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粿
南安山區清明節祭祀先人、以兆豐年的壹種傳統特色食品。
先將大米磨成漿,再加上少量的小蘇打調勻,層層倒入鋪有炊巾(棉布)的蒸籠中蒸熟。吃時切成片狀,蘸上糖或醬油,也可同豬肉同煮吃。前者清涼爽口,後者香甜柔潤。
土筍凍
土筍 以安海五裏橋中亭港出產最肥最大。土筍凍以西垵村制作最有名。
土筍是壹種長在海邊沙子裏的腔腸動物,學名“星蟲”,身長3~5厘米,五臟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屠本峻《閩中海錯疏》:“其形如筍而小,生江中,形醜味甘,壹名土筍。”清初周亮工的《閩小記》:“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在海濱,形似蚯蚓……”
烹用前,先把從沙子裏逮出的鮮活 土筍放養壹天,吐清雜物,然後用石槌不斷碾磨,使其滾出全部內臟雜物,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泥土漂洗幹凈,呈白亮時撈起。取涼井水,與土筍壹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後成凍,即為“土筍凍”,放置冷藏,食時取出。
“土筍凍”形圓小略扁,色澤灰白相間,玲瓏剔透,鮮嫩 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味道甘冽鮮美,為冷盤佳品。食時配以蒜茸、辣醬、花生醬、芥末、醬油、香醋、芫荽、糖醋蘿蔔(特制)等佐料,用牙簽叉吃。
大面炸豆幹
產於安溪縣官橋赤嶺“大路街”。
大面全憑手工操作:放倒壹扇大門板,擱上壹大團發酵過的面團;用壹根兩米多長、大腿般粗細的硬木門栓,壹頭塞進墻上壁洞,壹頭坐著趕面師傅;趕面師傅壹腿曲起,壹腿腳尖著地,蹬蹬踢踢著做扇形往復壓碾運動;壓碾幾次遍,把面團伸展開來,有大鍋蓋大小;撒上壹層幹面粉,將它翻轉身,再碾再壓,如是反復多遍;最後撒上幹粉,層層疊將起來,拿把兩尺長的鍘刀,從左往右地切、切、切……切完為止,不計寬窄,但最細的也有半指粗,故稱“大面”,耐煮耐嚼耐餓。
大面燙熟後,撈出作螺狀攤晾於竹篩,食客從篩旁油鍋裏撈上壹塊炸豆幹,夾進螺形大面條中 間,卷成春卷狀進食。
烏龍茶
安溪人在1000多年前就開始種茶,十八世紀(1725年左右)發現名茶鐵觀音。鐵觀音與黃金桂、本山、毛蟹並稱安溪四大名茶。
烏龍茶介於紅綠茶之間,屬半發酵茶,制作工序復雜。
元宵丸
民俗元宵必吃湯圓,故稱“元宵丸”;因元宵為上元,又稱“上元丸”。(參見《泉州歲時記·元宵》)
挑上好花生仁到鍋裏翻炒(不能放油),熟透取出置涼,去膜,趁脆碾碎成半粒米粒大小,加入白糖(量約等同花生)、炒香壓開的芝麻、剪碎的糖冬瓜、金桔泥(或泡水後切碎的桔皮),拌以焗過碎蔥頭的熟豬油,捏成桂圓大小的丸餡。
吃時,取丸餡,逐粒用水沾濕,置於盛有幹糯米粉的盤中滾轉,反復5~6次,使糯米粉均勻包上丸餡,放入開水中煮透即可。
文石
亦稱“霰石”,珍貴礦石。盛產於澎湖列島,主要三大產地為望安、白沙、西嶼。
外形粗糙,必須剖心始能辨別是否為珍貴的“霰石”晶體。“霰石”晶體五色交錯,自然成紋,以有眼而色黃最珍貴。經精雕細琢,可成圓璧、方圭、念珠、手串、戒指、袖扣、領帶夾、等飾物,也有琢成花卉、人物、鳥獸、魚蟲等工藝品,玲瓏剔透,精美雅觀。
澎湖文石 蘊藏量遠比地中海西西裏島豐富,且品質優,花紋美。望安文石 大多黑質,花紋瑰麗,常有壹圈圈石眼;白沙文石同屬黑質,花眼較圓且漂亮;西嶼文石大多顏色淺綠,表面泛黃花或白花。
水晶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白糖100克、肥豬肉30克,輔料白糖100克、冬瓜糖100 克、炒熟花生仁100克、純鹼少許。
水仙種
又名水仙茶、永春水仙、閩南水仙,發源地在永春縣湖洋鎮仙溪鼎仙巖。
