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世界上最早的人體模型——宋代天盛針灸銅人

世界上最早的人體模型——宋代天盛針灸銅人

北京天盛針灸銅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模型。它融合了宋代前後中國針灸、雕塑藝術、冶金鑄造、文字學等學科的精華,被視為國寶。銅人由北宋醫官王設計制作。

中國的針灸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宋代以前只有文字描述或圖形表示,錯誤很多。北宋天盛四年(公元1026年),宋朝廷搜集、修訂醫書,王奉命編纂舊聞,糾正謬誤,修訂針灸著作。他根據人體圖形畫出人體的正視圖和側視圖,標出穴位的確切位置,並結合古今臨床經驗,收集各種針灸理論,撰寫了三卷醫書。宋仁宗認為“古文訓詁極好,學者多持印章,心明如目,言不正式如案”,下令“創制鑄銅人造體”。於是,王負責設計,宋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朝廷組織工匠用純銅鑄造了兩個人體模型。宋仁宗下令將壹座銅像安放在醫官醫院,並將另壹座銅像安放在索國寺的仁濟大廳。

針灸銅像是模仿成年男性制作,裸體站立,身高162 cm,胸圍88.6 cm。有657個穴位,354個穴位。其造型栩栩如生,結構精巧,四肢有木骨,體腔內有木臟器,身體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可分可合。身體上刻著穴位的名字,所有的穴位都與身體相連。如果外面塗黃蠟,裏面塗水或水銀,針刺中間穴位時液體會溢出。稍有偏差,針就進不去了,可以用於教學或考試。據記載,考核學生針灸熟練程度時,先將銅人註滿水,然後在銅人表面塗上壹層黃蠟,將所有穴位蓋住。如果壹個學生正確的貼在穴位上,會有水從洞裏流出,否則沒有水流出,以此來判斷結果。銅人鑄後,王以前的針灸著作也被命名為《銅人腧穴針灸圖說》。該書由朝廷在全國發行,並補充了針灸銅人。從此以後,所有的朝廷都把銅人視為國寶,稱之為“天盛銅人”。天盛銅人在北宋都城開封陳列了100年,為中國針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汴梁,宋王室隨青銅人南逃。途中壹個丟了,壹個被帶到南京。公元1232年,為了議和,南宋當局向忽必烈贈送針灸銅像作為貢品,後來忽必烈又將他從汴京遷到大都(今北京)。到了明朝,天盛針灸銅人下落不明。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明代拆北京城墻的考古工作中,先後發現了北宋天盛《銅仁腧穴針灸經典》石碑,引起了人們對宋代銅仁天盛針灸的研究興趣。65438年至0985年,開封市成立了以時任市衛生局副局長侯澤民為首的調研組,重鑄宋代天盛針灸銅人。三年後,重鑄成功,重鑄後的銅人仍被安放在大昭寺。

  • 上一篇:民國時期壹個人,名叫章義順。他是不是當時的名人?他的作品:粉彩大肚坐式笑佛塑像最高可值多少錢?最...
  • 下一篇:漢代陶器能買賣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