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演出十分簡陋,“十支竹竿三領被,搭成壹個八卦棚”。行當分生、旦、北、雜四大類,形象只有固定的36個,可演四十二部大戲,如傳統連臺本《目蓮救母》可演七天七夜。清·道光、鹹豐年間,木偶制作技術大大提高,藝人們根據《目蓮》、《西遊》、《封神》等戲的特點,創造了不少花臉、鬼臉頭像。同時改進了活動頭像,把木偶又推進壹大步。
清末民初,泉州壹帶有50多個木偶戲班遍布城鄉。泉州東嶽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等“四大廟”,均有固定戲班為祈天酬神專門演出。號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說嶽》、《水滸》等連本戲,從而把木偶戲脫出僅服務於婚喪喜慶的圈子。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鈸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近年來,改革創新。增設天橋式立體舞臺和“地臺”,打破傳統“壹字形”表演局限。根據劇情需要,又發展為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與真人混合演出,有深度,有層次,兼收並畜,相得益彰。
如今,泉州提線木偶保留著極為豐富的傳統藝術與精湛的表演技巧。其主要特點:
壹是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歷代積累的傳統戲和根據古曲名著改編的神話劇,如《火焰山》、《太極圖》、《鐘馗醉酒》等;也有反映當代生活的現代戲及童話劇,如《東海哨兵》、《放羊歌》、《慶豐收》、《饞貓》等。劇本文學性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臺詞詼諧風趣,唱詞優美生動。
二是木偶的形象完整,制作精美,粉彩細膩,神韻含蓄,栩栩如生,成為聞名世界的中國民間工藝珍品。
三是繁復奇妙的線工。每尊木偶身上設置8~16條提線,較復雜的表演多至36條線。按人體基本動作,線分若幹組,全憑演員雙手操縱,表演難度大。解衣、拔劍、接傘以及叫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特技動作,全靠精致準確的抽線功夫方能得心應手。有時為使表演更為逼真,同時由兩個演員合作操縱壹個木偶,壹主壹輔,配合默契,宛如壹人。合理的線位布局、嚴謹的線規程序和精妙的操縱技藝,形成了泉州提線木偶戲表演細膩逼真、動作維妙維肖的藝術特色。
四是音樂揉合南音和閩南地方音樂的幽雅旋律,情韻深沈清麗。樂器以小嗩吶為主,配以鉦、鑼、拍、南鼓等打擊樂器。聲腔高亢,跌宕多變。說白念唱以泉州方言為主,有時夾雜“官話”(土腔普通話),俗稱“傀儡調”;間或幫腔如傳統“嘮哩嗹”,全曲有腔無字。曲牌多沿用宋、元曲牌名,如《甘州歌》、《縷縷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