傳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農民鄭世報為求生計,到鼎仙巖燒香禮佛,得觀音托夢:“人北行,見木杉,住草亭。手藝成,帶回鄉,可小康。”鄭世報遂攜子外出遠行,至閩北武夷山,見林木參天,搭草寮住下,在當地受雇種茶制茶。武夷山壹帶在乾隆年間就栽培出壹種叫“武夷水仙”的烏龍茶,鄭世報細心揣摩,學得栽培、制作手藝。鹹豐年間,鄭世報父子從武夷山帶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巖栽種,得水土靈氣,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藝,糅合自己的經驗,制出的水仙茶色黃味香,入口舌潤喉甘,堪與武夷水仙媲美。
後由海外華僑廣為傳譽,揚名東南亞。鼎仙巖附近茶圃年年擴大,仙溪幾乎戶戶種茶制茶。20 世紀初,鼎仙巖水仙茶被廣泛引種到永春五臺山等地,遂稱“永春水仙”。解放後,閩南10余縣市相繼引種,遂稱“閩南水仙”。
水甕菜
水甕菜以安溪龍涓出產的為佳。
每年臨近春節前個把月,待芥菜經霜後,整葉帶莖摘下晾曬;水分差不多去掉壹半時,撒上鹽巴搓揉。如是多次反復,再搓揉時流出的已不是水,而是又粘又稠的汁液了。把它們壹團壹團地盤起,壓進甕中腌制。
龍涓水甕也是本地福都村燒制的。它和普通陶甕的區別,在於甕口多了壹圈槽用來盛水。甕中壓滿壓實芥菜後,再在甕口鋪上厚厚的壹層鹽,蓋上陶蓋;向槽中註滿水,置於墻頭屋頂,讓它在甕中慢慢發酵。要時時檢查槽裏的水,不能讓它幹了,否則會跑進空氣。
約莫個把月,水甕菜就可出甕下鍋了。每掏出幾團,還須在甕裏菜上復上壹層鹽巴,在槽裏註滿水。鹽巴是不會溶掉的,往後還能再用。
掏出的鹹菜洗凈鹽巴瀝幹水,切得越細越好。可做湯,清清香香,酸中帶甘,生津開胃;也可作常年基本菜,三餐就著下飯粥;如與豬蹄、排骨同燉,通鍋金黃,骨酥肉爛,不油不膩,入口滑爽,更是佳品。
木棉
木棉亦稱攀枝花,東南亞壹帶的落葉喬木。傳說漢·馬援征交趾時傳入我國。
泉州至北宋時,孔廟與各大寺廟開始大量種植。壹說唐時泉州開始建城,唐末王審知治閩,積極經營海上交通,可能在那時從越南傳入泉州。
吉貝
宋人林鳳《泉南風俗》:“玉腕竹弓彈吉貝,石灰蓉葉送檳榔。”
吉貝即木棉,自海外傳入刺桐港腹地後,鬥轉星移,至北宋前期,載種漸廣,“土夫競植之,有至數千株者,采其花為布,號吉貝布”(彭乘《續墨客揮犀·卷壹·吉貝布》),成為紡織手工業的新原料資源。產量漸豐,成品漸繁,“南北走百價”(朱松《韋齋集·卷三·吉貝》),極為暢銷。
據南宋季年的壹個估算,“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憂貧”(《古今圖書集成·卷303·草木典·木棉部》引謝枋得《謝劉純父惠木棉》),經濟效益很高,是壹門大有可為的專業園藝,廣受八閩百姓的垂青,所以元初福建便成為江南專設木棉提舉司的五大地區之壹,能承受朝廷“責民歲輸木綿十萬匹”(《元史·卷15·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六年四月》)的沈重負擔
龍眼
泉州自古盛產龍眼,品種很多,風味不壹。
最受贊譽的首推“東璧”龍眼,其品質優良。果皮有淡黃色的虎斑紋,泉人稱為“花殼”,是外觀有別於其它龍眼品種的最顯著區別。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紙上不沾濕,撣落地下不沾沙”的特點,堪稱果中珍品。“東璧”龍眼又稱“糖瓜蜜”,產自泉州市區開元寺內東塔旁的原東璧寺壹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萬歷年間種植的,歷300多年至抗日戰爭期間才枯死。而今“東璧”龍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龍眼產區均有廣泛繁殖。泉州承天寺內壹株已200多年的古龍眼樹,是現存的“東璧”龍眼中樹齡最長的。傳說早年仙遊有個僧人從泉州寺院中取去“東璧”龍眼苗,在仙遊境內栽植,現已繁衍2萬株成年樹,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質遜於原產的“東璧”龍眼。
石亭綠
又稱石亭茶,產南安市豐州九日山和蓮花峰壹帶。 明·正德元年(1506年),蓮花巖寺用石築亭,因此得名“石亭綠”。“石亭綠”屬炒青綠茶,品質超群,風格別具,是福建著名特種茶之壹,是宋元時代泉州港出口貨物之大宗。
石礱白石
石礱位於南安縣豐州鎮西側,盛產獨具特色的花崗巖白石。
