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浦城主要有四大經濟產業:冶金、陶瓷制造、紡織、造紙。到了宋代,陶瓷業進入全盛時期,大口窯瓷器遠銷日本、朝鮮和菲律賓。明代的紡織產品,如絲綢、絲綢等,可分別與浙江、河南相提並論。礦冶業繁榮,先後開采出18銀田。清代造紙業發達,尤其是戲紙。
浦城是閩浙贛三省的商品流通通道,毗鄰區域內的物資集散地。明代福建土特產“足不出分水嶺和浦城小關(今廟灣),下吳越如流水。”清代“商賈合流”,清嘉慶新建的《浦城縣誌》稱浦城為“小蘇州”。
物產豐富的浦城,民國時期處於落後狀態。民國25年,糧食產量80030噸,農業總產值1628.55萬元,是民國時期最高的壹年,被稱為“農業大縣”。到1949年,農業總產值下降到892萬元,糧食產量只有51067噸。工業基礎非常脆弱,技術水平極其落後。解放前夕,全國只有裝機容量27千瓦的火力發電廠1座,還有壹些小規模的鋸木廠、松香廠、碾米廠,以及鐵、木、竹、棕等手工業,年產值1.39萬元。
與1988年的1949相比,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7.13倍,國民收入增長了9.97倍。1988的工業總產值為1444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7.91%,比1949高出61.93倍,年均增長11.20%,形成飼料金黴素和香料。在工業產品中,有3個產品獲得“部優產品”稱號,9個產品獲得“省優產品”稱號。創新產品75項,其中6項產品為國內首創。1988的農業總產值為15707萬元,是1949的3.93倍,年均增長4.17%。1988年糧食產量25.08萬噸,比1949年增長3.91倍,年均增長4.17%。從1956到1988,向國家提供了1853200噸商品糧。1988年活立木蓄積量967.4萬立方米,竹材蓄積量4990多萬,木材產量80萬立方米。1988新種植果樹12148.8畝,占果樹總面積的40.97%。從1979到1988,為國家提供了817000立方米的商品材和5617800的商品竹,年均居全省第壹。
2008年總產值為41.4億元,增長1.4%,是1年來的最高增幅。第三產業結構為33.50: 30.30: 36.20。財政總收入2.6億元,增長26.23%,提前三年實現“十壹五”目標,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43.8+73億元,增長3.465.438+0%,創歷史新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654.38億元,增長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7億元,增長14.3%。實際利用外資365438美元+20萬美元,增長8%;外貿出口4851萬美元,增長1.9543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9.1元,增長20.35%;農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增長13.3%。銀行存款增加14.84%,貸款增加38.32%。
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87億元,年度計劃100%,增長13%;財政總收入實際完成58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107.6%,增長24.7%;其中,地方壹般預算收入391億元,年度計劃102.9%,增長19.5%。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27.8:36.4:35.8調整為27.0:39.2:33.8;壹產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二產比重上升2.8個百分點。浦城的經濟壹直以農業為主。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蒲城就有原始農業。經過代表勞動人民的艱苦開發,到了明代,全縣耕地面積達到52-53萬畝。明末,浦城引進了紅薯、玉米、煙草、花生等農作物,種植業相當發達。明萬歷《蒲城縣誌》記載有水稻、秈稻、山草8種,豆類10種,小麥2種,經濟作物15種,水果18種,蔬菜25種,稱為“桑麻覆脊,茶筍連山。”清代登記在冊的耕地面積為46萬~ 47萬畝。清光緒《續浦城縣誌》說:“溥儀雖田少山多,但谷米自有優勢。”浦城已成為福建主要的煙草和茶葉產區之壹,尤其以品質聞名。民國時期,據省調查隊在浦城調查,全縣耕地69.89萬畝,糧食年產量5-8萬噸,畝產80-115公斤。是全省余糧大縣之壹,素有“閩北糧倉”之稱。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蓮子、薏米、澤瀉、茶葉和甘蔗。民國二十四年(1935)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署第壹科所編《浦城縣概況》稱,浦城“農耕保守,缺乏改良的思想和技藝。每畝耕地收入8元左右。”生產率很低,種植業總產值只有480萬元。養殖,只是作為家庭副業。民國25年,全縣生豬7265438+萬頭,家禽32.89萬只。抗日戰爭時期,浦城被列為福建省特別重要的農業縣,糧食增產,冬種面積擴大。從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前夕,農業生產每況愈下。
解放初期,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與1949相比,1952糧食產量增長57.49%,主要農產品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雙季稻試種始於1953。1956,進入合作高潮,促進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生產力的發展。到1957,耕地面積65.96萬畝,雙季稻面積8.3萬畝,糧食產量86654.38+0萬噸,比1952增長7.09%。種植業總產值13639500元,比1952增長71.13%。全縣畜禽存欄6.38萬頭,家禽34萬只,產值228.68萬元,比1949增長18.64%。
從65438年9月到0958年9月,農村人民公社化後,到1960年6月,由於高指標、盲目指揮、誇大其詞和“* * *風”等“左”傾錯誤泛濫,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與1960中的1957相比,種植業總產值下降了43.29%,養殖業也下降了62.58%。1963年至1965年,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調整後迅速恢復和發展,1965年糧食產量109500噸,比1960年增長22.76%;農作物242個品種,種植業總產值比1960增長38.37%,養殖業產值達到330.08萬元,超過1957的水平。
