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皇姑山下的李氏宗祠和李氏宮殿,都是光緒年間的李所建。其宏偉的古建築和精湛的木石雕刻技術令人嘆為觀止。
光緒二十六年(65,438+0,900 RH),李立石捐資修建了壹座占地65,438+0,680平方米的建築,由主樓戲臺、看臺、正殿、廳堂、祠堂組成,有860多平方米的正殿、免費學堂、茶酒廳、磨房。這座建築用青石、青磚、布瓦和木材裝飾。用屋面瓦裝飾的弧形龍紋,近看像鳥,遠看像草龍,造型優美,形象生動。房屋布局獨特,屋頂接收的雨水收集後排入室內天井溝,稱為“四水歸堂”;壹個花瓶狀的柱子基石,雕刻精美;大梁按照木材的自然形態加工而成,彎曲起伏,頗有技巧。這座建築集祠堂、易學、戲樓於壹體。其風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真是民族古建築的稀世瑰寶。
李立世故居建於光緒三十壹年(公元1905年),距離李氏宗祠約150m,建築面積1380m2。有廳、檁條、祠堂、廂房等680平方米的房間。它還有壹個約700平方米的子房間,供管家、仆人和廚師使用。房子的室內結構精巧,全部以間距對稱的木柱為支點,橫梁大小壹致,用對稱的弧形木來承受力。房子被雕花隔斷門隔開。樓上樓下可以四通八達,門窗精雕細刻,漆成金色。大門門檻的石雕橫匾上“光祿博士”四個字清晰可見。該豪宅集實用性和觀賞性於壹體,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以李祠堂、李世石故居為代表的明清古村落依山傍水,體現了儒家天人合壹的思想,和諧寧靜,亦俗亦雅,雅俗共賞,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環境,構成了壹幅完整而優美的自然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