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雲歷史悠久。據《尚書·愚公篇》記載,灌雲縣屬於“東至大海,北至戴,南至淮”的徐州版圖。西周時,土地屬於兗州。春秋戰國時期屬譚國,歸地,轉為楚地。秦代是渠縣的壹部分,先後隸屬薛縣和永縣。漢朝屬東海郡。南北朝時,南宋武帝改曲山郡為曲山郡。武定七年,東魏孝景帝(549)初建海州玉龍鎮,轄6縣19郡,灌雲縣為東彭城、海西、東海三縣之境。北齊時,海州第壹城由龍居遷至宜山,郡屬海州管轄。到隋、唐、五代、十國、宋金時,仍屬嶧山縣壹部分,屬海州。元朝時,屬海寧。明初,海寧府改為海州,宜山縣撤銷,縣域並入海州。民國元年(1912)廢州設縣,分析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灌雲兩縣,縣府設板浦。因南有河水灌溉,北有雲臺山,故取兩地名首字為縣名,與東海、沭陽、贛榆同屬徐海路。1933年3月,江蘇省劃定13督察行政區,灌雲歸東海行政區管轄。解放戰爭時期屬蘇皖邊區第六行政區,1949後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1953後屬江蘇省淮陰辦事處。1983實行市管縣體制,灌雲縣劃歸連雲港市管轄。
民國建縣時采用舊制,縣行政區域為11,即板浦、大邑、張店、虎坊、鐵牛、新安、關南、關北、官渡、東路、西路。1927,縣行政區改為6市14鄉。即板浦市、大邑市、謝赫、萬信、三鑫市、響水市;14鄉鎮有:費仲、西林、蒼梧、蒼梧北、新縣、徐溝、榆林、山前、大溪、東新、渭南、渭北、佐為、雙崗。1929年,縣實行區鄉制,區10。1934分為七個區,分別是板浦、大義山、新安鎮、楊家集、響水口、雙崗、徐溝,轄122鄉、21鎮。1935年,由於李安運市的增設,東海縣的部分沿海地區和灌雲縣的後雲臺、新縣、徐溝、老窯劃歸李安運。1940年底,灌雲縣部分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1945年底,全縣大部分地區解放。縣政府設在三星鎮(楊家集)。1948 10第二次解放,縣政府進駐宜山鎮。
解放初,官河南岸的響水口劃歸濱海縣,延河以西的南六塘河以南地區劃歸漣水、沭陽兩縣。東海縣的南崗、陡溝、龍居、新壩屬於灌雲。當時全縣設16個區,185個鄉(含6個區、鎮),1026個行政村,2940個自然村。1950年,全縣由11個區,163個鄉,6個鎮所屬區,再增加L個四隊區。1954年,全縣合並為11區,150鄉,2縣鎮,3區鎮。1956年區鄉合並時,全縣劃分為8個區,61個鄉,2個縣鎮,3個區鎮。1957年撤區並鄉時,共有17個鄉,4個鎮(不含灌南縣所轄8個鎮)。
灌南縣建制1958,以新沂河中遊為界,新沂河以南新安鎮和蘇廣、季晨、海亭、樹德、三口、李記、樹洪7個鄉劃歸灌南縣。同年,關西鹽場和新海連市韋偃鎮劃歸灌雲縣。1958年底,新壩劃給新海聯城。人民公社改造的時候,縣裏成立了19人民公社,很快就變成了16人民公社,1鎮。從1962到1980,新設4個縣城,增加易貝、六合等公社。該縣轄22個公社、5個鎮和5個農場(5個省級農業、林業和鹽場在境內)。
1983灌雲縣劃歸連雲港市管轄,程楠鎮、雲臺公社、省雲臺農林場劃歸市區。同年實行體制改革,社隊改為鄉政府和村委會。縣政府位於伊山鎮勝利路中段北側。
灌雲縣地勢平坦,依山傍海,資源豐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有狹長的丘陵地帶,海拔3-3.5米,局部丘陵5-20米。東部2 ~ 2.5米,局部2米以下。全縣有大義山、小義山、義廬山等9座孤山,其中大義山最高,海拔226.6米,義廬山海拔212米,其余均在100米左右。南北走向的河流有延河、丁當河和壹帆河。有新沂河、善後河、東門河、烏圖河、車胄河、邵翔河等。土壤包括淤泥、黑土、鹽堿土和沙土。淤泥土和黑土屬於粘性土,分布在縣城中西部的平原地區。鹽堿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雖有改良,但未完全脫鹽;沙土分布在淩鋼地區和山區。
全縣海岸線長32.1 km,灘塗64937.76畝,潮間帶15952.54畝。潮間帶已開發利用為鹽田和對蝦養殖43471.31畝(其中蘆葦灘8521.42畝),尚有552畝。海中有島礁,如開山島、大石礁、小石礁、船山等。開山島最大,海岸線長0.626公裏,面積0.023平方公裏,海拔36.4米。
灌雲縣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名勝古跡眾多。大義山縣境內有6300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墓葬,64座石棺墓是我國最早的石棺葬遺存。有2100多年前西楚霸王項羽在龍駒修建的古城遺址。唐代有伊路山摩崖造像,4O多尊,姿態各異,造型生動。有李汝珍紀念館,清代大文豪《鏡花緣》的作者;清朝末年,吳狀元邊庚,著名學者徐桂林、林,楚霸王項羽的名將,都曾在灌雲縣居住。大邑山南麓有壹座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紀念碑正面,謝覺哉同誌題寫了“日月之光”五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