“文革”開始後,家庭副業被批判為“資本主義的尾巴”,影響了經濟作物的種植和多種經營的發展。錯誤地批判按勞分配原則,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糧食產量。但是,由於農民和幹部對錯誤傾向的抵制,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農田灌溉的改善,化肥、農藥和農業機械的普及使用,以及優良品種和先進耕作技術的采用,農業壹直保持低速發展。1970加快水稻間作向連作轉變,高稈水稻向短稈水稻轉變,推廣鴨良種,規範密植。那壹年的糧食產量比上壹年猛增了27.63%。1998年引進長白豬,配種試驗成功,養殖業發展迅速。1972以後,糧食產量連年增加。到1975,產量達到161300萬噸,比1965增長47.35438+0%。在此期間,除了茶葉和水果,其他大部分作物都沒有達到50年代的最高水平。1975年種植業總產值4240.24萬元,比1965年增長1.44倍。
1976,雙季晚稻種植雜交水稻563畝。1977年,雜交水稻“四優2號”在雙季晚稻中大面積推廣,面積51000畝。從此扭轉了浦城雙季晚稻低產不穩的局面。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開始克服和糾正“左”的錯誤,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發揮了集體優勢和個人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立足縣情,更換雜交水稻組合,淘汰“四優組合”品種,使用汕優63、66、汕優桂33組合等12優良品種。1980年,出現了壹批畜牧專業戶,畜禽數量開始逐年大幅增長。到1985,水稻良種面積達到80%以上。因地制宜調減雙季稻面積,其占總面積的比例由1979前的40%左右降至1984後的34~35%。調整作物布局,發展經濟作物、水果等多種經營,引進黃桃、糯米、巨峰葡萄、木屑袋栽食用菌、竹蓀、烤煙等新品種。在農田建設方面,改造中低產田,推廣壟作、稻魚平作等新型耕作技術。到1988,全縣耕地面積58.5萬畝,比1978少0.8%;糧食播種面積90.25萬畝,產量25.08萬噸。面積比65,438+0978減少65,438+006,5438+0400畝時,產量增加44.97%。經濟作物面積7.2萬畝,水果面積2.97萬畝,蔬菜面積8.84萬畝,分別是1.38倍、2.86倍和0.91倍。主要農作物中花生、薏米、茶葉、水果產量分別比65,438+0.978高出377倍。種植業總產值91.6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8.37%,比1.978高出59.37%,比1.949高出4.25倍。其中,糧食作物產值6464萬元,占種植業產值的70.5%;經濟作物產值342萬元,占種植業產值的3.73%。
水產養殖產值2539.2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6.17%,肉類總產量10282噸,全縣人均達到27.13公斤。
2003年,縣政府將丹桂納入全縣四大商品林基地建設規劃。
2008年,浦城縣培育了糧食、菇菜、煙葉、竹筍、畜禽“五大主導產業”和精米、油料、竹筍、桂花、靈芝、薏米、特色煙葉、白鵝等“八大特色農產品”,糧食總產量28萬噸,煙葉654.38+065.438+0.26萬噸。“浦城薏米”開創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新產品,靈芝孢子粉參與國家標準制定,“浦城特種精米”省級地方標準通過專家審定。全縣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企業84家,產值654.38+0.4.66億元,增長565.438+0.6%。
2012年,預計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3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5%,增長5.5%。以糧食、木竹、畜禽、煙葉、油料、丹桂、薏米、靈芝為重點,加快形成特色產業,重點推進中國桂花文化博覽園、國家綠色食品基地、標準化種植示範區建設和全縣水稻高產創建,糧食總產量24.5萬噸,收購煙葉7.23萬噸,新植丹桂65438+萬畝,新開發靈芝20萬平方米推廣18農業“五新”工程,引進15農業新品種,實施測土配方施肥112萬畝;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2100畝;生豬和家禽出欄量分別達到17.8萬頭和2501萬羽,水產品產量達到1.5萬噸;“四綠”工程完成造林5.96萬畝;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1988鄉級以上工業企業260家,其中縣辦全民所有制企業48家,工業固定資產原值10984萬元,設立了機械制造、農藥、化肥、林產化工、電力、建材、采礦、紡織、造紙、食品、制革等工業部門。
2008年,工業總產值40.58億元,增長22.2%。其中,生物化學、林產加工、食品加工和輕工紡織“四大產業”實現產值28.74億元,增長33.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33家,綠康生化桿菌肽鋅、民成光學老眼鏡新獲省名牌產品稱號。市縣聯合開發的榮華山工業集團已完成投資2.2億元,征地370公頃。壹期102公頃的產業平臺已基本形成,已引進9個項目入園。省級浦城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54.38+0.5.3億元,寬65.438+0.8米的主幹道二期建成通車。基本建成5個2.5萬平方米的通用廠房,啟動商業服務區建設,入園企業32家。
2012年,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企業)總產值7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10%,增長33%;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21家,新增企業8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2家。預計輕工、食品加工、生物制藥三大主導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9.4億元,增長51.7%,占工業產值的79.2%。組織實施聖農產業化及肉雞產業鏈配套、榮興食品園、鄭達生化退休園及產能擴建、綠康生化產能擴建、先智生物科技、永芳香料二期擴建、閩誠光學產能擴建、大和鋼門生產線、福建程潔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聚氨酯樹脂、中石油(福建)有限公司LNG清潔能源等壹批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