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濟南的民風民俗

濟南的民風民俗

景觀:從’99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的省城昆明,到“風花雪月”的大理名勝;從高原水城麗江、神奇的“香格裏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雙版納;從“天下第壹奇觀”的石林、千姿百態的元謀土林,到世所罕見的“三江”並流,江狹水兇的虎跳峽、、、這些迥然相異的山川景色,如壹個天然的自然博物館,每壹位來到這裏的遊客,都會深深地感受到這是壹塊博大而充滿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美麗、富饒的雲南,是祖國西南邊疆的壹塊寶地,它土地遼闊、山川壯麗、資源豐富,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壹。早在170萬年前,元謀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這裏是中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口岸。雲南有10個國家級風景區,4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海拔6740米終年積雪的高山東省,至今無人能夠攀登頂峰;不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險峻深邃的峽谷,喀斯特巖溶地貌開成的石林以及九鄉溶洞等奇觀。

繞三靈

又叫“繞三林”,始於南詔,最初是古代宗教祭祀的壹種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白族群眾文體娛樂與郊遊活動的民族盛會,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圍白族群眾穿紅戴綠聚紅成隊,前來參加活動,或掛壹彩綢,葫蘆,手執蚊帚、拿著扇子、毛巾,壹人主唱,壹人打拍,後邊跟隨壹男女,唱著調子,打霸王鞭,彈著三弦琴和月琴,載歌載舞,由蒼山東麓至慶洞,喜洲、金河。沿路逛三都,即是“繞三靈”。三靈指的是佛都、神都、仙都這三都。

彜族踏歌

打歌,又稱踏歌,以巍山、南澗、漾濞等縣流行較廣。大體可分為模擬動物體態的動物舞。以及抒發情感的情趣舞兩類,大凡婚喪嫁娶,民族節日都要打歌,舞步主要在腳下,為踏、蹉、跺、擡、踢、跳等步法,邊跳邊唱,可隨意編詞,也加固定唱詞。有領有和,瀟灑自如,激烈時,熱情奔放,情緒激昂。打歌調以葫蘆笙,竹笛吹奏的曲調為兩個聲部,與人唱的打歌調結合,形成三個聲部的打歌音樂、音樂效果非常強烈,這種特殊的和聲,在其它打歌中是少見的。

同時,“三日街”、“火把節”、“蝴蝶會”、“花朝節”、“石寶山歌會”、“潑水節”、“賽花船”、“要海會”、“漁潭會”、“菊花會”、“本主節”等也都是雲南著名的民風民俗。

白族風俗

大理地區的白族男子多著白色對襟上衣,外穿鑲花邊黑領褂,下穿白色或藍色肥寬褲子,頭纏白色包頭,肩挎繡花挎包。白族婦女穿白襯衣,著艷紅、藍或淺藍色領褂,下穿灰藍、綠色布料加繡花加繡花邊褲角的褲子,腳穿繡花鞋,腰系加繡有花、鳥等圖案的繡花短圍裙。

白族婚禮熱鬧而且繁瑣,壹般要三天。結婚這天稱“正喜日”,頭壹天叫“踩棚”,後壹天叫“散客”。其中頭兩天較有特色,“踏棚”這天的夜晚要在男家唱“板凳戲”。

大理地區的白族民居建築獨具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白族民居多為封閉式建築,正房對面的院落圍墻通常都要砌成照壁,照壁尺度比例勻稱,外觀十分優美。照壁除註重造型精美外,還非常註重裝飾,使照壁顯的更加高雅秀麗。

摩梭風情

摩梭古稱“摩沙”,是寧蒗境內的土著民族之壹,其族源屬於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牦牛羌”。特殊的社會地理環境,使永寧摩梭人壹直保留著獨特而神奇的風俗禮儀。瀘沽湖畔摩梭人傳奇式的家庭婚姻形態,成為東方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最具神秘和吸引力的母系文化奇觀,形成壹個撲朔迷離的幽遠的夢境。普米族和摩梭人的孩子,長到13歲,便要舉行成年禮。

