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劍齒虎(公元前10000)
劍齒虎在最後壹次冰河時期結束時生活在南北美洲,盡管它在大約250萬年前作為壹個獨立的物種進化而來。劍齒虎的最大亞種,重達400公斤,體長3米,肩高1.4米..雖然叫劍齒虎,但其實更像熊,四肢短小有力,不是為了速度而設計的。
值得註意的是,它的犬齒長達30厘米(1英尺),但非常脆弱,主要用於在獵物被制服後咬入柔軟的頸部組織。它的下頜可以張開120度,但咬合力相對較弱。
劍齒虎主要捕食體型較大的獵物,如野牛、鹿和小型猛獁象,雖然它也是食腐動物,這說明它是壹種群居動物。更難找到更小更靈活的獵物,這可能是它死亡的原因之壹。但是劍齒虎的滅絕恰逢人類的到來,因為人類獵殺了很多本土物種。
2.愛爾蘭麋鹿(公元前5200年)
從愛爾蘭到西伯利亞,在最後壹個冰河時代末期,愛爾蘭麋鹿在北歐大部分地區繁衍生息。因為它們與現存的麋鹿物種幾乎沒有共同之處,所以更準確地稱為“巨鹿”。他們的肩高可達2米多,體重可達700公斤。它們的鹿角是所有鹿中最大的,有3米寬。大鹿角很可能是通過性選擇進化而來的,因為雄性用它們來恐嚇對手和打動雌性。
愛爾蘭麋鹿大約在40萬年前進化,大約在5000年前滅絕。很可能是狩獵導致了它們的滅絕。然而,融化的冰會使不同的植物茂盛生長,這可能會導致膳食礦物質的缺乏。特別是,生長這種動物的巨大鹿角需要足夠的鈣。
3.猛獁象(公元前2000年)
全新世早期,猛獁象生活在北半球北極苔原的大部分地區。這些巨型動物可以達到近4米高,6噸重,幾乎和非洲象壹樣大,盡管它們的近親是亞洲象。然而,與大象不同的是,它全身覆蓋著棕色、黑色和姜黃色的皮毛。它也有壹個縮短的尾巴,以減少凍傷。
猛獁象有長牙,用於戰鬥和覓食。這些象牙受到人類的追捧。它們也被獵殺作為食物,但它們的滅絕可能是由於上壹個冰河時代末期的氣候變化而加速的。冰川融化導致它們的棲息地大部分消失,數量減少到足以讓人類獵殺它們。雖然大部分人死於大約6.5438億年前,但少數偏遠地區的猛獁象壹直延續到4000年前。
4.怕鳥(1400)
恐鳥是壹種巨大的不會飛的鳥,原產於新西蘭。它們可以長到近4米(12英尺),重達230公斤。雖然他們的身高令人難以置信,但從他們的椎骨來看,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向前伸著脖子。這些長長的脖子很可能會發出低沈而響亮的叫聲。
2014進行的DNA檢測證明,人類是恐鳥滅絕的主要原因。考古證據還表明,人類不分年齡都吃鳥,這當然使它們難以繁殖。
5.斯特拉達海牛(1768)
斯特拉達海牛是壹種以植物為食的巨大海洋哺乳動物,外形與海牛相似。然而,它可以長到9米(30英尺)長。它被德國科學家發現,並在30年內被歐洲人獵殺至滅絕。這種被馴服的動物很容易捕獵,因為它生活在淺水區,以蘆葦為食。它生活在北太平洋沿海地區,因其肉、油、皮被獵殺,於1768年滅絕。
6.大海雀(1844)
大海雀是壹種不會飛的鳥,類似於現在的企鵝。像企鵝壹樣,它是壹個強大的遊泳者,儲存脂肪保暖,築巢密集,終身交配;然而,它也有壹個沈重的鉤狀喙。它可以長到三英尺高,生活在北大西洋。
從16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獵殺大海雀,以獲取其珍貴的羽絨作為枕頭。後來,這種鳥在北美被當作誘餌獵殺,人們經常忍受將其剝皮,作為羽毛和食物活活燒死的暴行。大海雀不會飛,所以很容易抓到。壹旦這種鳥變得稀有,博物館和收藏家就開始尋找自己的(死亡)標本,最終迫使這種鳥在1844年滅絕。
7.阿特拉斯·貝爾(1870)
阿特拉斯熊是在北非發現的壹種已經滅絕的熊的亞種。1840年,壹位著名的軍人將它引入大眾視野後,動物學家將其歸為壹個單獨的物種。這個物種比美國黑熊強壯。它是唯壹存活到現代的非洲本土熊。
阿特拉斯熊在19年末的某個時候滅絕了。像名單上的其他物種壹樣,環境變化和棲息地喪失可能導致了種群數量的下降。當地部落的過度狩獵和現代武器的引入——使得獵殺熊變得更加容易——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動物滅絕的原因
人類對動物的捕殺;人為破壞生態環境和土地開發導致大量動物適宜的生存環境減少;動物本身很難適應變化的生存環境,導致物種特化和遺傳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