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終於近了。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各家各戶便開始緊張的籌劃著怎樣過年了。
爆竹聲驚動了整個村莊。哇,過年了!這麽快,過了年,我已十四歲了,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趁過年該好好慶祝壹下!
吃年夜飯了,我連忙“瘋”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壹樣。妳看:雞、鴨、魚、肉、海鮮……真是應有盡有。吃飯時媽媽把壹個紅包遞給了我(我知道這叫“壓歲錢”),並說:“新年快樂!”我接過紅包,高興地說:“媽媽、新年快樂!”媽媽又把另壹個紅包給了我弟弟。這時弟弟天真地說:“要是每天都像過年壹樣,那該多好啊!” “哈哈哈!” 我們大聲地笑了起來。雖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會有這種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壓歲錢多多地拿!
吃完飯,我拿出了煙花與小朋友們壹起放。我們先放“芭蕉扇”,我緊緊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點燃導火線,等導火線冒出了白煙後,緊接著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妳沒看到,那壹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繽紛的,尤其裏面還夾著各色的珍珠呢;我們還放了個“太空人”,點燃導火線後,“太空人”就閃出火花,發出綠光,而且會壹個勁地沖向太空。
年的熱鬧不用說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們開心“發瘋”之余,媽媽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年的背後寄托著沈重的責任。妳又長大了壹歲,對於人生應該要多壹份思考。”是啊!面對新的壹年,我要多壹份責任。我決心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年年過年,年年好過,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期盼過年
其實我和孩子們壹樣盼望著過年,只是不再像他們那樣掰著指頭細數還差幾天才是正月初壹了。過年可以有壹個長長的假日,有足夠的時間呆在媽媽身邊,每頓飯都可以吃上媽媽蒸的我在外邊從來不吃的芥菜肉,不害怕身上的肉在那幾天裏夜以繼日的長啊長。每當我們對著那盤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芥菜肉頻頻舉箸時,我都能從筷子劃出的弧線裏看到媽媽那張歲月縱橫的臉上淌著的幸福和滿足。
媽媽很慌年。每年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她就在寒風刺骨的小院裏忙的腳不沾地,忙著把所有可以盛放食品的用具洗刷壹遍。見到我們她就笑嘻嘻的摘掉絨線帽讓我們看她頭上的汗。臘月二十五她就開始張羅著蒸饅頭蒸棗山豆包。我們心疼地抱怨她是自找苦吃說到街上預定些饅頭不就行了,她說買的饅頭那是個什麽味道?
臘月二十八那天我們姊妹幾個再忙都要抽空回家,那天家裏要煮肉炸丸子炸麻葉。盡管從農村出來了好久,但媽媽仍然保留著在老家時的習慣,喜歡用地鍋煮肉炸年貨。為此她總是從夏天就開始收集棍棒樹枝等到過年時燒火用。也只有她能掌握住那口大地鍋烹炸各種年貨時的火候。
年三十的時候也要抽個空去看看,勞累了幾天的媽媽看著壹應俱全的年貨,壹個勁的催促吃呀吃呀。吃飽了就要回到自己的家去守歲了,每年這壹天的告別母女的心裏都是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因為按照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在娘家守歲的,到來年的正月初二才能回來。而這壹別母女都感覺隔山隔水似的遙遠和漫長,其實也不過時兩天的時間。走在家門口那條走了無數次的小路上,我的背影印著溫暖印著牽掛。我走的很慢很慢但絕不回頭,我把這溫暖和牽掛拉的很長很長。
遠遠近近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空氣裏飄著誘人香味,路邊人家剛剛貼上的春聯被風吹得“嘩嘩”作響。公交車的車廂裏空蕩蕩的,車子在行人寥寥的街上開的很快很快,司機也急著回家過年呢,家裏他的媽媽也正在窗口引頸張望等著他回家守歲。下車時我大聲對司機說:“新年好!”
