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妳想了解的問題,關註本站哦。

陽江旅遊景點推介

陽江旅遊景點如下:

1.閘坡大角灣

閘坡大角灣位於海陵島閘坡鎮東南,三面群峰環抱,面向浩瀚南海,因狀似牛角,故名“大角灣”,是海陵島最知名的景點。

2.十裏銀灘

十裏銀灘位於海陵島中南部,它是海陵島的眾多海灘之壹。十裏銀灘的特點在於海岸線很長,它的海岸線長達16.5公裏,金色長灘,壹望無際。十裏銀灘另外壹個優勢是在於幹凈及人少。

3.陽西鹹水礦溫泉度假山莊

陽西鹹水礦溫泉度假山莊位於陽西縣城東湖生態開發區內,距廣州240公裏。山莊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明凈,是天然的綠色氧吧。

4.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坐落於陽江市海陵島十裏銀灘,背山面海,主體建築十分有特色,是海陵島的地標性建築。

5.月亮灣

月亮灣位於陽西,旅遊資源豐富,除了海灣沙灘外,還有壹處罕見的具有極高醫療價值的鹹水溫泉——儒洞溫泉,是壹處兼具醫療保健與休閑娛樂的高級海濱溫泉。

6.沙扒灣

沙扒灣位於陽西縣沙扒鎮,有中國的“馬爾代夫”之稱。它頭枕風光秀麗的北仔嶺,面向浩瀚的南海。沙扒灣包括沙扒海濱、月亮灣、青洲島和白額嶺等景點。

閘坡大角灣這裏地處南亞熱帶,全年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22.8℃,水溫23.5℃,降雨量1816毫米,年晴天數310天,四季氣候宜人,素以陽光燦爛明媚,沙質均勻松軟,海水清澈純凈,空氣清新純潔而著稱,各類質素均達國際壹類(級)標準,又因沙灘寬闊平坦,海浪柔軟適中,無鯊魚出沒而成為名揚海內外的天然海水浴場。 

十裏銀灘十裏銀灘空氣清新,沙質潔凈均勻,水質清澈透明。設有帆船、遊艇、水上垂釣等水上項目以及沙灘排球、足球等體育活動項目,是休閑度假好去處。十裏銀灘與同處於海陵島的閘坡大角灣,以及處於陽西沙扒的月亮灣並稱為姐妹灣,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幾處潔凈的海灘。

溫泉 陽西鹹水礦溫泉旅遊度假山莊最大的特色是鹹水礦溫泉,泉源自陽西縣織_河出海口沙洲中,自湧出地面,經年流淌,源源不絕,水溫達76攝氏度以上,是極為罕見的100%天然高濃度氯化鈉礦溫泉,既是醫療溫泉,又是醫療礦泉,是名符其實的“雙料”溫泉。

博物館絲綢之路博物館分設李_大廳、魏晉大廳、西涼王國大廳,玉石之路展廳、絲綢之路巡回展廳、絲綢之路東展廳、絲綢之路西展廳,依照絲綢之路的起源和發展脈絡,設七個大型展廳。

月亮灣月亮灣水質極清澈,沙質極白,粗細適中,坡度平緩,分為緩浪區、中浪區、急浪區,只要妳多遊幾下就可能達兩米深了。這裏是個尋找刺激的好地方。該區域環境優勢極好。地形、地貌基本呈自然狀態,整個區域海水清澈,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身處其境,有返樸歸真之感。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值得去嗎

廣州和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城市。在海上絲綢之路2

000年歷史,相對於其他沿海港口,廣州被認為是唯壹持久的國內

嘴。在唐宋時期,廣州,香港,逐漸成為

中國

中國的Haishangsilu第壹個端口;元代泉州趕上寬

各州逐漸取代了廣州港首位在國內泉州港,馬可·波羅贊嘆道:“刺殺童

(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壹。”到了明清時期,當政府實施的政策,抵制政治

,廣州成為唯壹的對外港口,17世紀到19世紀是十三

海上絲綢之路的高峰。目前廣州散落各地市有關海上絲綢之路

重要的文化遺址有近20

據專家介紹泉州方面於1991年推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到中國

研究,準備設立壹個工作站在中國和外國文化的交流,每年在泉州,廣州等地

,位於泉州這最後壹站,工作站訪問

萬元,得到數百科研經費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壹位專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說:“海上絲綢之路

像泉州的靈魂,這是因為如果有壹個城市沒有迷失的靈魂。”

關於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試驗開發區的“十裏銀灘”上。該建築不僅在全國,乃至在世界上都堪稱標誌性建築。主要由“壹館兩中心”(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中心和研發中心)構成,設有陳列館、水晶宮、藏品倉庫等設施。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建設投資

該館總投資約2億元,整體建設用地達12.9萬平方米,控制用地10萬平方米,總建設面積1.75萬平方米。由廣州瀚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精心制作而成,創意緊扣海的主題,而且功能、結構、形式、文化內涵高度統壹。由五個不規則的大小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外形猶如古船的龍骨,整體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鷗。

中間最大橢圓體為“水晶宮”。用來盛放古船“南海壹號”,它是壹個巨型玻璃缸,水深12米,因而被形象地稱之為“水晶宮”。這些水的水質、溫度及其環境都與其所在海底位置完全壹樣。2007年12月22日,“南海壹號”整體打撈出水。古船是尖頭船,長度為26米以上,寬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桿)高8米,排水量約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26日已將它與船載物品和淤泥壹起,被平移到這個巨型玻璃缸中。遊客在博物館裏可以通過地下壹層的水下觀光廊透明墻壁環繞參觀,博物館是世界首例將古沈船水下考古過程向觀眾開放的專題博物館。據悉,這種保護和陳列方式,在世界同類主題博物館中是前所未有的。對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學”的研究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

