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蚌埠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傳說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懷遠縣境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生啟(公元前21 世紀,啟建立夏朝,為華夏第壹代帝王)。春秋戰國時期, 今壹市三縣地域曾分別為徐方、魯、宋、吳、越、楚等國的邑地。
秦王朝建立後統壹實行郡縣制,今淮河南岸懷遠、蚌埠地域屬九江郡曲陽、鐘離等縣分領,今淮河北岸懷遠、蚌埠、固鎮、五河地域為泗水郡蘄、徐等縣分領。後叠經變更,歷經西漢、東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至南宋寶祐五年( 1257年),始置懷遠軍及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 固鎮縣壹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鐘離縣;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南宋、金對峙時期,今固鎮縣先為宿州蘄縣、靈璧縣及泗州虹縣分領,後為宿州、靈璧、荊山、五河等縣分領。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今蚌埠市區西屬濠州(今鳳陽縣)懷遠縣,東屬濠州鐘離縣;今固鎮縣為宿州及靈璧、五河、懷遠縣分領,五河縣屬泗州。明洪武年間,鐘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今蚌埠市區西屬鳳陽府懷遠縣,東屬鳳陽府鳳陽縣;今固鎮縣分屬鳳陽府宿州及懷遠、靈璧、五河、鳳陽縣。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後屬安徽省淮泗道(鳳陽)。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五河、懷遠f、鳳陽等縣分領。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四區、第四專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蚌埠為偽安徽省維新政府、偽安徽省政府、鳳陽縣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勝利後,懷遠縣改屬安徽省第十專區,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脫離鳳陽縣,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壹個設市的城市。 蚌埠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蚌埠交通便捷,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四通八達。
蚌埠港為千裏淮河第壹大港,新港年吞吐量達百余萬噸,擁有數個千噸級泊位。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還可以借助已開放港口通達海外。
蚌埠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原上海鐵路局蚌埠鐵路分局、現上海鐵路局蚌埠鐵路辦事處仍駐蚌埠,管轄安徽省長江以北的鐵路。蚌埠是京滬線和水蚌線的交匯點。蚌埠火車站是縱貫我國東部地區南北大動脈——京滬鐵路的壹等客站,並經水蚌線、淮南線與京九鐵路相連。蚌埠站現日接發圖定列車135列、其中動車組列車10列,且是安徽省唯壹有進藏列車的車站。從蚌埠乘火車可直達國內20個省會城市、3個直轄市和10多個沿海城市。
國家建設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將設蚌埠南站。蚌埠高鐵客站是京滬高速鐵路的沿線七大客運站之壹,站房規模20000平方米,道場***24股線路,設7處500米的長站臺,可同時停靠13對列車。正在籌備待建的京福高速鐵路也將從蚌埠南站引出,作為未來京滬高鐵與京福高鐵的聯結站和安徽省境內規模最大的高鐵樞紐,蚌埠高鐵客站定位為全國壹流的標誌性建築。預計2015年停靠列車40對(其中4對始發),2020年停靠列車73對(其中8對始發),2030年停靠列車92對(其中11對始發)。
蚌埠東站現為壹等貨運站,擁有華東地區大型的貨運列車編組站及大型的集裝箱貨場。
蚌埠公路四通八達,高標準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與國道、省道相聯結。京福高速公路(合肥——徐州)、寧洛高速公路(界首——阜陽——蚌埠、蚌埠——南京)已建成。
4C級標準新機場已建成投入使用。 安徽省重要工商業城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遊,京滬、淮南鐵路交點。現有工業企業1258家,其中大中型企業66家。已形成以加工業為主,擁有機械、紡織、輕工、化工、醫藥、電子、建材等行業的工業體系,能生產400多大類、上萬種產品。安徽豐原集團、八壹化工集團、華光玻璃集團、蚌埠卷煙廠等企業,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的重點骨幹企業。平板玻璃、壓鑄機、濾清器、燈芯絨、啤酒、玻璃制品、卷煙等產品產量、質量在國內名列前茅,檸檬酸和對(鄰)硝基氯化苯產量、質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蚌埠為淮河流域水陸交通與物資集散中心。礦產有金、鐵、鈦、花崗巖、大理石、石英石等,在懷遠和曹老集都發現煤礦和磁鐵礦,已經招標進行壹定的開采;農產品有小麥、豆類、薯類、棉花、煙草等;蚌埠港為千裏淮河第壹大港。土特產有石榴、五河螃蟹、午餐肉罐頭等。民間藝術主要有泗州戲(拉魂腔)和民間歌舞花鼓燈,微雕、玉雕、通草畫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名勝古跡有東部的曹山,相傳為三國曹操屯軍之地 ; 山南麓的明朝東甌王湯和之墓 ,為國家級保護文物;懷遠境內的荊、塗二山隔河相對,為第四紀冰川遺物;塗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現代化的交通區位優勢,營造了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