新年在我們的盼望中真的來啦
盼望過年
過年是壹種感覺,壹種體驗,壹種遭遇,可能還是壹種境界
留在我記憶中最美好的經歷是小學時代在河南農村姥姥家過年的日子。那時候,每次過年都是生命中最激動人心的大事。早早地,剛進入冬天,還沒放寒假,我就已經在盼望著過年了。因為,壹過年就意味著大人小孩都放假沒事兒了,不上班不上學不下地不幹活兒,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家盡情地休息盡情地玩兒樂了。當然,我現在已經知道,那只是小孩對生活的誤解,可是我至今還非常喜歡這樣的誤解。
過年的第壹個樂趣是人多熱鬧。我記得有壹年的大年初三,剛吃過早飯不大功夫就有親友來串門,壹直到晚上八九點鐘,客人還絡繹不絕。二姨三姨姑姥爺舅姥爺姨姥爺表舅表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好像全天下的親戚都在這壹天聚集到壹起了,中午吃飯時,至少擺了10張桌子,姥姥家五個窯洞那麽老大的院子都呆滿了人,真有點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的樣子。令我自豪的是,我在院子裏和所有的小孩比賽踢毽子,居然打敗天下無敵手。
過年的第二件樂趣不用說就是吃。姥姥把收藏多日的紅棗、花生、紅薯幹和柿餅都翻騰出來,姥爺則把放在院子角落裏已經蓋上壹層厚厚白雪的大竹筐掀開蓋兒,露出裏面凍得鮮紅的軟得要化了的烘柿。更不用說中午那頓飯了,那是把壹輩子的吃食都放在了壹起,有白面烙饃、白面蒸饃、炸油角、素丸子、牛肉丸子、雞肉丸子、扣肉、小酥肉,還有冰糖蓮子百合湯等等。那個時候大人小孩都顧不上客氣,壹盤菜上桌三口兩口就被搶光了。因為大家的的肚子都太空了,在平常的日子裏連玉米面餅子都吃不上的。所以,碰上能吃飽的時刻誰都顧不上臉面了。
過年的第三件好事是每個小孩都盼望的,那就是壓歲錢。但在那些年裏,人們壹個比壹個更窮,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有壹年生產隊給每壹戶人家發了5毛錢,說是讓大家過年買鹽吃。所以,來的客人雖然多,但真正能給我壓歲錢的人其實屈指可數。二姨壹般會給我兩毛錢,三姨給五毛錢,往往是所有親戚中給得最多的。其他人多數給五分錢或壹毛錢,更多的人是壹分錢也拿不出來的。即使如此,過壹個年下來我差不多會收到將近兩元錢,那已經是很大壹筆財富了。
對於我來說,過年還有壹項獨特的樂趣,就是放鞭炮。放鞭炮沒什麽稀罕的,二踢腳、沖天雷誰沒放過?我的樂趣在於玩摔炮。那是壹種用兩三層紙卷上壹些火藥和火石做成的小炮仗,捏在手指尖裏,用壹頭兒對準地面使勁壹摔,“叭”地壹聲,隨時可以嚇別人壹跳。姥姥家的村子裏就有壹家兄弟三人都做摔炮賣摔炮。那時,我家住在遙遠的東北大城市沈陽。每當過完年從老家回到沈陽,我就把摔炮的種種樂趣和神秘講給鄰居小孩和學校的同學聽,有時候我再給他們講講在雪地裏用籮筐扣鳥,或用竹篾紮燈籠的經歷,他們都聞所未聞,眼饞死了。
玩得太高興就樂不思蜀,有壹天爸爸站在高高的崖頂上喊我,該開學了,明天咱們回沈陽吧,我壹下子傻在那裏,竟當著壹大群小孩的面嚎啕大哭起來。
