白釉、珠光青瓷的日常生活用具主要用於外銷。據記載:當時日本及東南亞壹帶大量需要這種釉色器具。本省同安、廈門等地曾有該產品外銷,半山窯有可能隨大流而生產此類產品。(參見《福建歷史文化與博物館學研究》1993年)⑶該窯位於閩江支流之壹的尤溪河畔僅50米左右,交通便捷,產品可通過水運直達福州、馬尾等地外銷。
(二)新橋瓷廠
新橋瓷廠又名新橋碗廠,始建於明代成化二十壹年(1485)。新中國成立後,依行政區劃改稱南芹碗廠。1951年,改稱公私合營南芹碗廠。1958年轉新橋公社社辦企業,更名新橋瓷廠。1972年起,該廠逐步更新設備,引進了新技術,改進了原料配制工藝,提高了產品質量。產品獲“聲如磬,白如玉,明如鏡”的美稱,成為福建省外貿部門和廈門輕工業進出口公司定點廠。主要燒制產品有:金瓜杯、大中杯、漢湯碗、湯戈、蓋碗、新芳花瓶、萱花瓶、圓口花盆、甲碗、啤酒杯、咖啡杯等,產品銷往13個國家和地區,小部分銷往國內各省市。原有窯址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被新窯所代替,無法考證。
(三)楊厝瓷窯遺址
楊厝窯遺址在尤溪壹都(今新陽鎮)。明代中期,五十都龍益等地的瓷匠來到南芹建窯制瓷。清代時,德化縣三班、潯中和雷鋒村的村民逃荒到尤溪壹都楊厝自然村安家,利用當地高嶺土資源建窯辦廠,生產日用甌、碗、杯、盤、匙、碟、燈馬、香爐等。清代末期,楊厝相繼又建有五房山、新窯仔、彎仔頭瓷窯。民國38年(1949)楊厝又增設了壟仔頭和溪仔邊瓷窯。以上窯址尚未考察清楚,窯址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地基本建設的需要,相當壹部分已被毀壞。
此外,尤溪縣境內清代末至民國初時期,還建有臺溪鄉的清溪瓷窯、東山村的北嶺瓷窯、溪尾鄉大寧村的文坑瓷窯等。由於工藝較粗,均未形成規模。
(四)阪面鄉街面村窯址:
2003年夏天,因街面電站庫區建設需要,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文博副研究員李建軍先生壹行,在縣博物館陳長根副研究員、張文仁館員、葉禮明助理館員的陪同下,對庫區進行了多次的文物普查和復查,發現了宋、元至清代時期的古窯址多處,其中有發掘價值的有2處。因位於尤溪縣、德化交界處,對於研究其與著名的德化窯的關系有著重要意義。
1、街面村窯址:窯址位於阪面鄉街面村部後山,依山坡而建,建築形制為龍窯。窯址遭受壹定的破壞,但地上瓷片、窯具殘塊隨處可見,尤其是瓷器廢片比比皆是。從瓷器標本可以看出此窯專燒罐、缽等日常生活用具。窯址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布範圍廣,生產規模大,延續時間長,從所采集的瓷器標本推斷年代為南宋—清代時期。最可貴的是,在此窯址上發現了擂茶缽殘片標本,它對研究本市擂茶發展,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2、烏暗坑窯址:窯址位於烏暗坑山坡的大片桔子園內,依緩坡而建。但在約2500平方米 的範圍內,瓷器殘片、燒瓷匣缽、窯具及窯爐紅燒土等隨處可見,周圍有大面積的窯棄物分布,並還保留著龍窯窯床和作坊墻基。瓷器品種主要有碗、杯、罐、缽等日用器具,釉色有青白瓷、醬油和黑釉等。年代初步推斷為宋元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