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皇帝的倡議下,清宮專門設立了宮務內務府,並大量引進西方傳教士,改進國內現有的玻璃制造技術,並設立了專有的“大清玻璃廠”,派官員監管送料機和玻璃制品,供內宮享用和使用。
康熙時期的成就表現在成套材料的創造和單色玻璃器皿制作的完善。該模型完全摒棄了唐宋以來的薄壁瓶、簡單的杯碗造型,而是采用了玉器、瓷器等工藝品的優秀模型,創造出全新的玻璃造型,如玻璃碗、魚缸、筆筒等。
就色彩而言,康熙朝的玻璃色彩豐富,色度純正,艷麗。制作工藝包括調色和雕版,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雕版,壹般是“康熙禦制”雙直線篆書,而且是琺瑯制作。
比如有刻有“康熙禦制”的琉璃水城,高7厘米,直徑2.8厘米。水城是用透明的白色玻璃制成的,圓平底,寬底,小口處有蓋。腹外8面切磨,四周如蓮瓣。覆蓋物的表面被切割成六邊形互鎖圖案。器底四字篆書“康熙禦制”。此水城采用西方寶石切磨工藝,質地純凈通透,造型端莊,裝飾新穎。
康熙年間,出現了大量仿陶瓷青銅器的裝飾品。例如,透明藍色玻璃雕刻燭臺高28.5厘米,圓盤直徑6厘米。這個燭臺由藍色玻璃制成,從上到下由幾部分組成。上面是壹個小圓碗,中間是壹根銅蠟串,下面有壹根圓柱。柱下是壹個大口徑淺碟,淺碟下有壹個短圓柱,呈管狀。底部有碗狀高腳,造型勻稱。
清代的包絲玻璃、彩雕玻璃、鼻煙壺成為世界玻璃藝術的瑰寶。如康熙白釉帶弦十二面罐,高30.5厘米,直徑11.8厘米,腹徑25.2厘米,底徑14厘米,從罐中吹出。直口,豐腴的肩部和腹部,凹型大底。通體為白色半透明玻璃,腹部自上而下飾有凸起的螺旋線。螺旋圖案等間距,均勻平滑,有節奏感。
清代琉璃廠大量精美琉璃器的出現,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更直接相關。雍正即位後,對社會進行改革,大大提高了各種技術藝人的社會地位。雍正時,玻璃代替寶石成為法規制度,玻璃器皿也作為大臣的賞賜。雍正朝註重玻璃的調色研究,可以仿制瑪瑙、祖母綠、琥珀、蜜蠟等顏色,都是色彩精美。
這壹時期的體例為楷書四字“雍正年制”,其排列形式為雙直線橫線單線條。如雍正黃釉桔瓣形渣鬥,高9.9厘米,直徑9.7厘米。此器口呈喇叭狀,大而奢,頸部向下收,腹部呈桔瓣狀,腹部在與腳的連接處打結。通體橙黃色,用凹凸法塑造成16橙花瓣,造型典雅,色澤鮮艷。底部中央的雙線框內,用凹版刻著楷書“雍正年制”。
這種渣桶顏色艷麗,俗稱雞油黃。色度均勻、純凈、幹凈,顯色非常困難。不愧為清初名篇。
琉璃是中國古代文化和時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它色彩斑斕,氣勢磅礴。它是東方人民精致、細膩、含蓄的體現,是思想、感情、藝術的融合,琉璃,有著華麗的沈積歷史,穿越了3000年的時空,保留著不可磨滅的內斂豐富的色彩。
道光綠釉渣鬥
先鋒琥珀玻璃直口瓶
透明藍色玻璃竹葉圖案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