石礱白石開采年代久遠。唐代建泉州城垣及開元寺雙塔時,就開始采用。閩南各地歷代所築寺觀、石塔、碑坊,以石礱白石建者不少。《南安縣誌》載,清·嘉慶年間南安縣令單可垂於石礱大石上題刻“獨立千古”四大字,以示千年不衰。
石礱白石有七大特點:①質地潔白,花紋細致,磨光如鏡。②石面不生青苔,家禽糞便沾汙幹後自脫,不留痕跡。③雨季或鹽漬不潮,雨後立幹。④日落之後,散熱迅速,石面清涼如故。⑤精密度高,抗壓力強。⑥耐酸性特強(可達98%)。⑦耐熱度高(可達600度C)。
近代國內壹些著名建築物,多有采用,如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的44根大柱,中國歷史博物館、南昌八壹紀念塔、廣州賓館、上海博物館、集美鰲園等。還遠銷日本、東南亞諸國。
白毛猴
安溪烏龍茶的壹個優良品種,產地在金谷鎮金山村石竹巖。最早開發這壹茶樹品種的是清末金山村“長福厝”的謝駕、謝冰兩兄弟。
石竹巖白毛猴茶樹植株為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葉形橢圓,葉背表面有壹層白色絨毛,故名。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質俱是碎石和砂壤,巖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 質,所種出的茶葉具有特殊韻味,加上嚴格的制作工藝,發酵窨制,其品質別具壹格。
茶寮制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蠔幹壯,帶有極細的白毛,歷來流傳民間。此茶可治療各種疾病,連青葉茶也有藥用功效。喝第壹口有壹種“地瓜幹味”,亦說“臭風鹹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頭打嗝;第三口頓覺精神振奮。連喝三杯,就有點消食饑餓感。常喝,五臟六腑及皮膚很少生病
白粬
即永春白粬,永春傳統特產,在永春與榜舍龜、麻棗、橘紅糕、金橘齊名。以五裏街儒林辜氏所制為佳,祖傳已有300多年歷史。
永春白粬形狀為統壹規格的圓形,質地潔白,大小形狀類似銀元,故又稱“白銀”。煮食便捷,甜鹹隨意,入口滑嫩,甜鹹隨意,風味獨特。是解暑消夏的好食品
白粬做工考究,全部過程除磨漿外都只能是手工制作。制作白曲有十道工序,即洗、浸、磨、掛、壓、研、制片、蘸、擺、發酵。
東方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去皮五花豬肉30克,輔料青蔥白150克、凈荸薺50克、炒花生仁25克、油蔥5克、肉皮凍100克,調料白糖200克、純鹼少許、超級醬油40克、味精10 克。
五花豬肉剁碎放盆中,加入醬油、味精、白糖少許。肉皮凍、清水少量攪拌至有粘性,青蔥白切成蔥花,凈荸薺切細丁,花生仁碾碎,然後與油蔥壹同加入拌均勻,入冰箱速凍待用。
面粉堆案板上,加入酵母、白糖、純鹼和水適量揉透,蓋浸濕的白紗布醒發壹小時,再揉透搓成圓長條,摘成12塊劑子,面劑用手壓成中間厚、邊緣稍薄的園片。
將肉餡分成12份, 每片圓面劑放入壹撮肉餡,包成有花紋的包子狀,擺入蒸籠,旺火蒸20分鐘即可。熱食為佳。
藍印花布
宋朝,閩南人就使用藍靛染色來制作藍印花布。
安溪的藍印花布,又稱“藥斑布”、“澆花布”,是安溪古、近代最為普及的紡織品,藍白分明,花樣清新。乾隆丁醜版《安溪縣誌》:“藍靛,即《詩》所謂采藍。有大藍、小藍,俗名菁。以藍草 淹水數日,去稿。投灰以收其色,用於染練。”說明至少在清初,安溪人已有比較成熟的染印經驗。
安溪古時的藍印花布,不局限於棉布,《縣誌》記載便有:葛布(以葛藤編織,主產於大坪鄉)、蕉布(用芭蕉幹所織)、苧(即寧加草頭,音zhu)布(用苧麻編織)、羅布(苧麻縷雜緯 )、麻布(用青麻或黃麻所織)等。
安溪有個藍田鄉,因盛產藍靛草得名。安溪西支流,又稱藍溪,“以水色如藍名”,與溪中漂洗藍 印花布有壹定聯系。
直到數年前,安溪尚卿鄉翰苑村、湖頭鎮登賢村兩個染印作坊仍繼續從事印染工作,但采用“白西洋”、“白甲仔”等“官布”,紋飾也較單壹,大多用“鳳朝牡丹”等現代圖案,藍印花布也局 限於作被面、背篼。後來也關門停產了。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是福建省傳統名特調味佳品,與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並列“中國四大名醋”。
