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樂大鐘采用泥模法鑄造(中國傳統三大鑄造工藝之壹——泥模法、鐵模法、失蠟法)。先在地上挖壹個大洞,用植被和混凝土做內壁,塗上細泥,在細泥上貼上寫有經書的宣紙,刻上陰字,加熱燒成陶塑,再把外塑做得壹圓壹圓。鑄造時幾十爐同時開爐,爐火完美,金花飛濺,銅汁流淌,金屬液順著泥槽灌入陶模,壹次鑄造完成。永樂大鐘銅質優良,致密牢固,合金純度精美。這個鐘含有80.5%的銅,16%的錫,以及鉛、鋅、鐵、矽和鎂等其他元素。這壹構成比例與《考錄·公基》“六氣”下“中鼎之氣”的記載十分相似。鐘壁薄,經得起重擊,音質世界聞名。鐘鑄好後,等到冬天,先每隔壹裏挖壹口井,然後沿路挖溝引水,濺水結冰,再開始搬運;時鐘在路上滑行了幾十英裏才到達宮殿。然後在冰丘上滑行,然後建壹個鐘樓,掛在屋頂上。春天解凍後,借土掛。鐘架有四臂八叉,鐘鈕分為上下兩段,中間用釘子固定在橫梁上。用木杵輕敲,會發出震撼的鐘聲。永樂大鐘在德勝門內鐘鑄造廠鑄造。鑄造後存放在韓晶廠(遺址在松竹寺),直到萬歷三十五年(1607)才遷到西直門外的曼居集掛起,並專門為其修建了壹座方形鐘樓,每天有六名僧人專門敲鐘。據阿明人姜異魁說:“它日夜不停地敲打,幾十裏外都能聽到聲音。其聲忽明忽暗,遠則近,時有異鐘。”
永樂大鐘在曼居基掛了20年左右。到了明末,人們看到它躺在地上。清朝八通、雍正十壹年(1733),經過朝臣壹番論證,根據陰陽五行生克理論,認為鐘屬金,北屬水,金水相和。所以應該放在北京的北面。於是雍正帝最終決定將此鐘安放在“北京幹邊,圓明園日邊”的風水寶地覺聖寺。移鐘工程直到乾隆八年(1743)才完成。乾隆皇帝的題詞“華嚴爵海”高懸鐘樓之上。為了懸掛這座大鐘,寺廟後面專門設計了壹座兩層的鐘樓。上層是圓形的,下層是方形的,樓裏有壹架梯子盤旋著。鐘樓四面都有窗戶,光線充足,能見度好,可以清楚地看到鐘旋鈕和鐘體頂部。掛鐘的架子由粗大的木梁制成,其四根立柱的頂端向內傾斜以分散力量,因此結構合理,所以歷經200多年也沒有傾斜或歪的跡象。為了降低鐘架的高度,在鐘下挖了壹個深70厘米的八角坑,人們可以在這裏觀看鐘內壁上的字跡。據專家介紹,永樂大鐘有“五絕”。首先,它規模龐大,歷史悠久。第二,永樂大鐘是世界上銘文數量最多的大鐘。時鐘美妙動聽的聲音是第三好的。壹位聲學領域的權威人士對永樂大鐘的鐘聲寫下了八個字的評語:“典雅感人,壽比南山”。科學的機械結構是永樂大鐘的第四招。永樂大鐘的掛鈕是用壹個銅釘連接的,這個銅釘和鐘體比起來很小。穿釘雖然小,但剛好在可以承受40多噸的剪應力範圍內。永樂大鐘的第五大奇跡是高超的鑄造技術。
在中國歷史上,古鐘有著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其歷史甚至遠比文字記載的歷史還要久遠。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國就有了編鐘,編鐘由木頭、竹子或陶器制成。它們是簡單的打擊樂器,起到聽音樂的作用。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音階和節奏的認識也逐漸提高。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鈸、編鐘、編鐘、編鐘。“鐘鳴·石鼎”日益成為貴族統治者權力地位的象征。掛編鐘要嚴格按照禮樂制度規定的功名地位等級,如天子宮掛(四面掛)、王侯掛(三面掛)、卿大夫掛(兩面掛)、石特掛(壹面掛)。禮樂制度成為當時治國安邦的壹件大事。戰國大詩人屈原有詩“黃忠滅,瓦夫雷動,貪人自大,智者不明”。既反映了當時禮樂崩潰的社會狀況,也說明了古鐘在人們心中已經成為中華文明高貴、公正、睿智、美好的象征。到了秦朝,象征中央集權的巨型銅鐘再次出現——鐘超。由於中國是鐘的故鄉,隨著印度佛教逐漸傳入中國,中國的佛教僧侶創造了壹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器——佛鐘。後來的朝代競相鑄造各種各樣的鐘,如鐘超、佛鐘、道鐘和嶽重。如今珍藏在大鐘寺的永樂大鐘,可以說是壹座集中國各種古鐘於壹體的巨鐘。明清時期,大鐘寺的僧人每次辭舊迎新都要鳴鐘108。據說壹是因為壹年有l2個月,24個節氣,72個小時;第二,因為佛教認為人有65,438+008種煩惱,如果妳在65,438+008敲鐘,人聽鐘後可以擺脫煩惱。如今,為了保護永樂大鐘,同時使遊客能夠欣賞到鐘王的美妙聲音,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每年正月初壹至初三,每天鳴鐘三次。每次鐘聲響起,都能在太陽穴回蕩70秒。
過去,大鐘寺曾是皇帝祈雨、佛教徒做佛事、人們朝拜和參觀的地方。北京市人民政府1957公布大鐘寺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建了壹個古鐘博物館,現在收藏了180多件古鐘。多為明清古鐘,花紋造型精美。其中壹個原始社會末期制作的陶鐘,據說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陳列的各類古鐘,不僅對研究中國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斷代史具有重要價值,而且代表了當時鑄造、聲學、音樂學、力學的高超技術水平,也是研究中國傳統科技的珍貴資料。
/dswk/jsc-5.htm
追尋永樂大鐘
.....最珍貴的永樂大鐘。強烈、雄偉、厚重、明亮,覆蓋了百裏北京,有著歷史深處的神秘感和滄桑感。這時,來自四面八方的吉祥喜慶的聲音就會被莊嚴地引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