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牽羊禮,就不得不提我國歷史上的靖康之恥。
靖康二年,金國打到北宋首都,抓住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並帶走了當時後宮妃子、朝臣等三千人,押送金國,有許多人因不堪受辱和折磨,死在了途中。
到達金國金朝京師會寧府後,以宋徽宗、宋欽宗為首,他們的後妃、宗室等人在金人的獻俘儀式上遭受了“牽羊禮”。
而牽羊禮的大致流程就是褪去俘虜上身衣物,讓他們披著羊皮,到金國的街道上“遊街”,忍受金人羞辱。雖然這“牽羊禮”說不上是皮肉之苦,但是對人的人格侮辱性極大,朱皇後等人因為受不了這等羞辱,在牽羊禮舉辦完以後就自殺了。
於此,可能有朋友會問,宋朝承接唐朝,曾壹度十分富有,但北宋敗在金國手裏卻這般輕易,原因是什麽?拋開君主宋徽宗的“昏聵”有關,顏小二認為,與北宋時期“文武失衡”有關,而靖康之難,則某種程度上說是“物極必反”下衍生的悲哀。
1、靖康之亂與宋徽宗關於屈辱的靖康之亂,有朋友可能會有疑問,北宋泱泱大國,為何會在金國面前如此不堪壹擊?
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壹個王朝的興衰,與王朝的領導人,有直接關系。所以,即便許多人以此詬病王安石等人,但是宋徽宗在靖康之亂中需負主要責任,這壹點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史料記載,宋徽宗在位時期,他因任用奸臣,導致朝政日非、天下大亂,各地時不時爆發農民起義不說,在外交和軍事上也進退失據,“亂指揮壹通”。
作為君主,宋徽宗不僅對國力沒有壹個準確的把握,對敵人的野心,更是如“盲人”壹般,幾近視而不見。
他聽從奸相蔡京的建議,和金聯手攻遼,想借機拿回失陷的燕雲十六州,並承諾如果成了,就將給遼的歲貢“過戶”給金。
蔡京的建議乍壹聽像是不虧本的買賣,但是只要微微壹品,就能看出北宋的“卑微”,這無疑會讓金對北宋,多了幾分“輕視”。
而宋徽宗這邊,不僅沒覺得蔡京的建議有何不妥,還錯估臣下的能力和北宋的國力,把治兵大權給了宦官童貫。而童貫帶兵打仗壹竅不通,再加上宋本就重文輕武,士兵的戰鬥力不高。於是,在金發動主要攻勢攻打遼的時候,宋兵“撿漏”般去偷襲遼軍,卻屢戰屢敗。
於此,宋的“軟弱可欺”便完全展現出來了。
滅了遼國以後,金國以各種借口不完全兌現之前的承諾,還開始“壓榨”北宋,整場戰爭下來,宋只獲得了幾座被戰爭洗劫壹空的空城,還要向金國繳納這幾座空城的賦稅。
而金這邊修整好以後,滅了遼,下壹步自然是宋了。
金借口北宋收留叛將張殼,對宋發起進攻。
而這個時候的宋徽宗則“甩手”將爛攤子甩給了兒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由於宋的軟弱早已暴露,金攻打宋,壹路相對順利,先是攻下宋朝二州,而後又強攻汴京。這時,即便半路接手爛攤子的宋欽宗親自披甲上陣與汴京軍民***奮戰,但寡不敵眾,有心無力的宋欽宗和他的父親壹並成了金的階下囚,受盡淩辱,最後身死在金國。
而和宋欽宗壹起死在金國的,還有壹並與他在金國遭遇“牽羊禮”的朱皇後等人。
2、牽羊禮之辱靖康之亂中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大抵便是宋朝王室變成階下囚以後所遭遇的“牽羊禮之辱”。
宋欽宗的朱皇後在被俘的時候,才二十五歲左右,她本就容貌出眾,但是貌美於階下囚而言,簡直就是災難。
建炎二年,金人開始進行獻俘儀式,朱皇後則和宋徽宗、宋欽宗等人壹起身披羊皮、袒露上身,舉行牽羊禮,壹同前來的其它宗室後妃,也不能幸免,他們甚至連披著的羊皮都沒有。
牽羊禮過後,朱皇後不堪受辱,選擇上吊自殺,但是卻被人救了起來,後來,她選擇投水自盡。這壹次,她“解脫了”。
那壹年她27歲。
3、是文明敗給了野蠻?還是“物極必反”的悲哀對於靖康之難,南宋大將嶽飛在《滿江紅》中寫道: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而靖康之難中宋朝子民的遭遇,無疑對後人有重大影響,比如,它讓“精忠報國”的嶽飛怒發沖冠,亦讓明清時期的女子將貞潔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值得壹提的是,關於貞潔的堅守,雖然到後面發展得有些極端,不值得提倡,但是也看出靖康之難對後世影響之重。
但是,“以史為鑒”,我們總能從過去的失敗中得到珍貴的“經驗教訓”。
根據靖康之難的歷史,宋的“書香氣”與金的“野蠻”無疑形成鮮明對比。按理說,“文化”是人類走出“野蠻”的壹種進步體現,為何“書香氣”還會輸給“野蠻”呢?
大自然有“優勝略汰,適者生存”的法則,而人類文明可以壹定程度上弱化“優勝略汰”的叢林法則,但是人類文明依舊是“大自然”之下的“產物”。我們必須明白,人類不是活在獨立於大自然的人類文明中,我們是活在大自然的“人類文明”之下。
“文明”,用得好,是“錦上添花”,用得不好,則會“作繭自縛”。比如北宋時期,宋的特點是重文輕武,朝堂中文官打壓武官,嚴重削弱軍事實力,“文”和“武”在北宋失衡,於此造就了靖康之難這樣屈辱的歷史。
但需要指明的是,“文”並不是不重要,“文”的重要性,壹直以來是以“武”的突出來體現的。
壹個“武力”強大的集體,壹定需要“禮義制度、文化”等等,來維系集體中井然有序的制度。
如果只有“武”而無“文”,那麽集體容易分崩離析成各自為戰的“個體”,不鬧內訌就是謝天謝地不說,而且壹打就散;如果只有“文”沒有“武”,那麽集體便容易成為壹捏就軟的“軟柿子”,不堪壹擊。
所以,在顏小二看來,靖康之難與其說是文明敗給了野蠻,不如說是物極必反的悲哀。從這個角度來說,維系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等各方面的“平衡”,或許壹直以來便是人類的主要任務,過去是,現在也是,各位覺得呢?
參考資料:
註: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