摩梭人至令還保留著人類母系氏族的婚姻形態。流行於摩梭人中的阿夏婚姻形式有兩種,即阿夏異婚和阿夏同居婚。摩梭人崇拜大自然,信奉神靈,相信天地萬物、日月水火、風雨雷電,引經據典由神靈主宰,所以長期以來逐漸形成了形式各異的祭祀方式。

摩梭人過年分為大年和小年。過小年在每年的農歷十壹月十二日。村村寨寨飲酒食肉,歌舞狂歡,放牧人員備受優待。全家都會贈給放牧人員豬膘肉、香腸、雞蛋、粑粑等禮物。他們還在牲畜尾巴上系壹條紅布,以示度年。放牧人員到山上野餐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來年水草豐茂,牲畜興旺。過大年在每年的臘月三十日。院子裏正房門前要栽兩棵青松,房頂上插松枝和彩色經幡。桌上供煮熟的豬頭祭祖先和神靈,青年們舉行摔跤,打秋千,對山歌,跳土風舞等活動。

他們的傳統節日是轉山節,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湖畔的摩梭人都要盛裝前往“格姆女神山”朝拜。

本主崇拜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普遍的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之主,即壹個村落或某壹地域的保護神。

白族對本主的信仰具有悠久的歷史。各村每年都有定期祭祀本主的盛大節日,這是村中重大的宗教活動之壹。據說這壹天是本主的誕辰,祭祀時間各地不壹。各地所崇拜的本主也不盡相同。有自然崇拜之神、有崇拜的英雄為神、有南詔和大理國的統治者及其親屬、也有南詔大將等等。

民間婚俗

“阿夏婚”

居住在滬沽湖邊的摩梭人至今仍沿襲著壹種“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摩梭人稱這種婚姻為“阿夏婚”(“ 阿夏”意為親密的情侶)。成年男女經戀愛,雙方建立“阿夏”婚姻關系後,男子夜間到女子家中偶居,次日黎明前返回,生產生活各從其家。“阿夏”關系長短視為雙方感情而定。婦女在生產、生兒育女中居於家庭支配地位,子女從母姓,血緣按母親計算。這種地球上至今仍然存活著“母系家庭”和“阿夏婚”遺俗,被稱作人類早期婚姻的活化石。

搶婚或跑婚

搶婚或跑婚是解放前麗江納西族的習俗。男女經過戀愛彼此有了感情,私定了終身,但卻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對,或擔心遭到女方父母反對,於是男女雙方就采取搶親或跑婚的作法來成婚。古時搶婚或跑婚的原因有的是由於女方家裏生活困難無法陪嫁大批的嫁妝。當然,現今這種習俗已不存在。

成年禮

摩梭人和普米族的孩子,到13歲時便要舉行成年禮。儀式壹律在大年初壹淩晨舉行,地點在自己家的正房火塘下方兩根屋柱下。右邊的圓柱為女柱,左邊的圓柱為男柱。男孩站在男柱下,女孩站在女柱下,壹腳踩著豬膘肉,壹腳踏著糧袋,象征終年吃用不盡。女孩由媽為其穿上漂亮的衣裙,盤發和配戴飾物。男孩由舅舅佩上腰刀。成年禮過後,算是大人了,可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洞房夜的撕打

小涼山的彜族婚禮相當特別,洞房之夜,壹對新人要進行壹番激烈的撕打。新娘要用竹簽戳、用手抓新郎,使新郎手上、臉上留下血痕,以示新娘的貞操體面。

雲南“十八怪”

雲南省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流傳甚廣,版本甚多的“雲南十八怪”從壹定程度上來講,也是雲南民族風情的壹種體現。

其中壹種版本是這樣說的:“雞蛋用草串著賣,米飯餅子燒餌塊,三只蚊子炒盤菜,石頭長到雲天外,摘下草帽當鍋蓋,四季服裝同穿戴,種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煙袋,袖珍小馬有能耐,螞蚱能做下酒菜,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煙見抽不見賣,茅草暢銷海內外,火車沒有汽車快,娃娃出門男人帶,山洞能跟仙境賽,過橋米線人人愛,鮮花四季開不敗”。這個順口溜壹定程度上體現了多姿多彩的雲南民族風情。

  • 上一篇:東晉古董值錢嗎?
  • 下一篇:海百合有沒有收藏價值?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