歷史上蚌埠以工業聞名,建國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重要工業城市,有著良好的輕、重工業基礎。“壹五”期間的100個重點項目,蚌埠壹地即占3項,後屢受合肥打壓及“皖江開發”影響,經濟日漸式微,衰退厲害,已逐漸蛻變為二流城市,特產以黃山煙、皖酒、仿古玉器聞名,現以精細化工、玻璃深加工及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豐原集團為亞洲第壹、世界第三的檸檬酸生產企業,現有上市公司五家。蚌埠仿古玉器市場是國內三大古玩玉器生產加工地。
蚌埠是花鼓燈、泗洲戲的發源地,以上項目均已申報國家及世界文化遺產。《左傳》中“禹會諸侯於塗山”,塗山即在蚌埠境內,有大禹廟、白乳泉等名勝,楚漢戰爭的垓下古戰場、淮海戰役(徐蚌會戰)遺址、雙墩遺址也都為蚌埠主要的旅遊資源。此外,蚌埠閘、龍子湖風景區是皖北地區僅有的兩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蚌埠市風景秀麗,名勝薈萃。市東龍子湖風景區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近有湯和墓、花鼓燈嘉年華,東鄰明皇陵、中都城、龍興寺、白石山森林公園;西郊荊塗二山隔河相對,相傳大禹曾會諸侯於塗山,還在此娶塗山氏為妻。現存有禹王宮、啟母石以及型山上的白乳泉、卞和洞等諸多名勝散落在青山綠水間。 蚌埠四季分明,氣候濕潤,處於秦嶺——淮河天然氣候分界線上。蚌埠作為非省會城市擁有獨立的省級氣象中心——淮河流域氣象中心。目前城市治安環境也為省內最好,蚌埠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是國內唯壹入選2005年度公安部先進基層單位的110指揮臺。
蚌埠市地處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氣候溫和。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盛產糧、油、蔬菜、肉類和水產品等。其中固鎮花生產量居全國前列,懷遠石榴在國內享有盛譽,五河螃蟹蜚聲海內外。 張公山公園
位於蚌埠市西南部,總面積72公頃,是市內最大的公園。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開放。公園由張公山和化陂湖組成,湖中有島。
蚌埠龍湖風景區
龍湖風景區位於蚌埠市東郊曹山和雪華山之間,呈兩山夾壹湖的獨特風貌。風景區以自然山水為依托,兼有人文景觀,是具有綜合遊憩功能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514平方公裏,淮河支流龍子河流經此地。
啟母石
塗山之陽,啟母澗之西,有巨石如慈祥的婦人端坐於山崖之上。此即傳說中啟母所化之石。明代邑賢袁賦詩雲:塗山之國臨淮海,山中石母幾千載。苦歷冰霜不事妝,任教風雨顏無改。獨坐巖頭望百川,懷襄疏濬為桑田。平成底績非無日,不恤三過實母賢相傳,禹娶塗山氏女,婚後四日便離家治水去了,壹別十三年不回家園;塗山氏女每日引領南眺,盼望丈夫歸來。但是,望穿秋水,也不見禹歸。由於朝思暮想,精誠所至,終於化而為石,端坐於昔日與禹幽會之所。啟母石系塗山著名風景點,遊人在登山憑吊大禹的同時,也必定要對這位在夏開國之初的第壹位母後禮贊、憑吊壹番。
垓下遺址
垓下之戰遺址位於北緯33°21′,東經117°38′處,在今靈壁縣城東南,韋集鎮單圩老莊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決戰於此,劉邦大敗項羽,迫使項羽演出“霸王別姬”和自刎烏江的歷史悲劇。
珠園
珠園位於市中心,原為修建淮河路天橋取土留下的水塘。解放後經全面治理,1958年辟為公園,稱大塘公園,總面積69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1999年,經重新規劃改造後,改名為珠園。
南山兒童公園
南山兒童公園位於蚌埠市中心,總面積5公頃;始建於1927年,是蚌埠最早建成開放的公園。原名中山公園,後曾多次易名,1981年定為現名。園內南山海拔高度448米,依山建有電動飛機、遊艇、空中轉椅等兒童遊藝設施。
白乳泉公園
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境內. 白乳泉,背依荊山,面臨淮水,卞和洞以谷為鄰。周圍峰巒疊翠,榴林似海,綠樹掩映,芳草如茵,是遠近聞名的天然佳境。白乳泉原名白龜泉,相傳唐貞元年間,泉內曾有白龜流出,因此得名。
禹王宮
禹王宮別稱禹王廟、塗山祠。在安徽懷遠縣東南塗山之頂。史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壹般即指此。後人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廟始建於唐之前,具體年代不詳,元代大德年間1297—1307鶯修之後改稱元妙觀,明代正德九年1514與萬歷二十四年1596均有修繕,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曾兩次大修,原有三進,後部分建築被廢,現存二進,院內有千年銀杏兩株,大可數圍,拔地而起。西北有了望臺,登臨其上,渦、淮波湧,荊、塗翠峰,盡收眼底,西南有啟母石,西有“聖泉”“靈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傑、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遊覽憑吊並留下大量詩文銘刻;蘇軾《濠州七絕?塗山》詩碑刻,今珍藏廟壁;鄧石如“曠覽平城”摩巖題字,仍清晰可見。雄偉壯觀禹王宮禹王宮位於貓兒寨東門下虎城老街的背後,背靠雞公梁,坐西南而向東北。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建成於清乾隆五十五年
濠城I號漢墓
濠城號漢墓位於濠城鎮濠城村境內,於2001年8月份由縣文物管理所搶救性挖掘保護,沈寂於歷史長河千年之後得以重見天日,經初步考證,為東漢中晚期石墓葬,距今已有1800多年。