後來,有了許多不同的人生經歷,也就有了許多不同的關於過年的人生境遇或體驗。
七十年代初,隨父母下鄉“走五七道路”,在遼寧省昌圖縣東嘎公社糜場大隊過年。那裏過年的主要特色是吃粘豆包、酸菜燉粉條,當然還有豬肉酸菜餡的餃子。年輕人晚上沒事就打撲克賭博,賭註是香煙或幹豆腐(即千張)。從天黑打到天亮,肚子壹餓就先把豆腐幹吃掉,到最後誰輸了誰掏錢就行了。如果是賭的香煙,那麽到天亮時香煙要麽已經被吸光要麽就被倒來倒去的倒成了空紙筒。無論香煙或幹豆腐,不在乎輸贏,在乎壹樂而已。那時過年,也有鞭炮為伴,但身處異鄉,不知何年何日是歸程,自有壹番淡淡的愁思。
就在下鄉的那些年裏,有壹年我回到沈陽,來到原先居住的那個家屬院過年。那天晚上說好了是住在韓叔叔家(我們家下鄉後韓叔家就從原來的那套房子搬進了原來屬於我們家的這套比較大的房子),但是到了晚上五六點鐘的時候韓叔叔突然說,他家親戚來了沒有我睡覺的地方了。我雖然已經十七八歲,但毫無社會閱歷,壹下子渾身冰涼。我到隔壁的王叔叔家去告別。王叔叔是行政幹部,平時和我們家交往不多,但他卻留住了我。那頓晚飯吃了餃子,我還第壹次吃到了早有耳聞未曾見面的山珍“猴頭菇”。雖然晚上睡覺是打地鋪我還是睡得很溫暖。
現在,我好像成了怕過年的人。壹個原因是過年就意味著自己又老了壹歲,平平淡淡的日子不知怎麽就溜走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過年漸漸變得沒有了情趣和韻味:城市文明和現代文明都拒絕串門,即使是住在壹個家屬院的人也不興串門;再加上許多城市都有不許放鞭炮的禁令,過年就只剩下日歷上的意義了。於是,年輕人幹脆去過聖誕節去過感恩節去過情人節了。於是,以節日為紐帶為表現形式的中國文化中國傳統就像黃河壹樣幹涸了斷流了。
過年是壹種情緒的凝聚,是壹種情感的融鑄交匯,是壹種精神的認同,是壹種血脈的延續。所以,我很希望能找回兒時的那些感覺:裊裊的炊煙,喧鬧的人群,親友的匯聚,熱情的鞭炮,以及帶著數千年歷史印痕的種種習俗……
我盼望著中國味道的過年的感覺。
年味
春風已徐徐吹來,盛開在臘月的梅花已經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與學為伴,與風為友。當春風徐來的那壹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來它也在期盼春天的來到。
這個年多姿多彩,這個年有足了的年味,這個年煙花漫天……
雪味
真巧!這個年有雪!
在風中飄飄灑灑,比星星還多,比棉花還白,比流星還美……它好似上帝賜給我們的聖物,因為我們也有和學壹樣純潔的心靈。銀裝素裹,屋頂上的煙囪,天線桿上的鳥影,遠方的荷塘……我突然被姐姐的雪球達到了才轉過神來,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向姐姐還了壹個,就這樣,壹場打雪仗開始爆發了……當我們玩到疲憊不堪以至於倒在雪地裏的時候,雪花親吻著我們的小臉,很涼,很舒服。可就當沾在我衣服上的雪化成了睡的時候,我才感覺到了冷!