博物館設立“南海壹號”水下考古現場發掘、海上絲綢之路史和水下考古史三個固定陳列展覽,並將逐步建設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中心和中心數據庫。

陳列館

陳列館陳放從古船裏打撈出的金、銅、鐵、瓷、玉類等文物4500多件,宋代銅錢6000多枚。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浙江龍泉、福建德化、閩清義窯、江西景德鎮等南宋幾大著名窯系的外銷瓷器,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絕大多數文物完好無損,遠非陸地出土的同類瓷器所能比。依其數量和價值計算,將是全廣東省博物館藏文物的總和還要多。

編輯本段發展

核心原則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將成為以“文物保護、協調環境、旅遊開發”為出發點,以文物保護為核心,以註重環境和生態保護為原則,以“藏以文化底蘊,寓意時代意念,融以自然神韻”為目標的“世界壹流、亞洲壹流”的現代化專業性水下博物館。在博物館周邊興建有娛樂城、潛水俱樂部、風帆俱樂部、賓館、海水浴場、海文化表演廣場以及旅遊娛樂商業街等輔助設施。項目設計將嚴格遵守以文物保護為核心、註重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原則,確保建成後與博物館主體相配套。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海陵島十裏銀灘風景區西面,主體工程建基面積12288平方米,層高三層,總建築面積19409平方米,是壹個以“南海I號”宋代沈船及其船上文物為主的大型博物館,其船上文物價值連城,國家壹級文物之多為世界罕見。

“南海I號”宋代沈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裏的海區意外發現。“南海I號”整船長約30.4米,寬8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南海I號”是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產,她所載文物反映了我國宋代的社會生產、社會生活、文化藝術與先進科學技術,為“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古代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及研究我國古代的“來祥加工”等提供了極好素材,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對外貿易史等而下之都是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成為世界考古界和探險界關註的焦點。

興建時間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05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博物館主體工程由五大“關聯艙體”組成,水晶宮是五大“關聯艙體”中最大的壹個艙體,“南海I號”宋代沈船就是安放在水晶宮裏,其水深12米,水質、溫度及其環境都模擬沈船當時所在的海底環境參數人工合成建設。2007年12月23日,“南海I號”整體打撈出水,2007年12月28日順利進館。 開館時間 2009年12月25日上午10時,備受矚目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迎來開館時間,面朝大海,盛大的開館慶典在海陵島十裏銀灘“南海壹號”博物館廣場舉行,從此,中國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的歷史再次被改寫。

海陵島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1、陽江海陵島:陽江海陵島位於陽江的海陵島,享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壹塊未經雕琢的翡翠;

2、十裏銀灘:十裏銀灘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風光毓秀,粗獷壯闊,與石角灘接合成螺線型,三面環山,總長9、7公裏,海岸線長達16、5公裏,擁有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的十裏銀灘、我國最大的仿宋建築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

3、大角灣風景區:陽江海陵島大角灣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閘坡鎮內。大角灣是海陵島知名度最高的景點,與陽西沙扒月亮灣並稱為“姐妹灣”;

4、北洛灣風景區:北洛灣風景區位於海陵島西南端、三面環山、南面臨海、沙質細膩、水質清潔、灘平波緩、呈螺線形灣;

5、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試驗開發區的“十裏銀灘”上,主要展出的是沈寂於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貿海船。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葵口碟

菊瓣形口,折腹,整體模印呈葵花瓣形。青白釉,釉色晶瑩。碟內底模印壹花卉紋。

龍泉窯青釉刻花菊瓣碟

菊瓣口,內壁刻劃菊瓣紋,猶如“出筋”,盤心刻壹團菊花。施青釉,釉厚而瑩潤,釉層厚實,仿如盤中盛水。

鎏金虬龍紋環

虬龍,盤曲的龍,古代傳說中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該環兩頭飾虬龍頭,可見龍眼、龍須、龍角壹對,兩龍頭對接處留出空隙,圓環截面有圓柱狀凸出物,龍身由三條陰刻線分成五段,五段有兩條平行陰刻線連接。龍身飾珍珠地紋,平行線兩側為山形和水形紋飾。

磁竈窯點褐彩梅瓶

小口,斜直腹,口沿處施壹周醬釉,其余無釉,素胎。胎體灰白,砂質,粗糙,拉坯時留有弦紋於胎體,為盛裝流質液體的容器。

兔毫盞

裏外施黑釉,碗內有白色放射狀條紋,形如兔毫。釉色為窯變釉,黑色與茶葉末色相交融。色彩富於變化,韻味別具,這是宋代鬥茶的產物。

南宋沈船什麽從廣東陽江附近的海底被打撈出水?

南宋沈船2007年12月從廣東陽江附近的海底被打撈出水。

2007年12月,南宋古沈船“南海I號”經整體打撈出水,之後移駐位於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展開水下文物“原址保護”。“南海I號”木船體殘長約22.1米,船體保存最大船寬約9.35米。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沈船海域開展打撈前最後壹次海底勘查,之後進行了持續9個多月的打撈。

整體打撈行動在2007年開始,那之前“南海壹號”沈船水下考古隊對這艘宋代商船已進行了小規模試掘,並打撈出金、銀、銅、鐵、瓷類文物4000余件,多數都是十分罕見甚至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

價值

“南海壹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沈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此後試探發現,船上載有文物6萬至8萬件,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

年8月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工作會,發布了“南海I號”保護發掘項目考古工作成果。沈船中***出土18萬余件文物精品,對研究我國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有著重要意義。

年5月5日,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廣東“南海I號”南宋沈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上榜。

  • 上一篇:泉州閩僑實業典當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清代銅鏡有哪些明顯的特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