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洛大鼓、陜西華陰老腔,王羲之的名帖、官窯的瓷器,眼下,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文物古玩走上電視熒屏。或借助明星包裝,或講述故事典故,“文化秀”成為“真人秀”之後壹大電視專題類型。上海文化學者徐正初指出,“秀”是舞臺形式,“文化”是舞臺主角,兩者不能顛倒,“娛樂和文化結合切忌形式大於內容,節目的綜藝成分過多,商業成分過重,不僅不利於文化的傳播,而且還是對媒體和觀眾的損害。”在借助熒屏傳承和推廣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要警惕“商業化”和“流行化”的“串味”、“變味”。 紀實類文化專題增多 近兩年,熒屏娛樂節目搞得紅紅火火,各類選秀活動賺盡了觀眾的眼球。為了避免低層次的模仿和重復,電視娛樂節目今年開始轉向民族文化,尋求節目特色。同時,在“熒屏講壇”風靡全國的同時,故事紀實類的文化專題也逐漸增多。 《非常有戲》去年的明星“反串”反響很好,今年則又采用“藝術家真人秀”的方式,尋訪全國各地的文化遺產,首次在娛樂節目中提出南京現有民間曲藝白局老藝人不足10人、蘇州蘇灘難尋蹤跡等傳統曲藝技藝面臨的生存危機。湖南衛視的《誰是英雄》則推出了口技等傳統文化技藝的“奇人絕技”系列。上海藝術人文頻道的《文物博覽》、央視的《國寶檔案》則用“再現懸疑劇”的說故事形式,走近上海博物館中的文物藏品,揭示《上虞帖》、越王勾踐劍等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故事。這些依托的“真人秀”、“懸疑劇”等娛樂手段的“文化秀”推出之後,大多贏得了較好的收視率。壹些專家認為,運用電視擅長的手段,創造各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引導觀眾更多了解優秀的民族文化,電視人的這種探索和努力,首先應該得到社會各方的理解和鼓勵。 文化娛樂不能簡單嫁接 不過在“文化秀”走俏熒屏的同時,不少學者也發出警示,文化和娛樂不能簡單嫁接。壹些節目把“文化”當作標簽和外殼,壹些節目則存在“串味”或“變味”現象,實際上是借著文化“做生意”。劇作家魏明倫告訴記者,文化和娛樂應該擺正位置,“如果讓‘超女’去‘尋根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娛樂性強了,可是文化內涵少了,倒不如找恰當的文化名人去尋根。”文化是這類節目的根和魂,離開了這壹點,節目難免會“變味”。 華陰老腔保護中心主任黨安華告訴記者,趙麗蓉小品《如此包裝》中評劇的“流行化”遭遇,真實發生在老腔的表演中。“去年,有家電視臺讓華陰老腔在人民大會堂錄像,剛演壹半,導演就中斷演出,非要在老腔中插壹個歌星大腕的流行歌,老腔演員被迫罷演。”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表示,壹些“文化節目”存在“文化誘導”問題,在娛樂外殼之中將民族文化的“商業價值”過分擴大,最終將文化推廣做成了“利益吸引”。 要對傳統文化心存敬畏 在《非常有戲》座談會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坦言,娛樂包裝的文化節目,需要對傳統文化心存敬畏。在娛樂節目中註入文化內涵,應該把握好外殼和內核的關系。他說:“壹只有500年歷史的瓷瓶,人們都當作寶貝來愛惜,但是壹支500年前的民歌,我們卻很少有人懂得愛惜。” 他表示,在民間文化領域廣泛存在著“保護性破壞”,好比把出土文物簡單地用水沖洗刷白,為了娛樂需要,或者贏得觀眾的關註,對傳統文化的隨意改動屢見不鮮,這種現象令人憂心。
求采納
上一篇:狄更斯的秘密情史下一篇:瑞唐物產集團(中國)有限公司怎麽樣,能否更多關系該公司資料,99999急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