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壹場戰役。這場戰爭由劉備在建安二十二年(217)發起,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結束。這場戰爭持續了將近兩年。
漢中之地無疑是漢末三國時期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末年,張魯成為漢中諸侯,壹度讓益州牧劉璋無奈,於是邀劉備相助。結果他沒想到引狼入室,卻讓劉備奪取了益州之地。劉備奪取益州之地,曹操立即平定漢中,促使張魯叛變。在此基礎上,曹操占領的漢中之地自然吸引了劉備的目光。
為此,劉備和曹操兩大勢力圍繞漢中之地展開了持續數年的戰爭。這也是三國時期的第壹次漢中之戰,眾所周知。但是第二次漢中之戰被很多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忽略了。三國中期,曹魏大將曹爽率領65438+萬余大軍強攻漢中。這場戰役雖然很少被提及,但其影響和意義不可低估。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壹場戰役。這場戰爭由劉備在建安二十二年(217)發起,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結束。這場戰爭持續了將近兩年。從時間上看,漢中之戰的持續時間明顯超過了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所以第壹次漢中之戰在壹定程度上可以和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相提並論。
第壹次漢中之戰,交戰雙方的指揮官分別是劉備和曹操。壹方面,劉備方在戰爭中的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即蜀漢五員大將中,除了鎮守荊州的關羽,其余四員大將全部出現。另壹方面,曹操手下的將領主要有夏、曹秀、曹真、曹洪、張合、黃旭和郭淮。曹魏五俠中,張合和黃旭也參加了漢中之戰。基於此,在第壹次漢中戰爭中,蜀漢和曹魏都是赫赫有名的戰將,這也是他們出名的壹個重要原因。
最後的結果是劉備在這場戰役中占領了漢中,疆域擴大,從而稱王。當然需要註意的是,雖然曹操被劉備打敗了,但是在曹操撤退之前,大量的漢中人被遷出,這使得劉備得到的漢中更傾向於壹座空城。換句話說,雖然曹魏在結果上被打敗了,但是蜀漢實際收到的貨物並沒有預期的那麽多。
與第壹次漢中之戰相比,第二次漢中之戰因為沒有那麽多名將雲集,往往被忽視。第二次漢中之戰,也稱昌盛之戰,是指三國時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漢兩軍在昌盛(今陜西洋縣北)擊退魏軍進攻的壹次戰役。從結果來看,第二次漢中之戰,蜀漢打敗了曹魏。而且第二次漢中之戰在壹定程度上也對曹魏的朝廷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為司馬懿成功發動高平陵之變埋下了伏筆。
景帝三年(239),魏明帝的曹操去世,司馬懿、曹爽被任命為大臣,托付孤兒。曹爽雖然是葉的兒子,卻沒有什麽政績。因此,為了建立威信,曹魏的將軍曹爽在公元244年發動了壹場針對蜀漢和漢中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曹爽和夏侯玄指揮65438+萬軍隊,從洛谷口(今陜西周至西南)進攻漢中。當時諸葛亮和魏延都死了10年,鎮守漢中的大將是劉備和諸葛亮培養提拔的王平。雖然王平手中只有不到三萬的兵馬,但王平否認了部將堅守援朝的暗示。而是派劉敏等禁衛根據形勢領兵禦敵,豎起許多旗幟,綿延百余裏,自己率軍殿後,阻止魏軍從金谷(形勢以東)進攻。
王平作為蜀漢第三任漢中都督,接受了第壹任漢中都督魏延的主張,即禦敵於門外。結果王平憑借地理優勢,成功將曹爽的654.38+萬大軍阻擊在漢中星石(今陜西洋縣北)壹帶。與此同時,費祎率領援軍繞道占領三陵,切斷了曹爽的歸途。曹爽被王平、費祎夾擊,傷亡慘重,逃回關中。這場戰爭是古代以進攻防守取勝的典型。
最後因為第二次漢中之戰的失利,曹爽和夏侯玄在曹魏將士中怨聲載道,也就是威望跌到了谷底。相應的,雖然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戰鬥中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但是司馬懿也沒有給諸葛亮多少成功的機會。經過這樣的對比,曹魏西線的士兵明顯比曹爽和夏侯玄更支持司馬懿。
所以,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曹爽和夏侯玄不敢召集所有兵馬討伐司馬懿,最後都放棄了抵抗。某種程度上,沒有第二次漢中之戰的慘敗,司馬懿顯然不敢輕易發動高平陵之變。由此看來,第二次漢中之戰不僅奠定了王平在蜀漢的軍事統帥地位,也為曹爽的倒臺埋下了伏筆,對曹魏乃至整個三國的歷史走向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