火藥味
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藥味是很難聞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覺得火藥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煙味,我也壹樣覺得。
第壹顆爆竹響起的時候,我已經知道要過年了,當幾十顆爆竹同響的時候我知道過年了。陣陣煙霧開始彌漫開來,把我們重重包圍,煙霧好似吞噬了我們壹般……耳畔的爆竹聲夾雜著火藥味,我感覺到了這個年有味兒……
可是我們這兒遠遠比不上城市的熱鬧,但有了這個火藥味,就算是壹點點我已經滿足了。
餐味
夜,寧靜。耳邊沒有爆竹聲了,可是熱熱鬧鬧地吃團圓飯的聲音把我的聽覺覆蓋了,我的耳朵好似失去聽覺了壹般……
桌上的豐盛的晚餐應有盡有。年糕啊,水餃啊,烤鴨啊,燒雞啊……我真想窒息於這片空氣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個個都不客氣,壹會兒工夫就把它吃個精光了。
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藥味。這個年真過火。
過年啦 ! 壹道道晨曦劃破夜空;壹個個燈籠飛上屋檐;壹幅幅對聯貼上墻壁;壹件件新衣奔離衣櫃;壹聲聲爆竹響徹天地;壹片片彩霞空中飛舞;壹陣陣歡呼請出紅日;壹句句祝福口耳相傳 ——過年啦! 整個神州大地在歡騰,全球各地的華人歡度春節。期待春的信息。壹縷縷春風送來泥土的芳香,消融的冰雪在陽光下分外燦爛。放眼望去,處處都是壹片耀眼的大紅,充滿了歡樂和喜慶! 披掛上新裝,漫步在寬闊的街道上,兩邊的店鋪幾乎都關了門,只有寥寥幾家大張旗鼓,壹件件包裝精美的貨物在門口堆積如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街上空蕩蕩的,幹凈而整潔,拋棄了臘月的喧囂吵鬧,人山人海的忙碌場面,任人漫步踏春。壹輛輛摩的、小汽車載著歡樂的人們,還有那大包小包豐富的年貨,奔向翹首期盼兒女團圓的父母家,過個和諧幸福年! 通向細長深邃的巷道,壹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壹個個“福”字遁勁有力,金光燦燦。這大多都是“老年晚閣”,是“年”中最歡樂熱鬧的地方。壹輛輛機動車到此,車上走出了滿面春風的兒女;壹扇扇大門前大都站著神采奕奕的爹娘。車空了,壹棟棟房中飄出歡聲笑語;路窄了,占道的是絲絲縷縷扯不斷的親情。 年味濃,最濃是子夜。壹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吃壹年壹頓的特殊大餐——年夜飯。我們河套的年夜飯,特別有風味。什麽河套硬四盤,豬肉燴酸菜,各種時令小菜擺滿飯桌。壹家人開懷暢飲,***敘親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還溫暖了心坎。紅燈籠發出火紅柔和的光,是那樣美麗!在這個美好的團圓之夜裏,那萬家美麗的燈火,會是多麽燦爛的景象啊!,客廳裏早就擺好了另壹桌。幹凈透亮的茶幾上,被壹盤盤幹果、水果、糖果占得嚴嚴實實,電視機裏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節日紅裝,說著喜慶吉祥的話語,壹些往日嚴肅冷冰的節目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春節奇聞趣事,逗得眾人樂開花。但是,只要八點壹到,千家萬戶的視聽會變為同壹個節目,那面容會便變成同壹種模樣。 我覺得,這次春節聯歡晚會氣勢宏大,節目繁多,氣氛和諧熱鬧,十分精彩。既有詼諧幽默的小品,也有激情飛揚的歌舞;既有南方的典雅秀麗,詩情畫意;又有北方的激情四射,熱情豪放。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春晚的眾多節目中,我唯獨喜愛兩個節目。《民工進城》、《心裏話》。