永春人善釀且酷愛老醋的歷史始於北宋初期,當時永春民間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視為居家“三寶”;家中壹壇老醋,往往經年不斷地添加陳釀,壹傳幾代,歷經百年,視為吉祥如意的象征,凡是能釀得好醋的都被稱為吉祥興旺的門第;如要向別人討老醋入藥,則需帶上壹盅紅酒交換,以圖吉利,否則,主人會暗中在醋裏放入幾粒食鹽殺死醋酸菌體,因此永春人把永春老醋看成是居家之寶、禮贈賓友的極品。
永春老醋,又名烏醋或福建紅粬醋,以優質糯米、高級紅粬等為原料,實行液態深層發酵,加以獨特生產配方陳釀多年而成;其中經歷糯米蒸煮、酒精發酵、醋酸發酵、培菌、陳釀等大小50多道工序,歷時800-1000天左右。
經過精工制作的永春老醋品質優良,其性溫熱,酸而不澀、酸中帶甜、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久藏不腐。永春老醋不需外加食鹽和防腐劑,含有多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以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發酵微生物,是與其他食醋的區別。
1955年,著名僑領尤揚祖先生回國定居,看到永春老醋獨具特色,但仍是各家自釀,未能形成規模。他立即投資創辦永春釀造廠,吸取古代制醋工藝之精華,集中技師之巧藝,並以科學的方法進行釀制,產品不但保持了古代特色,而且色、香、味俱佳。
花生
又名落花生、長生果,俗稱“土豆”。
《福清縣誌·卷2·落花生》:“出外國,昔年無之。蔓生園中,花謝時其心有絲垂入地結實,故名。壹窟可二、三粒,味道甚香美。康熙初年,僧隱元往扶桑(日本),覓種寄回,可以壓油。”《辭源》引上說。隱元明僧,姓林名隆琦,福清縣靈得裏東林村人,清·順治十壹年(1654年)應日本之請赴日,為日本黃檗宗開山祖師。
另說:落花生中有良種琉球,系明初由琉球引種泉州,早隱元禪師250多年,備考。
米粉
米粉以安溪縣湖頭為佳。湖頭米粉作坊星羅棋布,僅福壽、湯頭兩村有80 %農戶以制作米粉為生。湖頭米粉的制作與眾不同。首先是水,采用閬溪甘泉;其次,挑選優質白米;再次是曬場,在日照長、輻射強的溪畔沙灘上,上曬下烘,兩面煎蒸。
猶以用福壽村的井水制作的“福壽米粉”為正宗。其白如晶冰,滑如青絲,韌如膠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爛;可煮可炒,可燉可餾,油多不膩,油少不澀。
清·康熙二十壹年(1682年),清·聖祖玄燁因平定“三藩之亂”,又逢29歲生日,康熙決定提前做聖誕。 消息傳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鬥、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為“升平嘉宴”增輝添彩?當時湖頭山高水險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極艱難,實在無物上賀。李光地童年時曾被永春帽頂寨大王林日勝捉上山寨,是安溪縣城東嶽廟和尚德輝禪師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東嶽廟學過做水粉。此時,李光地忽然想到,湖頭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韌細膩,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條再曬幹好帶上朝去,到時自己還可當眾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說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幹食,禦前亦難湯水淋漓,建議帶上湖頭的筍絲香菇同炒,味道更可顯得與眾不同。
