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以後,北京古玩店隨著書肆在琉璃廠壹代麇集,形成了北京琉璃廠近200年的“文化壹條街”。壹開始光顧古玩店的多為達官貴人或文人士大夫,所謂清流,好金石碑版、夏鼎商彜者。晚清時期,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中國文物外流,歐美等地所謂的考古學家、收藏家、冒險家、古玩商等紛至沓來,借助不平等條約深入中國,搜羅各類古玩。這同時也激起中國壹些有識之士收藏國寶、抵制文物外流的行動。從清末到民國,社會動蕩激變,清室退位、豪門敗落,以及軍閥混戰、“東陵盜寶案”等,致使大量古玩流向市場,當時的北京古玩業隨之空前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