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生物學家認為現存的體長約9.3-10.7米的非洲蟒蛇是蛇類中最長的。沒想到,21世紀,在哥倫比亞東北部的壹個煤礦裏,考古學家發現了白堊紀晚期的巨蟒化石。後來推測其體重約為1135 kg,體長約為12.8米。這壹重大發現刷新了人們對蛇的認識。因此,人們給它取名為“泰坦”,意思是和泰坦壹樣大的蛇。
6500萬年前,隨著恐龍時代的結束,許多爬行動物重新爭奪地球上食肉動物的霸權。
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其棘骨化石的大小,並與現代蟒蛇進行對比,明顯發現沒有哪種動物有它這麽巨大,可謂“蛇中之蛇”。它巨大的體型最終讓它成為了當時生活的地方的統治者。
泰坦的棲息地在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其重量相當於20多人的總和。可想而知,要想在地面上活動是壹個極大的挑戰,所以海底世界就是它的王國。為了支撐它們龐大的身軀,讓它們的行動快速敏捷,泰坦大部分時間都喜歡在水中活動。即使沒有腿和鰭,它們也能在水中遊得很快,甚至比人還快。
強大的攻擊力據報道,壹條巨蟒吞食了壹條和自己壹樣大的短吻鱷,導致它的身體無法承受這麽大的體型,很快它就死了。相比之下,為了捕食,它們往往會躲在水下深處,靜靜等待生物的到來,而泰坦什麽都吃,甚至很多巨大的生物都成了它的盤中餐。
我們知道鱷魚有強大的攻擊力。它們嘴裏有鋒利的牙齒。壹旦遇到獵物,它們會張開嘴緊緊咬住,然後不停地翻滾獵物,直到獵物被撕碎。然而,這麽兇猛的鱷魚遇到泰坦會怎麽樣呢?
可以說,在泰坦的眼裏,壹條長達10英尺的肺魚就是壹道開胃的配菜,壹條長達15英尺的鱷魚就是它的主菜。當他們相遇時,泰坦用他的左右下顎幫助他們吞下鱷魚,肌肉收縮和它彎曲的牙齒使鱷魚被緊緊地壓制住。鱷魚每動壹下,泰坦傷口就更強,以至於鱷魚陷入昏迷,阻斷血液供應,直至死亡。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泰坦的雌性比雄性更大,更具攻擊性。有時雌性會吃掉雄性,所以雄性大多壹年到頭都在躲避雌性。只有當雌性來到交配季節時,許多雄性才會開始競爭,獲勝者將獲得與雌性交配的機會。雌性交配完成後,體內可懷上約100條小蛇。7個月後就是產卵的時候了,有的在水下,有的可能在陸地上進行。
幼蛇出生時,體長與現代成熟蛇相同。因為雌性泰坦只負責生活,不關心,所以當幼蛇出生後,她會自己捕獵和移動。如果雌性生下殘疾的孩子,它們會殘忍地吃掉它們。
泰坦為什麽會滅絕?既然那個時期的泰坦巨人如此巨大,在眾多生物中占據統治地位,為什麽現在看不到了呢?是什麽導致了它們的滅絕?
首先,它屬於壹條蛇。這種生物特性就是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來產生和維持恒定的體溫,所以它的體溫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泰坦的最適溫度在30到40攝氏度之間,在此期間它的生長速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如果溫度達不到適宜的溫度,就會面臨生存危機。在古代,由於地球上持續的地殼運動,全球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氣溫逐漸下降。泰坦受不了這麽低的溫度,漸漸地它們會被凍死。
我們知道整個生態系統是循環的。當自然環境突變時,許多植物面臨滅絕,而食草動物則因缺乏植物供應而面臨餓死的危險。作為壹種食肉動物,壹旦它的食物來源變得匱乏,只有壹死。
總結6500萬年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比較適合怕冷的蛇。恐龍滅絕後,地球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泰坦主宰了地球數百年。
然而,隨著環境的異常變化,泰坦無法在世界上生存,導致該物種滅絕。綜上所述,生物的出現和滅絕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所以我們人類必須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否則我們將來會有滅絕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