《進城》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勃勃的生氣和創新創造能力,讓人眼前壹亮,把城市中民工這個特殊群體的精神風貌,給人以動感、積極、向上、努力不懈的感受,讓人在眼花繚亂的動作之中,對民工有了壹種更崇高的敬意。 我想《心裏話》定是震動最大的節目,壹群鄉村娃,壹身身土裏土氣的衣服,壹張張質樸的面孔,足以打動人們。也許沒有歌舞的熱情四射、婉轉動聽;也許沒有相聲小品的風趣幽默、妙趣橫生;也許沒有明星大腕的霸氣十足、風風火火的表演,但是壹句句話語之後,掌聲浪浪、如水如潮,許多人當即灑下了晶瑩的淚水。天然棄雕飾,清水出芙蓉。最無邪的面孔和最真摯的話語是最威猛的催淚彈,這種威力和轟動使人們銘記心間。 心思舞動,心潮澎湃,新年的鐘聲向我們走來,每個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著,守歲將迎來春的腳步。夜色如紗,星光燦爛,清風拂面,枯枝萌動,新泥飄香,歡歌飛揚。春在冬的孕育之中,羽翼豐滿,即將來臨。大地四方無不蕩漾著春的氣息!歌星的歌喉裏多了壹分盼春的急切,笑星的笑容裏多了壹分春的燦爛。春要來了!要來了!秒針輕盈的步子即將送走疲倦的神犬,壹聲聲清脆的鐘聲將迎來可愛的金豬。 春終於來了,隨著時、分、秒針壹家的團聚,那爆竹聲便如洪水壹般擠破浮冰沖擊過來了。壹朵朵禮花如春筍般湧上夜空,剎那間,天空壹片萬紫千紅、百花爭艷的瑰麗景象。壹聲聲巨響也飄來了,震得屋頂抖落下陣陣雪宵;壹顆顆彩球升空,劃出壹道道優美的弧線,連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千姿萬態美如畫。身影如洪水般陣陣如浪,煙火如叢樹中萬鳥齊翩翩。此消彼綻、此逝彼放,仿佛壹卷時時變幻的畫,給人以夢壹般的感受! 終於來了,下壹個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著我們灑下汗水,書寫這壹個燦爛的“牛”年!
鞭炮依舊是那麽的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是那麽的絢爛,眼花繚亂。孩子還是那麽盼望著過年,大人們還是那麽忙碌,而我走在煙花燦爛的夜空下,卻感覺年味這東西壹點點的隨年齡而去。
從前,我們都不富,但過年卻是那麽的有味。我們放了寒假就開始盼望著過年,每天都會翻著日歷,數著日子。似乎那是個神聖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開開心心的玩,都可以開開心心的拿紅包,雖然紅包裏的錢並不多,但那種感覺卻是無比的好。我時常在想是否越貧窮的地方的年味越濃,是否該逃往哪個小村落去感受那裏濃濃氣氛的春節。
從前,還沒有現在那麽琳瑯滿目的糖果讓妳選擇,也沒有那麽豐盛的飯菜讓妳挑剔,但大家壹起圍在壹桌吃得總是那麽得有味,也許這飯菜,糖果的味道也會隨著年齡慢慢的消失。現在,生活好了,要吃什麽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撥著手指數日子等待過年。少了壹種期盼,人也會懶惰很多吧。
從前,孩子到了年關,都喜歡聚在壹起玩鞭炮。五毛錢壹包,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現在,個個大年初壹都睡懶覺,還得用手機反復的叫。吃飯的時候還拿著個手機玩qq,往嘴裏塞幾口飯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機小說。也不能說這是手機帶來的害處,但這畢竟影響了現在人們的生活,老人們還未好好和孩子們說會兒話,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個不停,或是電話不斷。老人們總是唉的嘆氣,也許這是時代的進步,必然吧。
從前,沒有電腦,沒有這個那個的網絡遊戲,孩子們沒處去,聚在壹起下下象棋,大人們旁邊指導,壹片歡聲笑語。而現在如何,整天泡在電腦前,各種遊戲圖標填充著桌面,隔著四五百度的鏡片,緊緊盯著屏幕,壹刻不離。許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這麽過的吧!