這樣,李光地把湖頭米粉變成了貢品。他用肉絲、蝦仁、香菇炒熟,肉骨湯適量和米粉入鍋油炒翻動,快速提鍋倒入瓷盤的炒米粉,竟成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請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紅米酒
將糯米蒸熟,晾在竹匾上。糯米飯、紅曲、冷開水等按壹定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發酵約20~30天(不同季節因氣溫不同發酵速度也不同),缸中原料融化壹體,顏色由清紅而深紅,最後暗紅。然後在大缸中擠入壹個酒盞,濾入紅酒,壹勺勺舀起裝甕即可。
紅曲以永春縣壹都為良。用曲黴和大米等合制而成,先將大米蒸熟放入地窖,並摻入曲黴,經特定時間、溫度、濕度和工序,大米飯變成暗紅而成。
肉粽
源於紀念春秋戰國時憂憤投江的楚國詩人屈原,為讓他免受魚蝦噬咬,百姓包糯米粽子投入江中。端午節包粽子,演變為習俗,代代相傳,且衍生出“粳仔粽”、豆粽、肉粽之屬。
泉州的粽子形成則是在南宋。據說與陸遊有關。陸遊到福州做官時,帶來了“艾香粽子”。這種粽用艾葉浸米裹制,吃來肉味獨特。陸遊走後,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壹位在陸家當差的泉州人帶回泉州,並加以改良,最後演變成了品種多樣、深受海內外歡迎的風味小吃。
芒果
安溪縣官橋鎮素稱芒果之鄉。據傳,清·康熙元年(1662年)官橋駟嶺林木棍從臺灣帶回三粒芒果種子,在其家鄉洋美種植,安溪芒果由此發展。經世代接種培植,形成現有的集酸甘甜香、氣味獨特的“官橋香芒”。目前該鎮種有芒果樹20多萬棵,年產近萬噸,制成芒果幹、芒果漿等特產。
芋圓
小吃,以石獅市為佳。由香芋、地瓜粉加工而成,海蠣、蔥絲作餡,食時配甜醬。
紙織畫
紙織畫是永春縣獨有的民間傳統工藝品,是從中國畫發展起來的,已有1400年歷史。它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並稱中國四大家織,永春亦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紙織畫之鄉”。
隋末唐初,永春置桃林場,為南安縣所轄時,就有紙織畫的制作。至盛唐,已有9家以專營此業為生。
其畫近看紙痕交織,經緯分明;遠觀,則似有壹層薄紗覆蓋。色彩明麗,線條流暢,逼真含蓄,若晨霧中出水芙蓉。古詩形容:“是真非真畫非畫, 經緯既見分縱橫。”
故宮博物院尚珍藏著清·乾隆年間的紙織瑰寶——清高宗禦制詩十二屏風。
紙織畫制作工序十分復雜,整個過程要經過構思、繪畫、剪裁、編織、補色、點神、裱褙等工序。
其種類通常分為六尺長、三尺二寸寬的,五尺長、二尺八寸寬的,四尺長、二尺六寸寬的,五尺長、四尺八寸寬的四種規格。
現在永春紙織畫已走出國門,先後被選送到40多個國家展出,遠銷東南亞、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各國和港、澳、臺地區。
雞卷
主要材料:雞後背肉,豬中段肉,削凈荸薺,蔥白,幹炸蔥片,雞蛋,地瓜粉,豬“網紗”(或豆皮)。
雞肉、豬肉分別切成絲條狀,荸薺切成粗條狀,蔥白切成馬蹄狀。將 雞肉、豬肉壹並放入盆中,加入精鹽、味精、白糖拌勻,稍腌片刻,加入幹地瓜粉、幹炸蔥片、雞蛋、荸薺、蔥白,攪拌均勻,成為餡料。將豬“網紗”(或豆皮)洗凈,放在案板上,包入餡料,卷成直徑3厘米的圓形條狀數條,放入蒸籠用旺火 蒸20分鐘至熟待用
吃時把雞卷放進油鍋油炸,至表層豆皮黃脆,撈出斜切成1厘米厚的 橢圓形片狀裝盤,以芫荽、菜頭(蘿蔔)酸 、醋、醬料等為佐料。
豆簽
以安溪縣官橋鎮山珍村最著名,稱“山珍豆簽”,明代後期開始出產。采用優質簽豆、綠豆的磨粉作原料,用特殊的傳統工藝進行制作。烹飪方便,風味獨特。現山珍村有200多家加工專業戶,年產豆簽30噸。
佛手掌茶
鹵面
魚丸
魚仔粥
金汁
範誌萬應神曲
秋石丹
布包豆幹
春卷
又稱春餅、“潤餅菜”。
荔枝
桔紅糕
菜包
鐵觀音
蠔
鴨仔粥
綠豆餅
甜粿
番薯(地瓜)
安溪蜜桔
永春金橘糖
滿煎糕
蔗糖
德化瓷器
德化瓷雕
源和堂蜜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