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窯制品的胎質是高嶺土和瓷土(碎瓷石)的混合物。胎泥不幹凈,有夾砂和孔隙,斷面吸水性高,多為土灰色和淺灰色。
藍釉是壹種高鈣草木灰釉,呈青黃色或青綠色。釉面較厚,釉面厚薄不均明顯。常見的有分割線和大小不壹的氣泡,肉眼即可分辨。釉不如底,方法有蘸釉和刷釉,足端常有釉流痕跡。
醬釉器的施釉方法與青釉相同,除了顏色不同外,釉面外觀與青釉完全壹致,顏色不同只是釉汁中氧化鐵含量較高,燒成溫度較高,燒成時間較長所致。
青釉印(劃)瓷用模具沖壓或用竹刀在濕胎上雕刻,上青釉,燒制;玉溪窯的藍釉印(刮)瓷從制作技法和紋飾上,受龍泉窯影響較大,與廣西欽州窯和四川邛崍窯相似。
青釉褐瓷是用含有氧化鐵的原料畫在瓷胎上,上青釉,燒制而成。在玉溪窯發現的殘片中,所有的青釉褐瓷裝飾紋樣都比較簡單,有的和《不明所以》中的壹樣簡單,可能是褐瓷燒制技術不成熟的緣故。
青釉刻花畫青花瓷是在濕胎上刻花紋,待胎幹後畫青花圖案,再罩上青釉,入窯燒制。視覺效果鮮明,裝飾圖案更加生動自然,富有立體感和真實感。但這種品種發現的不多,在其他地方的青花瓷上也看不到。只有玉溪窯和建水窯燒制,可以算是雲南陶瓷的獨創。
藍釉青花瓷是玉溪窯產量較大的典型產品。它是用鈷料塗在胎上,再塗上青釉燒制而成。由於當地出產的鈷料含有較多的氧化鐵和氧化錳,且煆燒不精細,青花顏色為深藍或深灰,部分青花加青釉呈黑色。這是玉溪窯工藝落後造成的,但也成為玉溪窯青花瓷的壹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