從前,大年三十,壹家子聚在壹起邊嗑著瓜子邊看著春晚,壹大家子和睦融融。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多了許多的選擇,大家思想也開放了許多。三十晚有泡網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閑逛的。也許是過去的技術過於落後,只能提供給大家那十幾寸的黑白春晚,但為什麽換了彩色的,換了更大的,卻少了那麽多的年味。
現在,新衣服還有,而且更新潮了;煙花還有,而且更加絢爛;飯菜還有,而且更加豐盛;年三十還有,為什麽年味就淡了這麽多。難道真的是自己的年齡緣故嗎,那我寧願不長大。我走在煙花燦爛下,想想過去,也許那是過去生活的標誌吧,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許是該少些東西吧,也許年味就是這其中的犧牲品吧,起碼在我眼中。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聚在壹起討論過年,都會不約而同的談到年味漸漸變淡了。我想這是的成長的標誌吧,這是我們思考身邊變化的開始吧,也許我們不該只是壹味的議論年味如何如何的淡,我們應該找回童年的純真的心,用孩子的眼光再次的去發現身邊的變化,去感受過年的氣氛。
現在,我們有更先進的通訊工具,我們可以有更強大的傳播媒體,讓年味在這裏傳播,漸漸撒進我們這些年輕的心靈,但該用我們理智的眼光去遴選那些年味十足的悠久傳統,讓它們在我們的手裏更好的傳承,這該是我們的職責吧。
天空煙花還在綻放,我撿起地上遺落的爆竹,用火點燃,想小時候壹樣拋向空中,“蹦”,壹陣響亮的爆炸聲散著濃濃的兒時年味。
爆竹聲中除舊歲,每歲末,都忍不住狂喜春節將要到來.因為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它最受重視,它最為隆重.我能領到大筆的壓歲錢,吃到好吃的糖果,玩到沒有玩過的玩具,看到美麗的煙火.但春節,真的還如以往那樣隆重,我還像以前那樣渴望它的到來嗎?不了.
兒時的春節年味很濃,遠在他鄉的親人都會趕著回家過年,帶回新衣服,帶回糖果,帶來壓歲錢.那時的夜晚只有星星點點的燈火,只有廉價的煙火.但四處都布滿了孩子們的笑聲,咯咯咯的.
大年三十,壹大家子都在壹起團年.吃團年飯,豐盛的大餐把年幼的我撐的很飽,卻還要被媽媽逼著吃下白米飯,說:"團年飯必須得吃."結果吃的個鼻朝天.飯後大家之,在再壹起談天說地,打打麻將開開心心的等到晚上.
大年三十的晚上總會放兩次煙花---春節聯歡晚會前後各壹次.那時,壹家人壹起看著春晚,我總想堅持把春晚看完,卻總在還沒完前睡著,只是睡前仍不忘提醒媽媽十二點前叫我起床,但事實上沒有壹次我是被叫醒了的.次日又會非常遺憾,抱怨媽媽沒有將自己叫醒.
大年初壹時,就約著壹群小朋友拽著"上繳"後余下的錢悠悠哉哉地逛到街上,編算著哪些錢買煙花,哪些錢買心儀的物品.那時的春節會熱鬧好多天.
現在我長大了,但過春節時那濃濃的年味卻只在記憶中存在了.大家仍然壹起吃團年飯,餐桌上的食品更豐富了,只是吃過後就各回各家,不在壹起談天說地了.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忙碌碌,似乎已經忘記自己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晚上,爸爸會買很多禮花回家.禮花沖進蒼穹"啪"爆開,接著又壹顆跟上來,在天空中炸開.迷亂了天,看花了眼.但孩子們的笑聲卻少了,我也不願參與其中了.想這個安檢真的合格了嗎?如果這個沒合格怎麽辦?不知道是自己安全意識提高了,還是開始畏手畏腳了.
不知道何時,我已經晉升為"晚睡壹族",不到十二點是不會睡覺,所以看完春晚已不是難事,但卻情願只身壹人呆在壹旁看電視劇,也不願和家人壹起看那無聊的春晚了.而爸爸媽媽卻去茶館打牌,弟弟看動畫片大家這樣等著12點的到來
大年初壹的口袋裏是裝滿了壓歲錢的,現在的壓歲錢不用"上繳".現在的煙花不用自己買,也比以前好看.但卻懷念起以前那編算著怎樣省錢的日子來.
過年了,但大家夥仍然做著和平常無異的事.爸爸媽媽仍然成天打著他們的麻將,我仍然玩著我的電腦,弟弟依然看著他的電視.大家似乎過著沒有彼此的生活,大家只有吃飯在壹起,睡覺在家裏.
現在的過年的年味在哪裏?我疑惑了.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